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買的正規油與農村的自榨油哪個更好?

南皇陽農業


首先,我要認真的和解答區的 先生說一聲,“是否轉基因”,無需茫然,而且與安全性無關。我到我家門口的超市消費,並不特意挑選普通的油,或是轉基因油。在我看來,普通的油,或者是轉基因的油,它們都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其實,如果要想找轉基因的油,是非常容易的。2002年農業部已經明確規定,必須對上市的轉基因油做標註。我曾經特意到超市做了調查取證,發現所有的轉基因油都有明確的標註,我還拍攝了視頻。

我買油,就看一條,那就是價位合理。我既不會買最貴的,也不會買最便宜的。假設有100元,80元,60元,40元,30元五種價位的油讓我挑選,我一般買60元的,偶然也會買80元的。

至於產品是不是轉基因油,我完全不會去考慮。因為我明白,批准上市的轉基因油,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食用20多年,早就被證明是安全的。可以說,無論是全世界科學界還是多年的生活實踐,都證明轉基因產品是無害的。

所謂的人工不如自然的,更是低級迷信,是一種無稽之談。自然的作物,往往很多含有天然的毒素和過敏原,安全性並沒有保證。批准上市的油,有正規渠道的商家,有權威的質量檢驗部門,安全性比農村私人做的更有保證。

其實,通過邏輯分析,就可以得知,轉基因油甚至比普通的油更加安全。現在不是地溝油很多嗎?轉基因大家都關注,一點風吹草動大家就特別緊張,這樣就逼著轉基因油的生產企業,要拿出超過普通企業10倍、20倍的警惕性和責任心,生怕在油的質量上出現任何問題。因為你是轉基因油,大家都盯著,1分的毛病都會被放大為10000萬分的毛病。所以,轉基因油比普通油安全的概率,肯定會大的多!


懷疑探索者


問題描述:超市買的正規油與農村的自榨油哪個更好?

小時候,家裡總會留出一些地塊來種植胡麻或者花生,然後曬乾脫籽後,用小三輪車拉到鄉里的榨油作坊去榨油。當然了,各地方種植的油料作物都有所差異,有的地方是棉籽油,有的地方是種油葵或者油菜等……相信每一個已經吃慣了自榨油的農村朋友,都不喜歡去吃超市賣的正規油。

超市買的正規油與農村的自榨油哪個更好呢?從外相上看,超市裡賣的正規油是要比自榨油清明透亮一些,而自榨油有時候則會有稍許雜質或者比較渾濁。從口味上來看,我個人是更喜歡農村老家自己榨的油的,聞起來也有濃郁的油香。

一些城裡人嫌棄農村自榨油,是因為他們覺得農村榨油作坊或者家裡的榨油工具不乾淨,怕吃了生病,他們只相信只有大超市裡擺的東西才是最乾淨的。舉個例子來說,同樣的蔬菜,在超市裡貼個標籤,就能成為某些城裡人眼裡的高檔蔬菜,而那些流向菜市場的辣椒,則成為了他們心裡的“鄉下菜”。

我們家每年吃的油,都是從鄉下帶上來的,我們家特別喜歡吃父母自己榨的花生油,炒菜非常香。鄉下人榨油,很大一部分是用來自給自足的,所以從原料的選購,到榨油結束,其實過程都挺講究的,畢竟是給自己吃的東西。但是超市裡所賣的正規油就不一定是正規的,牌子那麼多,魚龍混雜。另外,鄉里的自榨油不會添加其他東西的,並且都是自己親眼看著榨完的,心裡放心多了,不用擔心什麼地溝油。

我一個朋友,就在榨油廠工作,他曾告訴我說,榨油廠榨油,也分好幾種,像那些差油,價格比較便宜,就連榨油唱的人也不會去吃,很多都是流向到了周邊市場。我曾經算過,一斤花生才能榨多少油,超市裡有些花生油那麼便宜,幾十塊錢就能買好幾斤花生油,總感覺吃了會不安心。當然了,那些真正的正規油其實也不差,甚至還在某些方面超過農村的自榨油,這一點不可否認。


