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一场,我改了这个习惯

病了一场,我改了这个习惯

今天去医院复查完,终于松了口气——应该不用再跑医院了。

最近病了一场,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却是一个有点意外、又折磨人的病。

六月底的时候去医院拔了颗智齿,拔牙很顺利,不到一分钟就拔出来了。拔完头两天都还行,第三天开始,伤口处和相连的耳朵、下颌骨都开始疼,而且越来越疼,疼到晚上没办法睡觉。

医生说,这是拔牙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伤口感染了,治疗一下就好,让我不要担心。

治疗的过程比较恐怖,虽然打了麻药,但是感受不好,就不详细叙述了。

早上治完就去公司了,到了公司以后就越来越疼,比之前还疼。实在忍受不住又给医生联系,医生说可能是麻药已经过了,伤口肯定会疼,建议吃点止疼药。

吃了止疼药又休息了一会儿,确实就缓解了不少。

然而过了两天,仍然头疼,而且持续低烧。

又联系医生,医生建议再去清洗一次伤口。

因为当时伤口还封着线,也不能打麻药,治疗的时候特别疼也只能忍着。

过了两天去拆线,医生检查完以后说:

奇怪,怎么还没长好?

又清理了一次,填上药。

让过两天再去看。

过两天又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发现情况还是不理想。

然后开始询问我的饮食情况,护理情况,用药情况等等。

基本上护理和用药都没问题,我饮食还算是注意,恢复时期以清淡为主。

后来医生又问了一句:

你经常熬夜吗?

我确实睡得比较晚,因为晚上写东西思路比较清晰,

一般十二点多一点钟睡觉,有时一点多,偶尔两点。

医生说,睡眠太晚可能有影响。和我差不多同一天拔牙的一位女士,刚从国外回来,一开始时差没有倒过来,每天两三点睡觉,她也患上了“干槽症”。

医生又重新治疗了一次,重新填药缝合伤口,说一旦感觉疼就赶快来医院清洗伤口。

这段时间每晚10点就要上床睡觉。

对于一个习惯晚睡的人来说,十点多就必须要睡觉确实挺难的,即便能保证躺在床上,也不能保证睡得着。

病痛是改变一个人的最大动力,这一次我也算是体会到了。

过去曾经尝试改变晚睡的习惯,但没做到。还安慰自己:改变习惯挺难的,你只是普通人而已,还是有点过渡吧,比如先从12点前睡开始.......

但这次为了赶快好起来,每晚十点就躺在床上了。

毫不费力。

一周之后拆线,医生说看起来还恢复得不错。

让一周后再去看看。

从拔牙到第二次拆线,终于听到医生“宣判”,整整过了三个星期。

人总是很难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病了一次才不得不停下来想想哪里做错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生活方式还挺健康的,虽然也知道晚睡有些危害,但没有特别放在心上。

当然,至今我也不完全确定,干槽症那么长时间不愈是不是完全和晚睡有关,但是这次确实吓坏了。

病了一场,我改了这个习惯

好几年前看过一篇文章叫《为啥是我得癌症?》。

这本书的作者叫于娟,曾经是上海复旦大学教师。

于娟本科就读于上海交大,研究生就读于复旦大学,后来去美国留学归国,在复旦任教。

于娟刚工作一年多就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而且是晚期。

那时她的孩子刚出生两年,事业才起步,一切美好就被突如其来的疾病击碎。

于娟确认自己患病后就开始在自己博客上写日记,分析自己如何会患上癌症。

她说:

第一,我没有遗传;

第二,我的体质很好;

第三,我刚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

第四,乳腺癌患者都是45岁以上人群,我那时只有31岁。

我想我之所以患上癌症,肯定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累积的结果。

于娟通过回顾自己的生活,分析了自己患上乳腺癌的原因,其中有个原因就是“睡眠习惯”。

生病期间,我又把这篇文章翻出来看了几遍,感觉很不一样。

几年前看虽然震撼,但是心里也不以为意,甚至也觉得“睡太晚影响身体健康”这事不一定轮到我头上吧?

直到这次生病,才感觉句句都像“警钟”。

今天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劝诫大家要早睡,不要熬夜,生活习惯根深蒂固在一个人的观念中、行为中,我也就刚早睡了两周而已,还是因为在病中不得不早睡,也担心自己好了以后作息习惯又慢慢推晚。

翻了不少文献,比较多的都是建议早睡,但也有一些说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只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就没问题,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是否必须要“早睡”的定论。

不过我也不想再用自己健康做赌注去测试该不该“早睡”这个理论,如无意外,尽量早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