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员工根本不怕丢工作,你的团队该怎么带?

今天看一文章,说一位90后的HR工作上犯了错误,70后上司没有直接批评,而是特意在一起午餐比较轻松的时候指出来:"以后约候选人要了解对方基本情况和期望,也要向对方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创业方向,避免浪费上级时间,这样的失误要是放在他以前的公司是要辞退的。"

谁知90后HR妹子直接回敬了一句,"那你辞退我呀?"

70后领导一楞,一脸懵逼,甚是尴尬……

这也许是个故事,但类似的事情已经并非新闻了,现在有很多管理者都觉得队伍不好带。

现在的员工根本不怕丢工作,你的团队该怎么带?

难道以前的队伍就好带?也不尽然,以前的队伍也有以前的问题,只是那时的员工有底线,不敢越雷池而已。

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作基本上是由国家分配,谁要是被开除了那真和天塌下来差不多,再横的刺头也怕丢饭碗。所以无论有理没理、领导管得对不对,下面的人都得认。

现在的员工根本不怕丢工作,你的团队该怎么带?

现在无论是就业环境还是收入来源都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劳动力流动很正常,不仅公司可以淘汰旧人招新人,员工干的不爽也可以主动辞职,要不了多久就可以从当地劳务市场或网上的招聘网站找份新工作。

而且现在很多人在工作之外也有各种不同的经济来源,例如投资理财、房租收入、兼职收入……

现在的员工根本不怕丢工作,你的团队该怎么带?

所以,现在的人对丢工作虽不是毫不在意,但起码是没那么可怕。丢工作就是丢饭碗这条底线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既然底线已经沦陷,如果现在的管理者如果还按老套路去"管"人,除非这个岗位有什么特别诱人的地方,否则受伤的只能是管理者自己。

所以管理者必须转变思路,以前"管"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按企业的要求去工作,并且"管"这个动作对于员工来说是外力的约束,当然不舒服。

现在的员工根本不怕丢工作,你的团队该怎么带?

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企业需要的不是员工在这工作,而是员工通过工作创造的价值。例如工人操作机器这是工作、是过程,而生产出的产品才是企业需要的价值(确切的说产品是价值的载体)。

而利用有限的员工和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才是现在企业管理存在的理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管理者更需要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所以管理者必须放下身段,回归到"为员工服务"这个本位上来。

现在的员工根本不怕丢工作,你的团队该怎么带?

管理者更应该称为协调者,因为他的工作重点就是为员工创造和维持一个稳定的、合适的工作环境,所能做的就是协调内外关系、协调各种资源、协调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使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一致,使员工从心底愿意去做、自己想去做、并且有条件去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现在的员工根本不怕丢工作,你的团队该怎么带?

纵观企业管理中对员工的定位:最初拿员工当"人"看,因为那时候的产品主要靠人力完成;后来机械化生产的大规模应用,员工的价值只是操作机器,人成了机器的附属物;现在,一方面更加智能的机器在抢掠人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复杂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再次关注人这个最具潜力的生产力,对人的要求更高,为人提供的软硬支持也更完善。

其实无论时代怎么变、环境怎么变,企业和员工的生存方式都没变,那就是企业必须在市场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员工必须在企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只要抓住了这个根本,企业就有生命力、团队就有生命力,你这个"领导"就有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