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天一集團紅旗紡織,織布機的江湖

青島天一集團紅旗紡織,織布機的江湖

青島天一集團紅旗紡織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旗紡機)是青島天一集團眾多子公司中的一個,也是集團重點發展的支柱型產業。

2004年紅旗紡機成立之初,面臨著種種問題:紡織機械專業化程度高,產業鏈長,配套技術和環節多,行業技術壁壘高,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這其中,織布機又是紡織機械中的關鍵設備之一。換句話說,這個行業的護城河深,門檻高,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無他,唯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好在有一些技術外援可以借力。企業成立之初,紅旗紡機即和青島大學聯合成立了“紅旗紡機研究所”,兩年後,又和西安工程大學簽定了聯合建立“新型紡織機械研發中心”的合作協議,並引進其“紡織材料實驗室”,落成國內第一家噴氣織機動態檢測實驗室。

正如紅旗紡機開山元老齊立民所說“當時真的是從零開始,有整整五年時間,每天都在開發研究(紡機)這個產品。產業配套也不成熟,基礎這塊要薄弱多了。”他在公司成立之初,帶領團隊挑起技術攻關的擔子,成功研製出噴氣織布機和粗紗機兩款主打產品。

誰能想到,攻克了產品的難關,即將迎接市場檢驗的時候,又冒出了新的問題。紡機行業的買家對銷售的專業性要求非常高,複雜的技術配置、參數對沒有行業積累的普通銷售來說,如同無字天書。機械製造企業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懂銷售的很多,懂技術的銷售太少。2010年,埋頭研究技術的齊立民被領導叫去談話,技術團隊已經成了氣候,銷售那裡需要懂技術的人。於是,齊立民離開技術部,從零開始地幹起了銷售。彼時,正好趕上南通紡織業的繁榮,紅旗紡機抓住機會在國內市場歷練成熟。

放眼國際環境,伴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長和消費需求的升級,發展中國家正慢慢成為纖維消費增長的主力。目前,我國紡織機械主要銷往印度、孟加拉、越南、烏克蘭、印尼、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埃及等國,這些國家裝機量不斷擴張,且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紅旗紡機開啟了邁出國門的進程,成為最早一批開拓國外市場的紡機企業。齊立民被委以重任,開拓紡機國外市場。他本著定位品牌、立足品質、服務優質的敬業精神,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HQF”噴氣織布機、噴水織布機在印度等國市場的知名度如同大眾汽車在中國。

在齊立民的張羅下,國內外業務開展得如火如荼。儘管如此,熱衷於技術改進的齊立民還是沒有忘了他的老本行。無論是參加國外專業展會,還是受客戶邀請前往其車間參觀,只要一有機會,他都不會放過觀摩研究同行和對手的機會。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碰到一些值得借鑑舉一反三之處,齊立民總往技術部跑,與往日的戰友們互通有無。

於是,外有齊立民帶領一眾技術員集眾家之所長,內有產學研一體專業團隊通力合作,紅旗紡機在技術創新上可謂碩果累累,一邊及時跟進客戶的技術需求,在技術創新上不斷推陳出新,一邊多次填補國內、國際的行業技術空白,交出了青島天一集團技術創新方面最傲人的成績單:2008年成功研製出國內第一臺超寬幅噴氣織機;2009年推出國內第一臺上下雙重織軸噴氣織機;2010年推出國內第一臺超過1200/分鐘的高速噴氣織機;2011年推出國內第一臺折入邊噴氣織機;2013年研發出國際第一臺絞織專用噴氣織機,同年粗紗機與細紗機的自動聯接系統試驗成功;2016年推出國際第一臺460CM型超寬幅噴氣織機,並在中國國際紡機展會上大放異彩。幾年來,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項,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在國內紡機的織布機行業,無論技術還是規模,紅旗紡機都是行業帶頭大哥一樣的存在。“在全國來說,保守點能算前二名,不過同行們都很謙虛,所以咱們也能拿第一名。”銷售工程師齊立民笑得特別實在,技術的嚴謹與銷售的外向在他身上達成了奇妙的和諧。在自我定位上,嚴謹似乎佔了上風,即使幹起了銷售的活,他說話仍舊不喜歡帶水分。

全球紡織業產能正逐步向亞洲,尤其是中國遷徙,中國的相對優勢日益凸顯:1)臨近棉花產地,全球6 大產棉國,除美國、巴西外,其餘的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均位於亞洲;2)人力成本低,亞洲除日韓外普遍為發展中國家,人工成本相對較低,效率高;3)政策支持力度大。

中國雖已逐漸成為全球紡織大國,機械行業發展成熟,競爭充分,但是紡織機械的設計環節多,對應的機械技術條件差異大,行業內仍舊存在配套不成熟的短板。即使已經形成自己的優勢產品,想要做大做強,有些地方還不得不受制於人。

齊立民給筆者舉了個例子,由於紅旗紡機技術先進,質量過硬,在國外市場供不應求,但是想要擴大產能消化訂單卻難上加難,為什麼呢?因為織布機有一個關鍵配件叫做電磁閥,為了保證質量,紅旗紡機一直採購日本的SMC電磁閥。當SMC的產能跟不上紅旗紡機擴張的節奏時,織布機就生產不出來。齊立民談到此處嘆了一口氣,期間不是沒有給過國產電磁閥機會,只是嘗試起來一直失敗,誰也不敢拿產品質量冒險。“其實我們跟中興面臨一樣的困境,只不過他們是因為貿易摩擦,我們是產能導致的,究其原因,都是核心配件供應可供選擇範圍太小。”

好在中國近些年在推行產業升級,《中國製造2025》白皮書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發展高科技產業,提升工業製造業的硬實力。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擺脫被動局面。就像紅旗紡機一樣,屹立於織布機的江湖。

(文_劉豔林,本文刊於《焦點視界》外貿雜誌第60期,謝絕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