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川黔渝發展 儘快啓動瀘州至遵義鐵路建設

瀘州至遵義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的重要區域連接線,該路段將四川省、重慶市和貴州省涉及的黔中經濟區、成渝經濟區進行了有效的串聯,同時也是貫穿烏蒙山貧困地區北部的一條重要的鐵路大通道,項目的建設將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為此,遵義市與瀘州市共同委託鐵二院完成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2017年12月18日-21日,北京華協交通諮詢有限公司在遵義組織召開了瀘州至遵義鐵路預可研評審會議,評審專家組一致通過項目預可研審查,認為項目按照高速鐵路標準建設可行,項目選線方案合理,技術標準及投資估算科學。在貴州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徐光華、廖朝林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儘快啟動瀘州至遵義鐵路建設工作的建議》。針對瀘州至遵義鐵路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徐光華、廖朝林委員在提案中建議——

著眼川黔渝發展 儘快啟動瀘州至遵義鐵路建設

記者 顧 娜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瀘州至遵義鐵路起於瀘州市,經赤水市、習水縣、仁懷市,止於遵義市,接遵義站,路線正線全長241.043公里,其中,四川省境內54.125公里,貴州省境內186.918公里,預估算總投資351.11億元,1.4566億元/公里,靜態投資328.15億元,遵義境內總投資約272.26億元。全線共設置站點7個,分別為瀘州、瀘州南、赤水、習水、仁懷、毛石、遵義(原遵義東站)。路線按照客運專線標準設計,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雙線,正線線間距5米,最大坡度20‰,最小曲線半徑7000。

徐光華、廖朝林委員指出,首先,建設瀘州至遵義鐵路是區域高鐵路網的重要補充,是有效聯通西部地區與東南沿海地區的重要通道。區域內現有交通方式中,既有的內昆鐵路、渝黔鐵路由於承擔四川地區南出貨流,速度低,客運能力和客運服務水平均不能滿足旅客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鐵路運輸的需要。既有四川至貴州間高速公路在運價、安全性、舒適性、時效性等方面,較同等運距的高速鐵路有較大差距,難以滿足區域內部客貨流安全、快速、便捷的出行需求。本項目建設後,將成為聯繫京昆、西(蘭)廣、包海三大高速鐵路主通道區域連接線,與區域內在建的成自宜、自瀘和規劃的渝黔高鐵共同構成大區域通過四川南向通往北部灣、珠三角等地的快速客運通道,是完善西部地區快速鐵路網,提升鐵路網質量,解決西南地區內部及與華南地區通道運輸能力長期緊張狀況的重要舉措,從而大幅度提高鐵路運輸服務水平,優化區域鐵路網布局。同時,瀘州至遵義客運專線還是成都連接黔中經濟區的最便捷的通道,是成渝經濟區和黔中經濟區有效融合的重要通道,項目的建設可以實現成都、重慶和貴陽的多通道互通、多通道串聯的目標,可以進一步增加區域融合,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其次,建設瀘州至遵義鐵路是促進成渝經濟區和黔中經濟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瀘遵鐵路項目地處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重要區域,吸引區內四川瀘州和貴州遵義地區,均屬於西部山區和革命老區,沿線地區經濟欠發達,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本項目的建設可大為改善沿線地區交通狀況,不僅可實現將成渝—黔中兩大核心經濟區的直接相連,還將形成我國西南、西北至北部灣、珠三角地區的一條高速客運的便捷通道,可促使長江上游地區間內部交流更加通暢,進一步縮短四川及西北地區與貴州、廣西、廣東等地的時空距離,使長江上游地區連接華南的區位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對促進區域經濟合作,加快城市發展和城鎮化建設,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推動沿線革命老區扶貧脫困和經濟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項目沿線旅遊資源豐富,分佈有世界遺產丹霞赤水,國酒文化體驗帶,鰼部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四渡赤水紅色文化旅遊區等眾多風景名勝區。本項目建成後,有利於整合區域旅遊資源,串聯眾多世界級旅遊景區,形成川黔地區極具魅力的黃金旅遊帶,促進旅遊業為引領的第三產業發展,有效的實現區域脫貧攻堅目標。

徐光華、廖朝林委員還認為,建設瀘州至遵義鐵路是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及治理的有利措施。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脆弱,地質地形條件複雜,目前該區域內沿河流方向已建成高速通道1條、普通國道和普通通道1條,可基本滿足沿線人民群眾日常生產和生活所需,隨著區域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區域出行需求的不斷增大,當前的公路通道已越來越不適應發展需要,尤其是節假日等特殊節點,急需建設一條高速公路或高速鐵路用以解決沿線發展需要。與高速公路相比,高速鐵路具有用地省、對地表生態破壞少等特點,具有更大的客運能力,可以與現有的公路通道形成有效的銜接和有機的整合。在經濟社會發展必需建設的基礎上,實現影響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為此,徐光華、廖朝林委員建議,我省鐵建辦牽頭主動對接四川省鐵建辦,共同爭取國家發改委和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支持,將項目作為“十三五”中期評估調整項目,按照客運專線鐵路加快建設,爭取項目在2018年內開工建設。確保遵義市更加緊密融入成渝經濟圈,率先進軍長江經濟帶,加快形成川黔渝發展共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