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出版高峰论坛|柳斌杰等支招出版业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南方出版高峰论坛|柳斌杰等支招出版业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南方出版高峰论坛(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在南方出版高峰论坛强调

推动出版业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作为南国书香节的特色品牌活动,8月11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联合承办的南方出版高峰论坛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强调,新时代要求出版人要以高度的使命感,担当时代重任,全力发展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的中国出版业,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出版基础,孕育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柳斌杰强调,出版业必须要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发展,这是新时代从世界出版大国迈向世界出版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出版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国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建设文化强国、适应全球竞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转折和革命性变化。

谈及出版业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内涵,柳斌杰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高品位的出版产品,就是能惠及当代、传之后世的经典作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具有穿越时空的科学和文化价值。二是出版业的高质量表现为出版工作、出版产品、出版企业、出版产业、出版服务、出版人才等方面的高质量。三是出版业的高效益表现为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效益统一起来,多策划、生产高品位高质量的双效产品,实现两个效益双提升。

柳斌杰说,推动中国出版业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既要着眼印刷出版、电子出版、数字出版、大数据出版、智能出版等5种业态交叉融合、内在竞争的发展态势,重构中国现代出版业体系;更要推动落实出版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柳斌杰强调,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是新时代的特定要求,出版人更要有新作为,以强烈的责任担当,通过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推动融合发展、加强技术能力建设、提高内容创新能力、加大优秀出版物的传播力度和培养高端人才,集全行业之力,打造“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制作精良”的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的出版产品,服务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白洁,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广东省出版集团总经理杜传贵等出席论坛并致辞。柳斌杰及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董事长王桂科,中国出版协会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学谦,中信出版集团董事长王斌,译林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顾爱彬,喜马拉雅FM副总裁姜峰等6位国内出版界有影响力的嘉宾,就“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新形势下出版人的使命担当”主题,探讨了新时代出版企业如何处理好出版单位的经济利益和文化使命的关系,处理好占领市场与引导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满足多样性与弘扬主流价值的关系等问题,引发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王桂科认为,出版人的职业使命是做“文化守望者,知识摆渡人”;出版人的素质要求是“政治家的头脑,文化人的情怀,生意人的眼光”。李学谦表示,新时代要求少儿出版把握好自身的战略定位;少儿出版要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努力推动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充分发挥走出去的市场主体作用,并建设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少儿出版队伍。在王斌看来:“社会责任和国家战略将替代市场的单一驱动,成为品牌的新内涵(智权时代、大国博弈、全球视野)。”“从市场选择转向内容导向。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成为首要。”“效率不再代表一切。流量会被好故事驱动、价值吸引。”“规模将让位于创意和影响力。”“全要素的竞争,但最终是内容为王。”顾爱彬坦言,做出版,最终目的就是出精品好书,传播优秀文化;出版要有长远规划,出版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有坚定的、正确的出版思想、出版理想、出版梦想和出版方向;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目标和经营思路;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冷静观察并正确判断行业的发展变化,描画企业发展蓝图。姜峰则通过喜马拉雅FM实践告诉大家,“听”让出版与阅读有了更多的可能,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内容传播的新可能。

来自广东出版界的近百名出版从业人员与会。(王坤宁 李婧璇)

专家献计出版业如何高品位、

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当下,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出版业改革奋进的新议题。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南方出版高峰论坛8月11日在广州举行。论坛以“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新形势下出版人的使命担当”为主题,按照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探讨中国出版业如何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以推进整个行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南国书香节重要的品牌活动,南方出版高峰论坛一直响应国家政策方针,关注行业动向。本次论坛上,嘉宾们围绕主题探讨新时代下出版企业如何处理好经济利益和文化使命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占领市场与引导市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满足多样性与弘扬主流价值的关系。

出版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表示,作为与经济、政治、文化、民生密切相关的出版业,应与国家发展的核心任务相呼应,迈上由数量规模型转变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轨道。他认为,出版业讲究“双效统一”,所以出版业从业者要将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三者相结合,真正反映当前出版业的发展水平。

同时他就这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如出版业的高品位,要求出版业担当起提升文化品位的责任,选择文化品位高的作品出版;出版业的高质量,要求从业者在出版工作、出版产品、出版企业、出版产业、出版服务、出版人才等6个方面下足功夫;而出版业的高效益,则要求行业把政策导向和市场效益相统一,多出精品力作。

出版业高质量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柳斌杰认为,出版业要在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推动融合发展、加强技术能力建设、加强高水平内容创新、加强优秀出版物的传播力度、重点培养高端人才等6个方面深入发展。同时他表示,当前中国现代出版业态已经发生了大变化,呈现出印刷出版、电子出版、数字出版、大数据出版、智能出版等5种业态交叉互融、同步渗透、各具优势、内在竞争的态势。这需要行业摒弃单一印刷出版的生产、市场、管理体系,而要构建容纳多种业态的现代出版体系,“行业要打通分割各种业态的壁垒和障碍,把这些业态汇聚在一个产业链条,把原来各自形成的产业环变成出版产业各环紧密衔接的产业链。这需要顶层设计、总体规划,从法规、政策、制度、体制、机制、技术、平台、渠道、市场、标准等10个方面协调推进,共建共享,为出版业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提供软硬环境”。

