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歌曲发展史:第一代歌神:许冠杰

与《啼笑姻缘》一并推动粤语流行曲的,还有另外一位人物,也就是之前提到的第一代歌神—许冠杰。和泰迪罗宾一样,许冠杰也是典型的新移民。1948年许冠杰出生于广州,是家中第四子,父母给这四兄弟分别取名“文武英杰”,对他们身上寄予的厚望不言而喻。这“文武英杰”四兄弟1950年便跟着父母一起到了香港,开始成为香港的“战后一代”

粤语歌曲发展史:第一代歌神:许冠杰

比起以童星身份出道的泰迪罗宾,许冠杰的家境要惨淡得多童年时他和一家人住在钻石山的木屋区,后来搬到深水贫民区的屋村,环境一直不好。如今香港已经没有木屋区,钻石山也已经彻底改造,成为香港中产阶级的住宅区,就连大名鼎鼎全球数一数二的城中村九龙城寨都已经彻底改造,想要再探寻当年的困苦环境已不可能,不过在成龙1984年拍摄的《警察故事》等影片里,成龙有一幕驾车从山上飞下的镜头,还能看到当年类似于钻石山那样依山而建的木屋区在这样底层环境下,许冠杰和几个兄弟均非常勤奋地读书,想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大哥许冠文很早就读完师范,开始当老师许冠杰也以优异成绩考人香港大学。后来许冠文放弃老师身份继续深造,最终在香港中文大学毕业。

粤语歌曲发展史:第一代歌神:许冠杰

许冠文修读社会学,许冠杰修读心理系,两人对于香港社会的人情世故研究都相当透彻,这一点在他们将来赖以成名的电影和音乐里都有体现。当时的香港以唱国语歌和英文歌为时髦,电影则是老派的功夫片以及各种各样老套的古装片,例如后来的电影大师李翰祥,当年拍摄的多是《貂蝉》《杨贵妃》《武则天》这类观众早已耳熟能详的故事,更别提为了吸引观众而拍的软色情电影“风月片在这样的情形下,许氏兄弟带着自己的作品出现了1971年,已经在TVB供职数年的许冠文开始策划一档新节目。

粤语歌曲发展史:第一代歌神:许冠杰

在这之前,他做过《欢乐今宵》(如今已经成为香港最脍炙人口的金牌节目),也做过早间新闻主持,同时还做过一档社会新闻评论节目《新闻趣事》,在半个小时的节目时间里,许冠文要针对香港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比较有趣的民生新闻做点评。这档类似于脱口秀的节目获得了不少好评,促使许冠文想弄一个更大的节目当时的许冠杰,即将从港大毕业,他读中学开始就已经和朋友组织乐队在酒吧等场所演出,“莲花乐队”的名头在60年代中期颇为响亮,与泰迪罗宾的“花花公子乐队”旗鼓相当,甚至还出了唱片,还因此和唱片公司有了纠纷,而有史可查的香港第宗艺人遭受唱片公司雪藏的案例,也发生在许冠杰身上。

粤语歌曲发展史:第一代歌神:许冠杰

经历了许多风波,随着许冠杰的订婚、毕业以及签约宝丽金,1971年初,许冠文邀弟弟一起主持自己策划的新节目《双星报喜》,其中许冠文走严肃路线,而许冠杰走诙谐路线,这档喜剧节目自51年4月23日之后便大受好评象街知巷闻。为了给这个节目打造主题歌,许冠杰将许冠文在世时间两兄弟的搭档形界各地旅游后所写的英文诗进行修改谱上曲子,放在节目中演唱。

粤语歌曲发展史:第一代歌神:许冠杰

如果这首歌只是按照许冠文的英文诗原作来改编,那就没有什么谈的价值了。神奇的地方在于,许冠杰为了照顾收看节目的大部分并不熟悉英文的市民,为了让观众们听到旋律就唱起歌,就能想起《双星报喜》,许冠杰灵机一动,将许冠文写的英文诗改成了中文。这首名为《铁塔凌云》的歌曲,也成为了粤语流行曲的一个F12重要标志。如果说创作《啼笑姻缘》时,叶绍德和顾嘉辉尚有顾忌,不敢放开了去尝试,以致《啼笑姻缘》依然保留着粤剧色彩那么这首《铁塔凌云》则完全不存在这种问题。作曲的许冠杰以当时标准的欧美乐队风格写就了这首歌,再加上歌词里对世界各地的名胜浮光掠影后所展开的畅想,新新人类的气息充盈在歌曲当中。即便过了数十年,如今来听,依然不觉得过时。

粤语歌曲发展史:第一代歌神:许冠杰

歌词“铁塔凌云望不见欢欣人面 富士耸峙听不见游人欢笑 自由神像在远方迷雾 山长水远未入其怀抱 檀岛滩崖点点鳞光 岂能及渔灯在彼邦 俯首低问何时何方何模样 回音轻传此时此处此模样 何须多见复多求 且唱一曲归途上 此时此处此模样”

粤语歌曲发展史:第一代歌神:许冠杰

《铁塔凌云》的歌词从富士山写到自由神像,既有场面,也有词人在欣赏这些场景之后的感想。“檀岛滩崖,点点鳞光,岂能及渔灯在彼邦”的意境如今来看亦引人神往;而后面那句“何须多见复多求,且唱一曲归途上”,更影响了后来粤语流行曲的写法,以致在2000年黄伟文写给谢安琪的《年度之歌》里,依然能从“谁能妄想一曲一世,让人衷心到底”的歌词里,找到这种传承的的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