村郎三農館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對於大多數農村的朋友來說,估計還都是相信自己家所壓榨的食用油品質, 畢竟自己的材料,自己的全程自己都能關注到流程,其實對於自己壓榨的食用油個人相信的可能不是油的品質,更多的是相信自己原材料的品質。

而對於超市選購的食用油來說,由於對於原材料缺乏足夠的瞭解,加工過程也無法做到監測,從大多數人的內心來說會認為缺乏足夠的安全性。

不過上面的想法也僅僅是個人的感覺,不能說超市正規的食用油品質就不如農村自己所壓榨的食用油。就品質來說,正規煉油廠所壓榨的食用油來說,品質還是比較有保障的,畢竟從生產流程來說相對更加正規,全程的品質檢測也更加完備。比如說對於黃麴黴的檢測,對於許多農村榨油小作坊來說,大多數是不具備黃麴黴剔除的工藝的,而個別小作坊即便具備剔除黃麴黴的工序,似乎更像是擺設,而壓榨的食用油還是會出現黃麴黴超標的可能性。

在去年我國所公佈的疑似致癌物列表中,將農村自壓榨花生油列為一級疑似致癌物,很多人看到後表示吃驚不已,畢竟在現代煉油工藝之前祖祖輩輩已經吃了那麼多年也似乎沒有發覺有什麼問題,如此結果著實讓不少朋友意外。不過就事實情況來說,所謂的壓榨花生油 致癌的根源就是在於其黃麴黴超標。這一點也是不得不說的一點事實。

對於自己壓榨的食用油可能口感方面覺得更加香一些,這一方面主要同油脂的提取工藝有較大關係,傳統的壓榨由於將花生或者菜籽進行炒熟,油脂的香味被激發出來,在壓榨之後所出來的油光聞一下味道就足夠香了。

然而對於超市所提取的食用油來說,大多才去的是有機溶劑浸提的方法,油脂提取徹底,煉油率高,不過由於並未將食用油的香味激發出來,油的味道要淡很多。不過如果在食用之前我們將油脂加熱沸騰一次,之後再食用的話,味道也會相對 好很多。

既然說超市的正規油,自然其品質肯定是過關有保障的,而傳統的小農自己壓榨在這一方面就顯得差了許多了。單論品質的話,正規食用油肯定還是高許多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的,而論口感的話可能不少人選擇壓榨油。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章原創版權歸屬科學興農賬號所有,侵權必究。

科學興農


關於這個問題,其他回答裡已經有不少專業角度分析,所以我只延伸一下,做一個觀念分析。

我們身邊有許多人,都對“傳統”極度迷戀,甚至到了病態的地步。在飲食上也是如此,喜歡“古早味”,喜歡“傳統制法”,反感工業化和體系化,他們甚至願意為了這些傳統花更多的錢。最常見的場景就是“我見到街邊一個農村老爺爺,他每天都帶一點點菜來賣,非常新鮮,帶著舊時的味道,讓人感動”。

老實說,這種思維非常無知,也非常愚蠢。

說起這些農村老爺爺自家種的菜,傳統信徒認為沒有農藥,而農藥殘留恰恰是現代農業最讓人擔憂的問題之一。

實際上,農藥殘留固然是現代痼疾,但要說殘留量,農村老爺爺自家種的菜才是最可怕的。道理很簡單:在現代體系下,農藥的使用幾乎是必然,農村老爺爺也無法避免,因為他同樣需要效率,需要賺取收入。可規範化體系能夠確保農藥的使用,以及之後的處理,通過規範化去達到安全指標(當然,不否認黑心企業的存在),但農村老爺爺呢,他的風險如何把控?換句話說,你是更相信體系化的現代企業,還是相信連農藥說明書都看不懂,連用量都不清楚的文盲老爺爺?

