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跨境電商賣家被訴侵權?賣家都急上火!

在跨境電商圈,侵權事件時有發生,最近PINK FLOYD、BEATLES、Levi's、Motorhead等品牌紛紛發起維權,不斷有賣家應聲中招。下面,亞馬霸略amazon86就來和大家說說侵權那些事……

又一批跨境電商賣家被訴侵權?賣家都急上火!

昨日,亞馬霸略amazon86小編了解到,某賣家店鋪被美國律所SMG起訴,原因是其侵權阿迪達斯。如果賣家不及時提交應訴律師函,將被判按不應訴處理,賬戶內資金可能會無法轉回國內賬戶,店鋪運營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據上述賣家發出的法律資料,此次被告侵權的賣家共有68位,根據被告賣家ID,可以判斷其中一些應該是中國賣家。在另一份標註為“亞馬遜賣家被告侵權名單”中,15位賣家赫然在列,商戶ID、侵權產品ASIN等一目瞭然。

正如上述所說,侵權對賣家店鋪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不僅會影響日常運營,嚴重者店鋪資金還可能被凍結,大部分亞馬遜賣家都經不起這樣的折騰。那麼,亞馬遜賣家如何才能防止侵權呢?

又一批跨境電商賣家被訴侵權?賣家都急上火!

商標是最容易侵權的,它是文字和圖像的獨特組合,表明產品或品牌代表的含義。如上圖所示,只要看到圖中的logo,我們就知道它是什麼,這就是商標的意義所在。作為賣家,至少要了解商標的基礎知識,保護自己商標的同時要避免侵犯其他賣家的知識產權,絕對不能在自己的產品上覆制或使用其他公司的標誌或logo!

對於賣家來說,自己開發商標是防止侵權最適合的方法。最好讓設計師從頭開始創建logo,可能比直接購買商標花費更多,但也更安全,可以確定商標是原創的。這裡亞馬霸略amazon86建議,賣家在不確定商標是否侵權之前最好不要大量投資,以免給自己帶來損失。

2、謹慎銷售品牌產品

亞馬霸略amazon86發現,除了商標容易侵權之外,直接售賣品牌產品也很容易被告侵權。在美國,賣家能受益於首次銷售原則(First-sale doctrine),也就是說,只要產品與授權賣家銷售的產品沒有“實質性差異”,銷售品牌產品就不需要品牌許可。例如你從擁有多餘庫存的經銷商那購買一卡車的星巴克咖啡杯,只要不對產品進行任何更改,在美國就不侵犯任何人的權利。亞馬霸略amazon86建議,賣家在訂購大量庫存之前,要多調查研究,確保該庫存是真實的,並且不違反其他賣方的商標或知識產權。如果在亞馬遜上有人投訴產品不真實,賣家必須為該庫存提供供應商發票。但是,銷售品牌產品的規則也不是絕對的,不同國家制度也不同,比如在英國品牌有權拒絕賣家出售其產品,所以賣家要多瞭解當地政策和法律,然後及時調整。

又一批跨境電商賣家被訴侵權?賣家都急上火!

總的說,賣家還是要多瞭解相關法律和政策,在不瞭解的情況下不要隨意跟風售賣產品,也不要心存僥倖認為品牌不會發現自己侵權,要嚴於律己,這樣,侵權就沒什麼好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