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發兵救駕!大臣:封王就發兵,皇帝駕崩,大臣羞愧而死

每個朝代的最後一位皇帝都是十分悲催的,崇禎皇帝也是一樣,空有一身抱負,奈何國家已經千瘡百孔,已經不是他一人之力可以挽救的。再加上長期以來官場黑暗,貪汙腐化成風,本來已經搖搖欲墜的王朝,更是雪上加霜,加速了國家的滅亡。竟然還有大臣在國家危難之際,皇上請求發兵救駕,他竟然向皇帝提要求封他為王他才出兵,皇帝最後身亡,他也因為羞愧而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皇帝:發兵救駕!大臣:封王就發兵,皇帝駕崩,大臣羞愧而死

這位大臣就是明朝末年的一個將軍左良玉,他出身貧寒家庭,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他就成為了一名孤兒。於是他就被寄養在叔父家裡,等他長大成人以後,叔父就把他趕出家門,讓他自謀生路,這時候無依無靠的左良玉為了混口飯吃,只能去當兵。由於他的童年痛苦的經歷,養成了複雜難辨的性格,還有就是他一直覺得自己沒有安全感。

皇帝:發兵救駕!大臣:封王就發兵,皇帝駕崩,大臣羞愧而死

左良玉天生就是當兵的料,帶兵打仗無所不能,充分顯示出了他的軍事才能,因此他在軍營中混得還不錯。他是千里馬,但是還要有慧眼的伯樂啊,侯恂就是他的伯樂。侯恂他出身名門世家,他在軍營當中還是有一定權利的,於是他就把左良玉調到自己帳下任職。侯恂發現左良玉雖然少語寡言的,但是能看得出來他是一個難得的將才,於是就好好培養他。左良玉也沒有辜負了侯恂,作戰很勇猛,慢慢的從一名小小的士兵,很快被提拔為了將軍。最後因為立下了巨大戰功,又被封為總兵官,現在的左良玉已經大權在握,不同昨日了。

皇帝:發兵救駕!大臣:封王就發兵,皇帝駕崩,大臣羞愧而死

左良玉一直沒有忘記侯恂的提攜之恩,在以後的大小戰役中,他也沒有讓侯恂失望過,每次戰役都表現的十分勇敢,沒有給侯恂丟人,左良玉也算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偉大將領了。在平定張獻忠的時候,他也是屢立戰功,把彰張獻忠打的節節敗退,雖然張獻忠作戰也非常勇敢,手下武將也十分了得,但是在左良玉面前都不值得一提,都是手下敗將。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左良玉在對李自成的叛軍作戰當中,那是一打就敗,最後沒有辦法,見到李自成的軍隊就逃走,不和他正面衝突。

皇帝:發兵救駕!大臣:封王就發兵,皇帝駕崩,大臣羞愧而死

左良玉這個人很聰明,他在征戰途中不斷地招兵買馬,他的隊伍越來發展越大。就是這樣一個將領,崇禎皇帝在受到危險的時候向他發出求救,但是左良玉卻按兵不動,想趁著這個機會,向皇上討價還價。崇禎皇帝也是個明白人,於是就傳旨對他說,只要你肯出兵救援,你提的所有條件,朕都可以答應你。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封為王,他的兒子就可以封為大將軍,如此一來,兵權就全部集中在他們父子二人之手了,可見此人心機多深。

皇帝:發兵救駕!大臣:封王就發兵,皇帝駕崩,大臣羞愧而死

崇禎皇帝答應了他的條件,左良玉十分高興,於是他就加緊準備前去救駕。可是令他想不到的是,李自成很快就攻破了都城,崇禎皇帝也是被迫無奈,找了個歪脖子樹上吊自殺了。左良玉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如五雷轟頂,嚎啕大哭起來,他知道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急火攻心的左良玉,最後口吐鮮血,羞愧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