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棒棒:最真实最残忍最高分的纪录片,人物分析篇-何苦

无意在一个新闻报到上看到一段这部纪录片的片段,片段的画面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画面是一位棒棒蹲在雨中的哭泣,因为我也是一个乡下人,所以很有感触,于是我迅速的找到了片名。晚上九点开始看,没有停歇没有快进,一口气看完13集了。这种基于现实生活展现底层工作者的纪录片,反应的是最真实的生活,站在导演的角度你会看到很多,站在自己的角度同样你会看到很多。

纪录片的开始吸引了我,是一位正团级专业的军官,自述自己去体验山城的棒棒经历,从此走进一个名叫自力巷53号的地方,跟一群形形色色的底层工作者在一起当了一年多棒棒的工作经历。根据不同人物的经历与发展,描述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进而对生活对生存做了阐述,能够看到导演想要深入表达的那层东西,能够看到那种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呐喊

“棒棒”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陌生,可能只在老一辈的脑海中有记忆,我印象中的棒棒最早是在一个电视剧《山城棒棒军》中知道的,几十年过去了“棒棒”这个词语已经慢慢的在我们记忆中遗忘。

过了一二十年,一位正团级专业军官再次把棒棒的生活展现给了我们,去重庆当棒棒,拜棒棒为师,体验棒棒军的生活,这就是“最后的棒棒”导演——何苦

最后的棒棒:最真实最残忍最高分的纪录片,人物分析篇-何苦

导演何苦

18岁那年,何苦参了军,在部队努力奋斗,刻苦学习,在机关的主要工作是报道员。他将军营里涌现的典型事迹整理后,向各大媒体投稿。由于文笔较好,很快,何苦就从士兵提拔成正团职干部。

最后的棒棒:最真实最残忍最高分的纪录片,人物分析篇-何苦

当时由于工作在重庆待了一段时间,何苦对当地的棒棒军有特殊情感。何苦觉得重庆的发展离不开棒棒,离不开他们肩上的一根木棍两根绳子,如今重庆腾飞了,他们却老了。于是何苦想用记录片的形式去记录棒棒军最后的职业生涯,这是导演何苦拍摄《最后的棒棒》的初衷。

最后的棒棒:最真实最残忍最高分的纪录片,人物分析篇-何苦

拍摄的内容确定了,人物也确定了,接下来怎么拍也是个难题。何苦只是个转业军人,资金人员等问题成了他眼下的难题。他不能像大导演那样可以挥金如土,不可能像冯小刚一样,为拍《芳华》,让一群演员集中培训几个月。何苦最终选择了最直接的方法,自己亲身投入到棒棒军当中,用自己的行动体验去记录一个职业。

最后的棒棒:最真实最残忍最高分的纪录片,人物分析篇-何苦

由于自己要真实投入到棒棒军中,何苦还叫了一个他的朋友来帮忙拍摄,他不需要拍摄者有太多花哨的技巧,他只需要能把棒棒军生活真实记录下来就好。于是何苦用一根木棒,两根绳子,一台摄像机记录下了“最后的棒棒”

事先何苦已经跟老黄沟通过于,就有了后面的拜老黄为师,开始了自己的棒棒生涯。

最后的棒棒:最真实最残忍最高分的纪录片,人物分析篇-何苦

《最后的棒棒》,讲述了一群租住在重庆解放碑自力巷53号的棒棒军的日常。在棒棒大军里,有形形色色的棒棒,为了帮女儿还房贷的老黄,被一个女人两个小偷左右命运的老杭,年轻的时候被混混致残的赌神河南,为了60岁而转运的老甘,好心的房东大石……在自力巷53号,每个人都有必须当棒棒的理由。

最后的棒棒:最真实最残忍最高分的纪录片,人物分析篇-何苦

棒棒军,这个社会底层人群,被何苦用镜头记录得真实而残忍。他们有人可以为挣20元用手掏便池,有的会花重金,为身体健康的自己提前备好棺材。乞丐的棒棒用来乞讨,而他们的棒棒用来生活。棒棒军,这样一个靠双手挣钱的职业,却被人用有色眼镜蔑视着,没得到应有的尊重。

最后的棒棒:最真实最残忍最高分的纪录片,人物分析篇-何苦

而何苦拍这部《最后的棒棒》,不单单只是为了去体验棒棒,记录棒棒,更多的是让所有人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美好,珍惜现在。坚信着大寒过后就是立春。

最后的棒棒:最真实最残忍最高分的纪录片,人物分析篇-何苦

《最后的棒棒》值得我们去深思,值得我们去体会,值得我们一看

——激情九零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