“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马国仓在致辞时引用著名出版人陆费逵的这句话并认为,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路上离不开出版业这个小行业的智力支撑大作用,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出版业,无论是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还是发挥智力作用、服务于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需要出版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既是对当下出版业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出版人的使命担当。

马国仓表示,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这种压力具有双重性,也可以转化成发展的动力,这需要出版从业者紧跟新时代,用改革创新之路化压力为动力。“这需要出版单位和出版人通过进一步转变体制机制,真正破除阻碍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障碍。具体点讲就是三个方面:一是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白洁认为,多出传世精品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体现,为此她提出了4点建议:一是要挖掘和抓住高端作者,形成优质作家资源库。二是要坚持读者至上,紧贴当下的生活,找准阅读市场的需求。三是要精细打磨,以工匠精神出良心书。四是要培育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全面提高出版社的策划和组稿能力。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董事长王桂科认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离不开出版人的责任担当,“出版人的职责就是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把握时代的脉搏,多出好书,用出版反映时代精神”。他表示,广东出版人将用岭南精神,挖掘大湾区“9+2”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岭南文化的新高地。

新时代发展赋予出版业新机遇

新时期,出版业也面临新的要求与挑战,这就要出版人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以“双效统一”的思路引领行业迈上一个新台阶。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表示,新时代需要少儿出版人走出发展新的路子,为此他提出了3点建议:少儿出版要把握好自身的战略定位,少儿出版应在打牢少年儿童自信的根基上有更大作为,少儿出版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于未来少儿出版业的发展,他说:“第一,少儿出版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作为少儿出版的根本任务。第二,要以需求为导向来调整优化出版产品结构。第三,要走融合发展之路,应用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出版流程。第四,要建设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少儿出版队伍。”

译林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顾爱彬理解当下行业所面临的压力,但是他觉得整个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他认为,当前纸质出版总的体量虽然不会有大的增长,但就单体出版单位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强者越强,优者越优。优质内容资源、市场资源就会向这些强者倾斜,这种趋势其实已经出现。

从经济体量上来看,出版业是一个小产业,但是以文化贡献衡量,出版却是一个重要的大产业,为此顾爱彬表示:“出版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做出版最终目的就是出精品好书,传播优秀文化。所以出版人要长远规划,站在战略的高度,冷静观察并正确判断行业的发展变化,描绘企业发展蓝图。”

面对移动阅读、知识付费给出版行业带来的挑战,顾爱彬认为,这些只是新的内容载体,并不会对纸质出版产生颠覆性影响。而当前对于网店价格战、纸张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给出版业带来的压力,他认为这些都是暂时的。“面对挑战我们需顺势而为,积极推进出版融合发展。面对一时的困难,我们要坚信随着业态的调整改革发展,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出版业走融合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广东省出版集团总经理杜传贵认为,在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的冲击下,传统出版人应该放慢脚步,来思索发展前路,应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构建新的出版体系等问题上多加思考,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中信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斌表示,新的经济模式不断冲击当前出版业的盈利体系,因此出版人要表现出要积极、努力的开放姿态,“首先我们应该提高政治站位,努力把握那些不变的文化传承要素;其次我们要把握历史趋势,与国家部署同步;最后就是我们要不断更新理解,准确把握这个行业的特点,了解它复杂的一面”。

现在出版业虽面临冲击,但王斌觉得当前仍然是传统出版的好时代,“首先阅读的社会价值认知较高,对读书的价值认知是我们这个时代出版人的幸事。其次就是大家对阅读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个国家的知识资本在不断积累”。

同时他表示,出版业的版权制度保证了行业利益分配体系,而定价机制保证出版业产业链条的完整,所以整个行业具有稳定性和抗压性。但他同时认为,从业者不应该就此放松警惕,而是要走融合发展之路。“我觉得出版从业者应该注意4点变化:第一,流量价值已经开始向价值驱动转换,这是我们的机会;第二,粉丝经济的引领变成了关键意见领袖或是作者的引领;第三,浅阅读已经进入了深度的创作;第四,所谓的圈层营销要变成一种会员模式。融媒体的创新也有一个新的内容产生的机制,当然最后真正争夺的是价值和影响力。”

作为行业的“搅局者”和合作者,喜马拉雅FM副总裁姜峰分享平台成功的秘诀,探讨了出版最新融合之路。他认为喜马拉雅的融合发展其实把握了四大生态的平衡,“第一个是传统内容与互联网内容的平衡,第二个是自制内容与用户生产内容、专业生产内容的平衡,第三个是用户体验与广告收入的平衡,第四个是内部生态与智能生态圈的平衡,这四大平衡是喜马拉雅稳定发展的动力”。(张君成 王坤宁 李婧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