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這句包裝最美的髒話,害了孩子一生

01

最近聽朋友講了一件事情,覺得很感慨。

朋友應邀去一家企業做心理講座,講座結束後,一位員工向他詢問一個問題。

這個員工去年剛當上爸爸,關於怎麼教育孩子,他心裡有一個極大的困惑——

是應該教孩子聽父母的話,少走彎路,還是鼓勵孩子冒險?

這個員工自己曾經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因為聽話,他成長之路看起來確實比同齡人順利。

從小到大,他生活上的事情有母親幫他選,在大學畢業前,他連一件衣服都沒自己買過。

他職業發展一類的大事,則由父親幫他選。

大學畢業找工作那年,他拿到了一家現在看起來很牛的互聯網企業的offer。

他當時很想去,但父親不同意,認為這家企業“不穩定”。

母親也不贊成,覺得他在外地就沒辦法照顧他生活了。

別用這句包裝最美的髒話,害了孩子一生

他已經在那家公司實習了,有一天週末回家,父親找他談話。

父親說:

這種公司不知道那天就倒閉了。還是國企好,雖然看起來收入沒這麼高,但是穩定,而且也不累。

母親說:

這些公司都是私人老闆,肯定讓你當牛做馬,一個人頂幾個人用,要是身體累壞了,你多掙那點錢有什麼用?

他對父母說:

我現在覺得工作還挺開心的,沒什麼不好,我想試幾年。

父親語重心長地說: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我們這幾十年什麼沒見過,當年很牛的私企現在還剩幾家,還是國企穩定,工作又舒服。

我們都是為你好,難道爸爸還會騙你。

父親說,已經託人給他找到一家單位了,他再不回來這個職位別人也留不住。

他心裡也擔憂——萬一以後真的應了父親的話,他豈不是要後悔。

猶豫幾天後,他答應了離職。

別用這句包裝最美的髒話,害了孩子一生

他的收入在當地也算不錯,剛畢業回家父母就給買了房買了車,生活很滋潤。

國企也確實穩定,偶爾加班,總的來說不忙。

但這幾年,他心理漸漸開始“堵得慌”。

他放棄的這家互聯網企業發展越來越好,當時和他一起進入這間公司的還有一個同學,現在年薪接近百萬,而他的工資從畢業到現在,沒有漲多少。

更讓他有點遺憾的是,一線城市這幾年房價暴漲,他很多留在一線城市工作的同學都買了房,現在個人資產翻了好幾倍。

他說,他也不是怨恨父母當初讓自己放棄那份工作回到老家,他現在的生活比周圍很多人好。

但他常有一些懊悔的感覺,會忍不住想:

如果當初沒有聽爸媽的話,他現在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別用這句包裝最美的髒話,害了孩子一生

02

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選擇。

每個人每天都要做很多“決策”,但大部分是小小的決策,比如今天中午吃什麼?坐地鐵還是打車?晚上回家時看電影還是學習?

在我們一生中做出的數萬個決策中,真正影響人生的決策,只有幾十個。

比如選擇職業,與誰結婚,要不要小孩,在哪裡定居,買不買房子,怎麼投資……

這些決策,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人的很多能力都是後天通過無數次訓練才能獲得的,“為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也是一種能力。

很多人在面對人生大事的時候,根本沒有“選擇的能力”。

很多人會把選擇權交到別人手上,或者“跟隨”別人的選擇,從不問自己內心真實想法。

一個連衣服都由媽媽選擇的孩子,在面對人生職業選擇的時候,他有能力選嗎?

只有在敢於為自己選擇負責的情況下,一個人才更可能做出深思熟慮的選擇。

這裡說的“深思熟慮”,是為自己考慮後的深思熟慮。

我想很多父母在替孩子做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未必不是深思熟慮的,但父母都是以自己過往的經驗為基礎,做出判斷。

別用這句包裝最美的髒話,害了孩子一生

父母的經驗有用嗎?

曾經可能是非常有用的,因為每一代人的生活都差不多。

在現代這個更新太快的世界裡,很多“過去的經驗”越來越沒有價值。

10年前,你會相信自己生活根本離不開手機嗎?

10年前,你會想到只要有手機就能購物,出門根本沒必要帶現金銀行卡嗎?

10年前,你能相信汽車、自行車都可以共享嗎?

你過往10年的經驗,在下一個10年裡,會有多少作廢?

如果你的孩子今年才出生,你真的有信心給18年以後的他,選擇一個職業或者一種生活?

面對人生重大決策,父母沒有辦法為孩子做出選擇。

父母能為孩子做的,就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選擇力

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他們可以自己對某些事情做決策時,一定要讓他們為自己的事情做出選擇,為自己選擇負責。

從小到為自己選一件衣服,選一個興趣班,到選一門專業,一份職業,一個伴侶,一種生活方式......

不管是好是壞,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然後從這些後果裡反思,獲得教訓和領悟。

別用這句包裝最美的髒話,害了孩子一生

03

職業選擇會影響到一個人一生的命運,這個選擇必須建立在對自己有深刻了解的基礎上。

選擇一個職業的時候,應該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我的天賦是什麼?

天賦會使得一個人比其他人更擅長做某些事情。

如果你在這個領域有天賦,別人花10分力氣能做出60分的效果,你只要花5分力氣就能做出80分的效果。

第二:我對這個職業感興趣嗎?

興趣會使得一個人自願花時間在某個領域上。

當你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根本不用擔心自己不夠勤奮。

興趣是一個內驅力,它會推著你在這個領域投入很多精力。

第三:我如何利用這個職業,給外界提供更多的價值?

當你可以給外界提供價值的時候,外界也會給你基本等價的回報,比如金錢、名譽、社會關係等等。

當你找到自己有天賦、感興趣的領域,需要考慮:怎樣用這份職業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別用這句包裝最美的髒話,害了孩子一生

有人曾問我:

我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該怎麼辦?

聽到這樣的提問我感覺挺難過的,如果自己都不瞭解自己的天賦和興趣,別人更不會知道。

為什麼一個在世上生活了幾十年的人,對自己的天賦和興趣都不瞭解?

會不會從小到大,總有別人在幫他做選擇?

別人覺得這是對的,他也就停止了思考,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不知都自己喜歡做什麼,從沒觸碰到真實的自己,很少獲得瞭解自己的機會……

記得曾看到一篇文章裡有這樣一句話:“為你好”三個字,是世界上包裝得最好的髒話。

如果父母總用“為你好”左右孩子的選擇,也就漸漸剝奪了他們選擇的能力。

也許養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替他們去選擇,而是引導他們去發現自己的天賦、興趣、性格、喜好。

最終選擇什麼職業,過什麼生活,相信他們會做出最好的選擇。

作者簡介:小樓老師,擅長兒童發展心理學、婚姻家庭治療領域。個人公眾號:小樓老師心理課(ID:xiaolouxinli), 分享心理學知識在婚姻家庭、兒童發展中的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