自榨油問題也一樣,所謂古法,最大問題在於有害物質的控制,相比之下,現代食品工業的最大優勢就是控制。

同樣道理,現在許多人更相信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產品,比大廠牌的批量化產品質量更出色,也是一種迷思。

現代文明確實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衍生問題,但無論產品質量,還是安全程度,要說現在的東西還比不上以前,那基本就是扯淡。別說現在,哪怕是三十年前,跟現在也是完全沒法比的。


葉克飛


超市購買的正規油與農村的自榨油哪個更好?



我家位於廣西農村,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也在農村生活了二十幾年,關於超市正規油和農村自榨油問題,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小時候我們村和其他村有點特殊,家裡也是通過自榨油用於家庭日常食用,但是不是花生油。而是目前市場賣的比較貴的茶籽油,我家鄉都是丘陵地帶,因此這種茶籽樹特別適合種植,家裡每年都靠收茶籽,然後拿去榨油來食用。



當時的茶籽油沒有現在這麼貴,自己家一直也是靠吃這種油長大的。這兩年茶籽油價格年年攀升,我家現在還有一山15多畝的茶籽樹,捨不得砍,每年也都有茶油收穫。今年當地茶油售價達到了80~100元/斤,我家目前一直沒有賣,留著自己吃,只是偶爾有親戚問要,沒辦法,賣了一點。這種茶籽油在小時候是通過原始方法榨取的。



通過把曬乾的茶籽拿去打成粉末並且把它蒸熟,然後把煮熟的茶籽粉末用袋子裝好,馬上趁熱放進一個準備好的圓形鐵環中,鐵環上下層用木板封住,然後放在千斤頂下面壓,手搖千斤頂往下壓,黃黃的茶籽油便流了出來。現在自榨油大多是去縣城給別人機器榨油了,這種油依然十分的好,營養更豐富。



對於市場的花生油,真的不敢苟同。很多都是調和油,價格也不貴,一般65~100元就可以買到一瓶5升的花生油了。有時候回家煮個菜,如果放少了一點,都沒覺得油膩。而且各種花生油琳琅滿目,競爭激烈,各個廠家都說自己的油好。如果農村家裡有自己的油,那個自榨無疑是最好的。你覺得呢?


鄉村波比


我來說幾句,超市賣的油,一般都是大油廠生產的,各項衛生指標符合國家標準,這點不用懷疑,政府職能部門每年都得抽查幾次的,有規模的廠也不敢冒著牢獄之災的風險去弄虛作假。但廠家要賺錢要生存,就得采用新公藝,提高出油率。有人問,為什麼超市的油比農村自榨的油便宜?因為大廠的生產過程採用了新工藝,油料通過軋片,蒸炒,機械壓榨,以菜籽為例,一百斤菜籽可以得30左右的菜油,這種油叫壓榨油,也是很香醇的,農民的自榨油就到這步為止了。但菜籽的含油率在百分之38左右,那麼還有百分之八的油去哪了?在菜餅裡。而菜餅最終是作為原料賣給飼料廠做豬呀雞呀魚呀等飼料的。菜餅還含有那麼多油呢,怎麼辦?這時通過物理的壓榨法已無能為力了。所以,得通過別的辦法來拿油。什麼辦法?侵出法。就是通過溶劑油(類似於汽油)和油脂互融的特性,把菜餅侵泡在溶劑油裡,然後把浸泡後的混合油進行分離,得到菜油,我們稱為侵出油。這種油就談不上香味和口感了。把壓榨油和浸出油混合了再通過一定的工藝脫色脫水脫臘脫臭等等最後得到成品油,通過包裝上市,就是我們在超市裡看到的食用油了。因為和農民的自榨油比,通過浸出法,提高了出油率,降低了成本,油也就便宜很多了。但香味口感比農民的自榨油差遠了!


隨風而逝34330461


超市買的正規油與農村的自榨油那個更好?



