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爲何是尼采的腦殘粉?

希特勒為何是尼采的腦殘粉?

我對尼采的知道始於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這篇文章裡的一段話,“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量,只想給予,不想取得,但尼采終不是太陽,他發了瘋”,講義未對尼采的發瘋的原因多作介紹,對他的思維和作品也絕然不提,所以形象中的尼采是個近乎可笑的狂妄自大的瘋子。

希特勒為何是尼采的腦殘粉?

後來偶爾讀到一句“名言”,“你要到女性那裡去嗎,那麼別忘了帶上鞭子。” 翻查這句名言出自誰人之口,卻發現是尼采的創作。所以對他的形象又增加了一條:敵視女性。

及至後來讀到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本書,才驚歎他的巨大。不僅是由於他的超前的思維,還由於他的優美的筆觸和特殊的文采。後來又瞭解到尼采非但得到希特勒這種惡魔的瘋狂崇拜(希特勒曾將尼采引以為德毅力民族的自豪,將尼采的作品贈送給墨索里尼閱覽),也引起比如魯迅、梁啟超、紀伯綸等人的強烈共識,還引導了薩特、福柯、海德格爾等人拓荒出了存在主義、知識考古等等道路。魯迅曾在著名小說《狂人日記》中借用尼采的思維,而黎巴嫩諾貝爾文學獎取得者紀伯綸的“先知”“先驅者”等散文則徹底是仿照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而作(其深度與文采徹底不能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同日而語,個人覺得)。惋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部巨大作品剛面世時近乎無人問津,有位神學博士說,關於這部作品,他一個字也看不懂。尼采也終身不得志,只能說“我來得太早,有些人死後方生”聊以自慰。

希特勒為何是尼采的腦殘粉?

尼采的作品許多,如《悲劇的誕生》,《快樂的科學》,《一些不合時宜的考慮》,《品德的譜系》,《權力毅力——重估全部價值的測驗》等等,應該說這些書各有千秋,而個人覺得最精彩最令人形象深入的仍是他的臨終遺著《權力毅力——重估全部價值的測驗》這部書,當然,這部書沒有寫完尼采就瘋了,也許永久都不可能寫完——對人類有史以來的全部文明進行反思、對全部既有價值進行重估無疑是一個十分眾多的工程。但即便是留下來的一些斷章散片也能給後人十分多的啟示和教益,書的含金量並非在於書本的厚薄,尼采的幾段話的思維含金量就就抵得上幾本優秀的作品。有意思的是,權力毅力這本書尼選用多種文字書寫,並囑託妹妹不要宣佈,這較以前的高調出書是個顯著的反差。我想可能是尼采憂慮裡邊的內容“無人能懂”,怕此書被人使用。後來也證明尼采的憂慮並非多餘——希特勒就很多地使用了尼采的學說來點綴自己的政治意圖。

學術界的專家們對此書當然有許多的研討和解說,但我這兒主要想陳述的是自己的瞭解和觀點。許多人說尼采的哲學過分艱深和不流暢難明,其實我覺得他的思維十分“人性化”,有十分稠密的人文情懷,而不象許多思維家專門發明一些貌似深邃的概念,然後在玩弄這些概念,發明一些讓人不可思議的理論。

別的,我解讀的權力毅力是中心編譯出書社出書,由張念東、凌素心翻譯的版別,序號是自己所加,原作品上並沒有序號。

希特勒為何是尼采的腦殘粉?

1.人類怎樣才能被提升到其顯赫情況和權力的高峰呢。考慮這一問題的人首要需要理解,他自己必定要置身於品德之外。由於,從實質看來,品德的意圖與此相反,它要阻止或炸燬那種向著顯赫方向的開展。由於,實際上這種開展會招引很多的人為其效能,致使呈現一種逆流是天然的。弱者、養尊處優者、平庸者必定群起抗拒生命和力的光芒,為此,他們必須對本身作出新的評價,藉以斥責極度充盈的生命,可能的話,炸燬生命。因而,就品德故意制服各類生命而言,它本身就是敵視生命的慣用語。[1888年1月至秋]

解讀:關於品德,特別是基督教品德,尼采一貫頗有微詞,以為品德是弱者“自保”並綁縛強者開展的有利東西,強者為本身的開展需要跨過品德的禁區,而這些禁區是弱者所設置。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強者深陷於品德泥潭中,不得不花費名貴的生命資源與品德作鬥爭,乃至被品德所糟蹋。

可是也不能混為一談,“就品德故意制服各類生命而言,它本身就是敵視生命的慣用語”,但另一方面,品德作為一種軟操控手法,仍是能發揮活躍整合效果的,乃至可以說,品德的設置也是出於安撫天性的需要:激起成員榮耀感和成就感,取得安全感等等。關鍵是社會應將“品德”這一用藥量操控在必定的範圍內。如我國封建時代品德的用藥量明顯有些“超標”,比如三從四德、子不改父道三年者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這些繩子從各個角度對成員進行綁縛,使生命天性遭到糟蹋和戕害,使激情內斂,快感觸抑。而今對品德的廢黜速度又太快,光靠法令、標準等硬性社會操控手法進行整合容易使情面淡漠,缺少凝聚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