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當我們在預測天氣時,我們在預測什麼?

從“ 觀雲識天 ”到“ 智慧氣象 ”,世界氣象日主題的變化,表明了人們極度渴望預測未知的態度

如今的氣象服務已經深入到農業、海運、航空、交通等行業,幫助人們規避風險;更有不少的零售行業開始採購商業氣象服務,諸如沃爾瑪、亞馬遜以及廣為人們熟知的蘋果公司。

天氣,是人類為數不多可以進行預測的自然事件。佳格天地一直堅信只有將氣象與行業應用結合在一起,方能發揮數據的價值,實現“ 智慧氣象 ”的美好前景。

與氣象聯繫最為緊密的行業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問及與氣象聯繫最為緊密的行業,農業必定首當其先。與農業相關的很多活動都暴露在外部環境中,也就是說農業的發展受制於氣象因素。

以對溫度要求很嚴格的棉花為例,適宜棉花生長的最佳溫度在20-25℃左右,過高過低都不利於棉花生長。 在棉花的生長週期中,從播種、生長到收穫,這三個環節中,氣象因素將會直接影響棉花的產量。

>>播種階段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適期播種是棉花全苗的關鍵。播種過早,會因地溫偏低導致出苗歷程長影響播種質量,或遇連陰雨天氣會造成爛籽。若播種期遇乾旱天氣,田間墒情不足,影響播種及出苗。

藉助天氣預報可提前知曉未來14天的天氣,從而判斷哪天適宜播種,科學避免播種期低溫連陰雨,或預報到有降雨則抓緊時間趁墒播種。

>>生長階段

作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不一致,在作物生長的水分臨界期(如棉花為開花-結鈴期)需要保證田間土壤含水量在一定閾值內,以滿足作物生長,保證最終產量。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圖/《創新中國》紀錄片

在以物聯網監測土壤墒情基礎上,我們通過精準的降雨預報,可提前瞭解土壤墒情在作物需水關鍵期是否能一直保持,如果土壤墒情不足,何時會有降雨補充,若降雨仍舊不足,那結合田間實際墒情給出相應的灌溉建議,在節約水資源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田間灌溉。

>>收穫階段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棉花的採收時期會嚴重影響棉花的質量,在棉花吐絮8-10天是最適宜的採摘期,此時棉花質量最好。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圖/佳格天地

為保證棉花質量,在採收前噴灑脫葉劑可使棉花提前脫葉,便於機械採收。脫葉劑噴灑時間段受氣象條件影響較大。

而我們可以提供未來14天精準的天氣預報服務,結合噴施脫葉劑所需要滿足的氣象條件,判斷最佳的噴灑時機,為新疆棉農提供準確的噴施方案,提高農田管理效益。

氣象如何服務金融行業?

如果說氣象與農業的關係是與生俱來的,那麼氣象與金融行業之間的關係,則是經濟社會發展下的產物。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颱風是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圖/中央氣象臺

2017 年首個登陸中國的颱風“ 苗柏 ”於 2017 年 6 月 12 日登陸廣東省深圳市大鵬半島沿海登陸。苗柏造成了廣東省多地出現大暴雨,多地引發了滑坡,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淹沒,城市內澇等嚴重的災害,嚴重損害財產及人生安全。

我們可以通過對臺風路徑、強度、速度等的預報與監測,可及時確定颱風影響的區域,為保險公司提前農險、財險等做好理賠區域區劃,有針對性的開展理賠工作,提高理賠效率。

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氣象服務?

當氣象服務具備了公共屬性,我們的對氣象服務的要求便會隨著提高。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圖/網絡

2018 年的春節,海口成為了中國第一堵城。罕見的大霧天氣導致瓊州海峽的輪渡反覆間斷性停航,大批自駕車輛出島時嚴重滯留。

大霧——停航——滯留,此次海口堵車的最大原因當然是因為天氣,屬於不可抗力。然而,其背後反映的我們的氣象服務做的並不好。

在交通出行中,提供氣象服務,除了要考慮準確性和時效性,要將氣象服務與交通出行的每一個環節聯動起來,而不是僅僅提供單一的“ 預報 ”服務。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以交通行業為例,在掌握了精準的氣象信息後,我們除了要讓民眾及時、迅速的接收到相關信息,自身做好出行安排。還要讓相關的職能部門儘快調動起來,如何安排輪渡、引導民眾改變出行方案以及安排應急措施等等。

“ 潤物細無聲 ”,讓民眾在不同的天氣狀況下,出行仍不受較大的影響。這才能說明氣象服務於交通出行是真的成功了。

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智慧氣象”就是要針對各行業提供專業的氣象服務。以氣象為出發點,探尋在不同的氣象條件下,各行業會發生的情況,進而有目的性地部署下一步的應對措施,滿足民眾的需求。

氣象科技與行業服務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城市裡拔地而起了許多高樓大廈。如果經常在城市的街道走動,你會發現每當經過兩座大廈之間的窄街道時,會明顯感受到大風迎面撲來。

這一切都是因為城市本身就能製造大風。城市粗糙的下墊面相當於地形複雜的山區,城市中的街道之間和大廈之間,就像大山的風口,流線密集,風速加大,受狹管效應的作用,順風的街道或大樓之間的風速明顯增加。

既然有大風,就存在高空墜物等意外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圖/佳格天地

而我們可以利用 CFD 模型等技術,根據城市地形和樓宇分佈特點,提供城市建築群大風風險分析和預警。

我們可以預知在大風頻發的期間,城市區域中的高危區域,有針對性的重點檢查,提早進行防範風險措施。並且,可以將城市大風風險預測服務與財產保險結合在一起,減少損失。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相信大家會看到過類似的天氣預報:今天白天到夜間,本市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者今天白天到夜間,多雲轉雷陣雨或陣雨。

這種氣象預報都是以一個城市為單位,而不能將“ 局地 ”這一概念進一步細化,也就是這樣的天氣預報空間精度較低。

說實話,誰能想到我們可以將「氣象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慶幸的是,隨著數值模式和數據同化技術的發展,天氣預報的時間和空間精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目前佳格氣象預報空間精度達到了 1KM,時間精度最高可達逐 1 小時幀率,做到了真正的智能預報,可提供更精準精密的智能網格預報和智慧氣象服務。隨著技術的成熟應用,我們未來可以不斷提高氣象預報的空間、時間精度和更新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