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前行的共享汽車,敢問路在何方?

隨著共享單車市場的火爆,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許多共享物品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出現,共享行業發展盛況空前熱烈。眼下,在共享行業中最受人們關注的還是共享汽車,它以“降低用車成本”為目標被資本最為看好,成為現階段為數不多共享行業中的佼佼者。但麻瓜共享汽車的倒閉,讓我們不禁對這個早已被看好的行業未來發展感到擔憂,究竟共享汽車要解決哪些問題,才能通向繁花似錦的春天?

艱難前行的共享汽車,敢問路在何方?

困難重重

如果說共享單車解決了0到10公里的出行,那麼共享汽車可以解決10到100公里。但共享汽車要順利發展,還需要解決很多難題。

首先是認證困難,汽車屬於重大交通工具,每年因此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十分巨大,所以在使用前,用戶需要提交身份證和駕駛證照片進行認證,但是各平臺的審核速度不一,這就要求用戶在用車前就上傳相關證件完成認證,並不能在急需的情況之下直接使用。

其次就是找車困難,共享汽車與網約車司機不同,後者是來找乘客,而前者的使用則需要用戶自己去找車,且多數情況下停車點都會距離用戶有一段路程,需要用戶自行前往。這便造成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車輛的尋找,這對於對路線不熟悉的人來說是一個致命點,給人造成很大的不便。

艱難前行的共享汽車,敢問路在何方?

再有就是停車困難,共享汽車與共享單車在新城市直接進行投放不同,共享汽車每進入一個城市,都需要提前規劃網點和租賃長期穩定的停車位。城市的擁擠,導致停車位的稀缺,這便需要用戶在使用之前,要結合自身的行車終點與停車位的地點來考慮是否使用,這樣停車困難也給共享汽車的發展帶來一定挑戰。

此外,清潔困難、保修困難也是很大的問題,比如清潔困難,由於無人看護,共享汽車車內的清潔衛生也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如果上一位用戶使用完畢後沒有清理車內衛生,接下來的用戶將會直接受到影響,這也導致共享汽車的發展不盡人意。

而對於保修困難,就像車內衛生一樣,共享汽車在車的修理方面存在問題。用戶在使用之後,並不能保證每輛汽車都會沒有故障,若是在這種情況下,用戶使用這輛汽車,那帶來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雖然共享汽車在現階段有許多實際上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是最近相繼推出的相關政策以及科技發展似乎帶來了一絲轉機。

未來發展

共享汽車作為共享經濟重要的風口,這兩年來引起了業界關注,發展非常快。數據顯示,自2015年起,共享出行的市場容量以79%的年增長率飛速發展。到2018年,中國僅汽車共享出行年市場容量有望由660億元增長至3,800億元,而潛在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8萬億元。如此龐大規模的市場預期,令共享汽車將會成為一片新藍海。

艱難前行的共享汽車,敢問路在何方?

除了企業在共享汽車領域佈局,政府也陸續出臺利好政策,2017年,交通部和住建部聯合發佈《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鼓勵分時租賃發展,表示分時租賃一定程度上緩解私家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及對道路和停車資源的佔用。

此外《意見》還鼓勵使用新能源車輛開展分時租賃,並在充電基礎設施佈局和建設方面給予扶持。這對於停車困難會有一定的緩解,有利於共享汽車的存活與發展。但2018年隨著第一家共享汽車關閉,也給共享汽車運營的風險性敲響了警鐘,不能忙碌玩燒錢遊戲。

在未來,無人駕駛可以解決共享汽車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不用再讓用戶去找車,而是讓車自己行駛到用戶身邊,汽車也會自動回到固定的停車位,實現真正的隨取隨還。在2018中國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相關科研企業宣佈無人汽車正在進行真實道路測試,這對共享汽車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轉折點,給低迷的行業帶來一絲曙光。

目前在國內共享汽車的投放中,90%都是新能源汽車,這意味著,共享汽車有望成為未來汽車產業增長亮點。共享汽車出現的時間並不長,雖然有許多企業在發展階段中沒能存活下來,共享汽車的發展既面臨問題也面對機遇。雖然有政策支持、技術推動,但是是否可以真正解決實際體驗中的問題,共享汽車的路在何方,還有待磋商。


【科技觀潮】

同步上線:今日頭條、百度百家、微信公眾號、騰訊企鵝號、網易號、一點號、大魚號、搜狐號、知乎、鳳凰號、東方號、界面新聞、博客中國、品途商業評論、虎嗅、新浪看點,以及新浪微博等數十家自媒體平臺,文章轉載及商務合作,請加微信:nxp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