下面我就先說說農民的自榨油到底好在哪裡,像我們浙江人農村人主要食用油都是油菜籽油,油菜都是自家種植的,一般情況下油菜是不用打農藥的,油菜籽收穫後一般先曬乾,留作家裡打油的油菜籽還要清洗過再曬乾,然後遠到農村油廠去加工。加工好的菜籽油還要經過脫磷和過慮,基本沒有雜質和油漬,這種自榨油存放時間長,用菜籽油炒菜就是一個香。



而超市的正規油也不賴,看上去非常清純,價格也要比菜籽油便宜。目前,農村的自榨油是10元/斤,而超市買的正宗魯花牌純正花生油5公斤,售價是69.90元,金龍魚特香花生油5公斤,售價是69.80元,兩種花生油都不到7元錢一斤,比農村菜籽油足足便3塊錢。從價格上來說,超市買的正規花生油沒有農村自榨油好,否則不會賣的這麼便宜,大家想,做生意是為了掙錢,賠本的賣買誰都不會做。



涗實話,我在油廠也打過工,油廠加工賣的菜油的確沒有農民自家榨的菜籽油好,老闆是用菜籽餅發酵以後加工出來的油,看上去很清純,但菜油的成分很少,同樣是菜籽油老闆卻賣8塊錢一斤,超市私下訂購的才6.50元/斤。有時老闆還摻其它雜油,以次充好,坑騙購買的人,否則賣的這麼便宜,老闆到那兒去掙錢啊?所以,以我農村人來說,肯定是農民自榨油好。



要是我們到城裡走親戚,手上提著一桶10斤裝的自榨油,保準親戚笑呵呵呵的喜歡。你來說說看,到底是超市買的正規油好,還是農村農民的自榨油好。

[更多三農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老孃舅說事》點贊、評論、轉發、分享]

老孃舅說事


農村自榨油簡稱為“毛油”,國家質監局是不允許毛油上市的,因為毛油的有害物質是國家規定是幾倍或者幾十倍,例如花生毛油,至心腦血管疾病是提煉過後的30-50倍。世界上只有三種毛油在原材料沒有受到汙染的情況下可以直接食用,分別為:橄欖油、山茶油、芝麻油。所以說,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原汁原味的才好。


等風的旗9527


油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廚房用品之一。通常的油有兩類一是超市或糧油店的正規油,另一類是榨油坊加工的自產自榨的油。人們的觀念裡還是認為農村自榨油天然無汙染,健康香醇,一度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真是這樣的嗎?

超市正規油

超市及糧油店的食用油,都是大油廠生產,各項衛生指標符合國家的標準,政府職能部門每年多次抽樣檢查,有規模的大廠誰會冒風險摻假使假?正藝流程還增加了脫膠、脫臭、脫臘、脫色、脫酸,前期篩選質量把控等步驟,可以極大程度地去除有害物質。例如脫膠就能有效地去除致癌物——黃麴黴素。又採用“浸油法”的新工藝,是油渣殘油很少,提高了出油率;同時配方製作成調合油、色拉油等,包裝上市。不得不說品牌眾多,食用放心,價格便宜。


農村自榨油

自榨油有兩種加工方法:冷榨和炒榨。冷榨即直接給油料拌入適量的水,直接上料斗,通過榨油機14一18級機械壓榨,油會從榨圈縫隙間流出。熱榨即將油料加熱炒熟,壓榨方法同上。


我見過的榨油坊,拌油料的地方或地上水泥坑或大木鬥裡,無法做到全面清理,榨油機的料斗,榨圈及漏油器具,由於長期油汙不能清理乾淨,尤其是輸油管道粘乎乎,黑兮兮,榨了胡麻又榨菜籽等其他油料,能有多大的純度?油坊內難免還有老鼠橫行,又徹底做不到滅菌,因為其設備本身就沒法做到清菌。機械榨油一般至少要榨四遍,這時榨油機的榨籠部位都熱氣騰騰了,極易發焦產生油煙。榨出的油顏色很重,雜質多。據國家有關部門檢測,幾乎所有的自榨油都含有一種致癌物——黃麴黴素,國家有嚴格的執行標準,經常食用這樣的油會對自身健康造成嚴重的破壞。



