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黃蘑林下栽培與管理

林下栽培是充分利用林地條件,在不破壞其環境的情況下進行榆黃蘑仿野生栽培的作業方式。主要環節有林地清理、林地畦床準備、林地擺棒與轉色管理、出菇管理等。

榆黃蘑林下栽培與管理

在選擇好的林下做畦床,畦床寬為80cm,長度隨地形而定,扒開林地地被物即可。畦床間留出80cm作業道。畦床消毒用石灰粉,均勻撒施,用量為200g/m2,並澆透水。將成熟菌棒或生料運至林下,採用擺棒或鋪料。全熟料和半熟料是菌棒栽培方式,在林地畦床擺棒。在畦床上平臥順次擺放,接種點朝下,並蓋上松針等地被物。

榆黃蘑林下栽培與管理

生料栽培方式是在林地畦床鋪料。鋪料前畦床澆透水,待床面無積水時,在床面均勻撒上少量石灰粉殺菌;在畦床四周放木框,進行鋪料。先鋪3層,中間層為菌種,然後從左到右翻拌,再從右到左翻拌至完全均勻。最後上面用菌種封住料面,每平方米約用菌種2kg~2.5kg,要注意接菌時要將菌種掰成小塊,切不可搓成面。接完菌後整個料面特別是四周要用小木板壓實後覆膜,四周壓土,上覆松針等地被物。

榆黃蘑林下栽培與管理

出菇管理首先進行催蕾:連續6天~12天,覆蓋薄膜控制溫度18℃~22℃,菌棒或生料鋪覆帶溼度保持65%,促進菌絲相互交織成放射狀組織,周圍菌絲會不斷輸送營養和水分,放射狀組織不斷膨大,菌棒表面會出現米粒狀突起,菇蕾逐漸形成。將菌棒翻轉,接種點向上即逐漸出菇。其次是保蕾成菇,出菇過程要控制溫度、溼度和光照。溫度控制在15℃~25℃之間,通過通風強度和噴水調節林內溫度。林間溼度達到80%~90%,菌棒溫度達到65%以上。

榆黃蘑林下栽培與管理

林下榆黃蘑栽培病蟲害較輕。首先掌握好各生產環節的消毒技術及管理好衛生條件,會大大降低其病蟲害的發生率;其次進行物理防治的方法可以基本解決病蟲害的問題。

喜歡記得關注農學小妹哦!我會為您提供更多的文章!謝謝您的關注與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