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了三五斗》的萬盛米行|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蘇州古鎮甪直的有名,有時候好像就是關於米的事情,這在原則上不得不歸功於葉聖陶先生,他的《多收了三五斗》曾經是中學語文的課文,選節在小學語文課本上也有。萬盛米行因之家喻戶曉。

《多收了三五斗》的萬盛米行|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上個世紀的30年代初,當時上海人一般吃的是安南米、暹邏米以及美國麵粉和澳洲麵粉,使廣大產米區失去了銷納的場所。彼時連年的災荒,農村中本來已就十室九空哀鴻遍野;同時,洋米輸入,其富人仍然可以穀食饒足,廩囷不空,口腹不飢。

好不容易,1932年邀天之幸,各地糧食豐收,可是糧價大跌,農民的貧困反而愈加深重,放下禾鐮,沒有飯吃。甚而至於,有許多田地因為糧價太慘簡直沒有人去收穫,恐怕收起了反而賠累。

小說《多收了三五斗》從河埠頭的萬盛米行糶米到街上購物,不同的處所,不同的場景,反映的正是當時的社會現象,講述了舊中國穀賤傷農農民豐收反成災的悲慘命運。也因此讓我們在很小的年紀就對“鋤禾日當午,粒粒皆辛苦”的稻米多了一份珍惜的情感。

《多收了三五斗》的萬盛米行|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小說一開場就是:“萬盛米行的河埠頭,橫七豎八停泊著鄉村裡出來的敞口船。船裡裝載的是新米,把船身壓得很低。齊船舷的菜葉和垃圾給白膩的泡沫包圍著,一漾一漾地,填沒了這船和那船之間的空隙。河埠上去是僅容兩三個人並排走的街道。萬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邊。朝晨的太陽光從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來,光柱子落在櫃檯外面晃動著的幾頂舊氈帽上。”

《多收了三五斗》的萬盛米行|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現在的萬盛米行是1998年開發古鎮旅遊籌資改造的,三開間門面的屋簷下懸掛著“萬盛米行”的金字招牌,店鋪內設有收售糧食的櫃檯,上掛“萬商雲集”牌子。店鋪後是寬敞的石槔大院,穿過院子是“耒耜堂”,堂內陳列著江南舊式稻作農具和加工穀米的器具,讓人多留了幾分農耕社會的感官印象。

《多收了三五斗》的萬盛米行|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而這個大名鼎鼎的萬盛米行的原型其實是南市河西岸100米遠處的萬成恆米行,地處甪直古鎮南大門,從南塘港北行進南大橋,或從鎮西東行過衙門浜橋,就是開闊的河埠頭。這是始於民國初年的老字號店鋪,由鎮上沈、範兩家富商合夥經營後轉殷家。米行規模宏大,有存放米食的廒間近百,是當時吳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大米行,理所當然就是甪直及周圍10多個鄉鎮的糧食集散中心。

《多收了三五斗》的萬盛米行|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米行的格局為“前店後場”,前面是做買賣的店鋪,後面是大米加工的工場和儲存糧食的廒倉。米行的河埠頭當地方言叫“河灘頭”,其實就是裝卸穀米的碼頭。一旦新谷登場,這裡舟船彙集,就會出現小說中所描繪的熱鬧場面。解放後,萬成恆米行和所有其他米行一樣,都被改造為當地糧管所的糧食收購站和糧食倉庫,一直承擔著為國家收購甪直地區農村的夏糧小麥和秋糧稻穀的任務。一直要到上個世紀90年代末,地方糧管所的糧食收購和居民糧食供應都走向了市場化,這個傳說中的“萬盛米行”才從此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但是葉聖陶的小說讓它成為了永久的記憶,也讓我們在每天習以為常的一日三餐時對稻米有了一份別樣的情感。

《多收了三五斗》的萬盛米行|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