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企業應是共享平台

宋志平:企業應是共享平臺

如今,企業應該成為社會、股東、員工的利益共享平臺,這是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談到企業的目的,許多人會說是要為股東掙錢,更精準的說法是企業的目的就是股東利益最大化,因為企業是股東設立的,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天經地義。

但我認為股東利益只是企業目的一個方面,企業的目的應包含社會進步、股東回報和員工幸福三個方面的內容。

過去我們常說企業持續發展要考慮利益相關者,今天我們應該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片面強調股東至上只會讓企業發展短期化,使企業失去社會基礎和員工支持,喪失活力。

如今,企業應該成為社會、股東、員工的利益共享平臺,這是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宋志平:企業應是共享平臺

不應片面強調股東至上

公司是社會的,股東權利應有限度。這些年,許多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把股東利益最大化作為不二法則。由於股東派出董事,所以股東也間接控制董事會,在公司法下股東只按出資額在股東會行使相應權利,同時也只承擔以出資額為限的相應責任,公司則擁有相應的法人財產權,是自負盈虧的獨立的法人主體。

從這個意義看,公司是社會的,股東可以通過分紅和買賣股票而獲利,也可以通過股東會行使相應權利,但公司並不屬於股東。

從經營責任來看,公司中的董事一經派出,就應該為公司負責,對公司擔負無限責任。但現在一些規定中明確要求董事要對股東負責,這是片面的。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要求董事對公司負責,只有這樣,公司才不會被股東操縱,才會成為真正的法人主體。如果股東超越股東會權利,去操縱董事會,股東就應該對公司承擔無限責任。

這些年,由於過分強調股東至上,一些股東把董事會當成橡皮圖章,董事也唯股東是瞻,某些股東通過董事會和管理層掏空公司的事情屢有發生。

還有一些股東,以短期套利為目標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進而以短期市值為目標,誘使企業董事會和管理層減少技術創新等長線投資,再利用短期高利潤拉昇股價,最後高位減持獲利,在這個過程中管理層也拿到高薪和獎勵,卻損害了員工利益,這使一些上市公司淪為反覆套利的工具,最後損害了公司的健康發展。

宋志平:企業應是共享平臺

維護員工利益十分重要

員工是企業的主體,員工幸福應該是企業的目的之一,員工的利益在公司的目標序列中應處於相對優先的位置,理應得到充分保護。企業也只有在讓員工充分受益後,才能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熱情,走向繁榮昌盛。

德國企業的員工為14級工資制,按年功和技術水平評定,這種工資體系保證了工匠精神的培養和員工的忠誠度。

我國國有企業中以前員工有8級工資制,後來打破了這個工資體系,而新的體系又沒有很好地的確立起來,一些企業時常發生只顧股東和管理層的短期利益,往往不惜損害員工利益,無端裁減員工,蓄意壓低薪資,更談不到給予員工一些利潤分紅權了。

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在企業發展中要特別重視員工的利益,我們要積極轉變觀念,採取措施改變輕視員工利益的情況。

在西方國家的企業中,員工利益是通過強大的工會組織進行維護的,員工工資和待遇是通過勞資雙方不斷談判確定和調整的。在我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有不少投資者對國外的工會組織很不習慣,恰恰反映出這些企業過去在國內經營過程中對員工利益的漠視。

正確對待員工利益,是企業進化的重要標誌,是對企業財富創造者的一種尊重。

圍繞企業財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認為企業財富是資本的升值,一種是認為企業的財富來源於勞動者的創造。而在今天,社會普遍認為企業財富既離不開資本的投入,也離不開員工的創造,而且員工的人力資本將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因此財富分配時也應充分維護員工的利益,不能把員工當成會說話的機器。

宋志平:企業應是共享平臺

建設共享平臺才是方向

隨著高科技時代的到來,公司的資本形態發生了重要變化,公司的資本不再只是機器和廠房,有創造力的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本,雖然公司那張資產負債表上沒有記載企業的人力資本,但員工能力已經成為企業創造財富的源動力。在這樣一個時代,企業創造的財富應該讓員工的人力資本參與分配,讓企業成為一個財富共享的平臺。

實際上,建設共享平臺已經成為今天優秀企業的自覺選擇。

華為等高科技企業,採用員工持股等方式,用“財散人聚”的思想使企業得以快速發展,讓員工收入進入社會的中產階層,極大地的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增加了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實,員工持股也是當代世界的潮流,像日本大多數企業都是人人持股,而法國員工持股的公司超過企業總數的50%。通過員工持股,員工不僅可以分享企業創造的財富,還可以真正獲得企業主人翁的歸屬感。

除了員工持股外,讓員工分享企業財富的辦法還有分紅權,這也是一些跨國公司廣泛釆用的分配製度。

員工分紅權方法的核心在於把企業的利潤直接分配給員工一部分,其餘的歸股東分配,員工不一定要有股份,在這種方法下,員工每年都能根據企業的效益估算出自己的收入水平。像埃及採用國家立法,要求企業每年的利潤必須拿出不低於10%的額度給員工分紅。不少跨國公司是管理層獎勵股票,而員工享受現金分紅。

在國有企業機制改革中,要深刻理解共享理念的深層次意義,積極引入共享機制,應該把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員工人力資本參與利潤分配統一起來,大力推行員工持股和員工分紅計劃,建立員工利益和企業效益之間更加緊密的關係,提高國有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

通過共享企業財富的機制,使企業成為國家和員工共享的創富平臺,讓員工憑誠實勞動進入社會中產階層,實現社會的均富和共富,這既符合我們的共同理想,也會對企業發展產生更加強勁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