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星媽導讀

都說凡事有兩面性,有些孩子在“小天使”和“小惡魔”這兩個模式中切換自如,前後性格判若兩人,家長經常被弄得滿頭霧水。早教帶你讀懂孩子的“兩面性”,還有早教雷區是不能踩?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暑期的時候,星媽在家陪星星的時候,經常有同事或是鄰居小孩到家裡做客,但每家的小孩的表現都不一樣。星媽不禁要發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關於安安的小故事

安安是星媽隔壁家的一個小孩。

我對安安這個小孩,沒什麼太深刻的印象,只是每次見她,她都好像很怕我一樣,一溜煙就躲到了她媽媽的身後,有時我還在想是不是我的樣子長得太“凶神惡煞”,不討喜啊。

安安媽跟我說,從小怕生,一出家門見誰都不搭理,也是拿她沒有法子,就讓她這樣吧。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安安不經意也兩歲半了,安安媽帶著安安去報了一家早教中心的課。還沒進到課室,就開始哭,眼淚就跟決了提的洪水一樣,怎麼都止不住。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好不容易拽進了課室,也沒得安分。上課無論老師在說些什麼,都一概不聽,反正閉眼就開始哭。

原本以為孩子一兩次就沒事了,可是上了幾次課情況也沒好轉,著實讓安安媽頭疼。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可是在家裡,安安卻不怎麼哭鬧,還挺安靜乖巧的,雖然也不怎麼愛說話,但是也愛蹦蹦跳跳。

就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判若兩人?是不是孩子不適合上早教?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什麼類型的孩子適合上早教

星媽身邊各個“情報偵查員”化身“分析大師”,都說的頭頭是道,但是卻沒一個人說到點上。

其實孩子,並不是不適合上早教,而是更應該上早教!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安安之所以判若兩人,是因為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差,社交能力也不足,缺乏勇氣。

而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長不捨得放手,保護欲強。在家裡,孩子的一切都有人打理,面對的也是自己最熟悉的人,自然會放鬆。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可是早教中心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十分陌生的環境,加上又有很多十分陌生的人,這個衝擊對於孩子來說還不能太及時接受。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不是應該考慮要不要繼續上早教,而是學會慢慢放手,減少孩子的依賴性,讓孩子適應早教中心。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孩子的年紀小,接受能力也強,更應該趁這個時候好好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獨立能力、適應能力等。

不然等到孩子該上幼兒園的時候,依賴性更強,那總不能說抗拒就不去了。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早教的雷區千萬別踩!

1.怕孩子互相爭搶

家長對孩子進行早教,經常會害怕孩子之間會互相爭搶。其實,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要經歷爭搶東西的年齡,家長不要過度緊張和介懷,應該抓住孩子的心理變化特點來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教育,這樣才能使孩子變得樂於分享。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2.對孩子過度擔心

家長對孩子進行早教,有時候家長對孩子會過度擔心。其實,孩子各方面的表現有時候並沒有家長想象中那麼弱,可能他們的表現往往會超出家長的想象之外,因此,家長不須過分擔心,只要對孩子適當引導教育即可。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3.對孩子撒善意謊言

家長對孩子進行早教,總喜歡對孩子撒善意謊言,這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利,一方面會讓孩子對家長喪失信任感,另一方面,也會使孩子養成撒謊的壞習慣。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4.培養孩子的好勝心理

家長對孩子進行早教,不要培養孩子的好勝心理,應該多教育孩子懂得謙虛地待人接物,這可以使孩子更清晰地認識自己,而且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喜愛。

5.滿足孩子的要求

家長對孩子進行早教,不要完全滿足孩子的要求,不可以做到有求必應,這樣容易使孩子出現攀比心理,而且一旦得不到就會產生叛逆心理和低落心情。

6.侵犯孩子的私隱

家長對孩子進行早教,不可以侵犯孩子的私隱,應該多尊重孩子,這樣才能使孩子也學會尊重他人。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最後,星媽想說孩子早教,家長不可以單靠早教機構或者幼兒園,更多的是需要家庭早教的參與,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是更為重要的。

因此,家長應該懂得如何正確教育孩子,更不能和孩子一起踩入早教的誤區,這才是對孩子成長教育真正有利的。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媽媽們,早教的雷區你又中了幾條呢?

更多關於幼兒運動教育關注小馬星球哦~

孩子總是一進課堂就哭鬧,缺乏早教是“罪魁禍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