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宏:创业板三连阳 坚定“全面性大牛市早已到来了”的信心!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取授权并按照文后转载要求转载,谢谢合作!

今天(1月24日,下同)又是一个值得A股投资者开心的日子,因为市场所有风格的指数都实现了上涨。尤其是创业板,以1763.69点的低位开盘,全天保持持续上涨的强势上攻的态势,最终收盘1813.28点,上涨49.59点,涨幅高达2.57%,成功实现了三连阳。代表主板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涨幅为0.62%,超过了所有大盘风格指数的涨幅,同样实现了三连阳。大盘蓝筹股的走势则显得有些犹豫与乏力,上证50仅上涨了0.12%,沪深300也仅上涨了0.17%。市场风格向中小创转移的趋势逐步开始明朗,而大盘蓝筹股则出现滞涨并开始横盘修整的迹象。

成交量方面,代表中小创的深圳成指(该指数由覆盖了深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500只股票构成,可以视为中小创的代表性指数)今日成交2931亿,较昨日的2394亿大幅增加537亿,增幅高达22.43%。这充分说明中小创成交的活跃性。

中小创成交量的大幅放大与成交的活跃,对于后市的走势意义极大,因为它将带来更加广泛的赚钱效应,激活市场人气,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入场。

李映宏:创业板三连阳 坚定“全面性大牛市早已到来了”的信心!

从我们1月13日(点击左侧标题查看原文)一文开始,我们一直在给大家信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们从2018年开始的大盘走势里,明显地“看到”了国家意志是要让股市走牛的;而在特色体制下,“有形之手”想办成的事,基本上没有办不成的(当然,中长期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

去年“有形之手”强力在煤炭、钢铁、有色等过剩产能上行政化去产能所导致的相关行业和企业利润大幅增长的案例,我们在此就不再说了。我们来说说去年以来“有形之手”在三四线城市去房地产库存上的精彩大手笔吧。

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产能过剩问题,是极为严重的。如果您持续阅读龙门文章的话,您肯定还记得去年2月4日我们发表的原创《回乡偶书:一位民间经济学者对于当前农村、农民、农业的一些另类观察与思考》一文。文章谈到:“近10年来,如果以10年前的老县城边界为限的话,那么10年后,X县的县城基本上已经向四周扩散了约3公里的距离了(谨慎估计)。如果粗略地把县城的扩张看作是一个圆形的扩张的话(10年前该县城的半径大约为3公里,面积约为28平方公里),该县城短短10年内就增加了81平方公里的面积(计算过程在此省略),而这扩张的81平方公里无一例外都是搞的房地产。X县全县人口为46万,其中县城人口约10万。如果该县城10年前的面积是15来平方公里的话,10年后的今天该县城的面积就是接近80平方公里。10来万人住在80万平方公里的高楼上,不是人多,而是楼太多了……S县目前已经建成和在建的房子,恐怕是几十年也消化不完了——除非,S县能培养起巨大的工业产业群体来吸引人口流入;或者,S县能想出某种办法,把全县的农民都集中到县城里面来居住。”

没想到,1年的时间还不到,S县县城的房价居然涨了,而且还是翻番地涨。那么,在我们看来严重过剩、甚至以为过剩到永远都无法去库存的三四线城市的房子为什么突然间就涨价了呢?

李映宏:创业板三连阳 坚定“全面性大牛市早已到来了”的信心!

原因是,“有形之手”通过定向向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贷款2万亿(?),让这些房地产库存严重过剩的城市加大对棚户区的拆迁,而对于被拆迁的居民给予一次性的货币补贴。如此,那些房子已经或即将被拆迁的住户,由于手里有了大把现金,当然也是出于刚需的需要,就必须到城里买房。这一招可真灵,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不但很快被消化掉了,而且房价还出现了疯涨。

我们之所以举上述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个事实:在特色体制下,只要是“有形之手”想办到的事,是一定能办到的。

那么,您知道我国目前最严重的经济、金融问题是什么吗?其中之一就是全社会性的高杠杆。如果不把地球第一的高杠杆降下来,那么国家的金融风险是巨大的,而风险一旦全面爆发,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您就会理解了,为什么近期“一行三会”会密集地发文,整治金融乱象,让监管真正姓“监”,实行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强监管。而强监管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强力降杠杆、尤其是强力降低金融体系的高杠杆。

另外一条大概率上是“只做不说”的降杠杆的战线就是A股市场。我们在1月16日发表的文章

(点击左侧文字查看原文)中明确指出:从股市上进行持续的、大规模的直接性股权性融资,可以达到快速降杠杆的战略目标。

我们在上述文章中指出:降杠杆有三种方式,

其一,偿还债务,大比例降低债务水平;

其二,增加权益类资金的绝对量,使债务比例在债务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相对地降低下来;

三,偿还债务与增加权益类资金比例同时进行。

而持续、大规模强化股市的直接性股权融资功能,增大直接性股权融资规模,就是一条捷径,而且几乎是目前唯一可以利用的最有效的途径。

所以,您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从去年开始,“有形之手”开始了密集地在股市上进行包括IPO在内的、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股权性融资。

李映宏:创业板三连阳 坚定“全面性大牛市早已到来了”的信心!

数据显示,股市在2017年的各类融资,已经在为我国宏观经济的去杠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7年新股IPO规模2237.48亿:截止12月18日,沪深两市已经有425家完成IPO,募集资金总额2237.48亿元;

增发11342亿:截至12月13日,共有492家企业完成再融资,融资规模共计11342亿元;可转债1000亿(可转债最后几乎都100%地转股了,所以可以视为股权性的直接融资):截至目前年内可转债发行规模已达942.31亿元,较去年全年增343.40%,且高于过去三年可转债发行规模的总和。不仅如此,截至上周已有18只可转债完成申购并等待上市,其合计发行规模277.04亿元。此外,另有21只可转债发行已被发审委通过、8只可转债发行获证监会批准,涉及发行规模408.88亿元。上述各类股权性融资加总起来,大约14000亿元左右。

可以说,A股市场从去年开始,已经在降杠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有效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让股市继续发挥任重道远的融资功能,“有形之手”不让它牛起来,市场受得了吗?而我们上文已经告诉您了:在特色体制下,“有形之手”的力量是巨大的。

昨天,终于有位龙门的粉丝告诉我们:他终于“悟道”:让股市牛起来,的确可以起到“降杠杆”的巨大作用,的确是我国经济最大的“供给侧改革”!所以,他说他终于相信:全面性的大牛市,真的来了!

只有站得高,方能看得远。不知您“悟道”没有?(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李映宏:创业板三连阳 坚定“全面性大牛市早已到来了”的信心!



金句分享:

人生有两大悲剧:要么灰心丧气,要么踌躇满志。

——佚名


李映宏,男,独立投资人,财经专栏作家,知名财经类自媒体龙门创始人、首席经济学家。曾任职证券时报主任记者、南方基金机构及养老金部总监、宝盈基金机构业务部总监等职。他曾成功地预测并演绎了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那波牛市的起点和终点;此后,他成功地预测和抓住了以五粮液、云南白药、格力电器、福耀玻璃等为代表的弱周期行业股票的投资机会。发表过上百万字的各类财经专业文章。曾受邀到长江商学院、武大楚商学院等知名机构发表专题演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