自榨油由於壓榨極其簡單,不能完全將油料中的油榨盡,而殘留在油渣中,又做為生產飼料的上品,其胡麻油渣的價格趕上了小麥收購價。自榨油出油率低,價位就比超市的高,給人的感覺味正、味純。

我也曾經營過油坊,也不覺得自己榨油吃著放心,就是榨膛內直冒熱氣,並有焦味的那一刻。


為生活而提神


到底用什麼油,我有權威答案。

二十年前,我還在農村做莊稼,吃的是菜籽油。一股濃濃的菜籽香,至今回味無窮。

十年前,我的一個表哥開了一家榨油作坊,我曾經跟他相處半年以上。油作坊經營困難,後來才知道那時候正值美國大豆大肆進攻中國,洶湧而來的轉基因大豆使國內大豆潰不成軍……



表哥人勤勞,腦子活,人緣也好,他的菜籽油在最初的兩年確實賺了錢,賺了大錢。按照當時的展望不日就能蓋上三層大樓房,買上插秧機,什麼大屏電視、進口洗衣機、家庭影院等等都在計劃之列——殊不知一夜之間超市裡的各種食用油價格大降……撐住,撐住,最後再也撐不住。

我的到來,給他出了不少點子。比如轉基因大豆的泛濫勢不可擋;菜籽油裡邊也可以摻一點大豆油;把衛生搞好……但是擋不住轉基因的各種入侵,擋不住鄉親們的口味識別能力,生意每況愈下。

同量的調和油要比表哥作坊裡的菜籽油便宜百分之30!那幾年似乎全國人民都在吃調和油!表哥投資近二十萬,全家人全族人都眼巴巴瞧著這個昔日的能人扭轉乾坤。逐漸地,表哥家的機器裡流出來黑漆漆的東西,我知道,他偷偷收購了一些被雨水浸泡過的腐爛變質的菜籽,因為便宜……

發黴的菜籽裡邊含有黃麴黴素,這是患癌的前奏,萬萬不可呀……勸說無用,表哥無語,表哥昧著良心繼續賣他的土味菜籽油……

表哥的作坊早已作古,他的機器設備破爛價處理了——是超市裡的包裝精美的各種油打垮了他!

那麼超市的食用油又如何呢?



那些年,轉基因——這個名詞尚被大多數國人不瞭解,油包裝上根本看不到提示,哪怕是信息靈通的今日此時,人們又瞭解幾何?

好在是有關部門下了政策,比如“在醒目位置標註”等,但是,在疫苗都敢造假的今天,誰又信得過誰呢?

據說凡紫薯都是轉基因,凡甜玉米都是轉基因……逃得過初一還逃得過十五?日子本來糊塗,那就難得糊塗好了。即使超市裡漂漂亮亮的各種油不含轉基因,誰又敢保證裡邊沒有黃麴黴素呢。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人情世故如此,食用油亦如此。李白如此,我亦如此。

糊塗了這些年,突然看到今天題主的題目,一股哀羞湧上心頭!隨著網購——特別是淘寶的逐漸成熟,隨著網商信譽的逐漸攀升,無奈中作此重大決定:用我的火眼金睛去淘寶,以“中上等價格為參考”——

網上的介紹很詳細,一般都是經過槍林彈雨拼殺過來的有一定基礎的中型企業或大型作坊出品,相對來說可信度高。至於大型企業或者說大品牌,很大部分來自合資或者直接就是小日本的。本著愛國主義紅色接班人的行為規範,還是支持國貨吧,國貨不容易。

我不想頹廢,如果哪天發現我頹廢了,請相信,我曾經雄起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