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老級車企,曾靠「面的」紅遍全國,現成累贅1元甩賣

一家汽車企業竟被標價1元拋售,這事放以前簡直是天方夜譚。如今,這出戏劇性的故事卻發生在眼前。近日一汽夏利發佈公告,以不低於1元的價格對外轉讓全資子公司天津一汽華利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華利汽車已有50餘年歷史,稱得上是中國元老級車企之一,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地步了呢?今天,車少就來談一談熟悉而又陌生的華利汽車。

中國元老級車企,曾靠“面的”紅遍全國,現成累贅1元甩賣

說起華利汽車,想必不少年輕朋友可能一臉茫然。但是對於70後、80後等老一輩朋友來說,華利汽車可是叱吒風雲的“出租車霸王”。1965年,華利汽車前身天津汽車製造廠成立,並於1983年被國家正式確定為首批微型汽車生產基地。當時國內汽車製造技術十分匱乏,對於微型汽車更是一無所知,於是天汽組建了一支考察團隊,前往日本展開市場調研工作。

中國元老級車企,曾靠“面的”紅遍全國,現成累贅1元甩賣

最終,考察團將善於生產小型車的日本大發汽車定為合作目標,併成功引進了大發Hijet 850微面和大發Charade轎車。1984年天汽正式與大發汽車簽署了技術轉讓協議,同時給兩款車型取了中文名,Hijet改名“華利”,Charade則叫“夏利”,合起來有“華夏得利”的意思。雖說成功引進了技術,但華利汽車生產並不順暢。由於生產條件限制,最初兩三個月裡只有8名工人參與裝配,生產了幾十輛華利新車。還好經過三年發展,零部件國產化率提升至85%,年產量也達到了2萬輛。

中國元老級車企,曾靠“面的”紅遍全國,現成累贅1元甩賣

華利微面車身尺寸長寬高為3195mm×1395mm×1660mm,軸距為1820mm。搭載了排量為843ml的三缸發動機,最大功率40馬力,最大扭矩59牛·米,裝備4速手動變速箱,整車質量為760kg。其實論技術華利微面並不先進,但它既能拉貨又能載人,皮實耐用經濟省油,再加小巧的車身能夠在城市街道中穿梭自如,華利微面立即得到了市場,尤其是出租車行業的認可。

中國元老級車企,曾靠“面的”紅遍全國,現成累贅1元甩賣

1987年,天津街頭出現了第一輛華利黃“面的”,隨後北京等地出租車也開始被華利微面取代。到1992年,北京已經有3萬輛華利出租車。銷售旺盛的華利微面也因天汽產能受限,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以至於出廠價2.8萬元的華利微面,被車販子炒到5.2萬元的天價。然而好景不長,幾年後華利汽車卻開始走下坡路。

中國元老級車企,曾靠“面的”紅遍全國,現成累贅1元甩賣

上世紀90年代後期,我國汽車政策開始重點扶持轎車生產,華利微面逐漸被夏利轎車取代,出租車市場也轉變成“一片夕陽紅”。2001年華利微面正式停產,華利汽車就此走向衰亡之路。微面被淘汰後,華利汽車又參照大發Move微型MPV的車型技術,投產了新車幸福使者。不過MPV也沒能得到市場認可,於是華利汽車開始倒騰其他車型。2003年,一汽華利又引入國產了大發的小型SUV“達路·特銳”車型。當時這款車由一汽豐田負責銷售,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中國元老級車企,曾靠“面的”紅遍全國,現成累贅1元甩賣

2007年,華利汽車停產所有車型,並於隔年被天津一汽以30萬元收購,成為一汽集團旗下唯一的一家微型特色乘用車生產基地。可能是因為一汽整體業績低迷,轉型為生產基地的華利汽車依然處於年年虧損的狀態。今年初,天津一汽華利汽車有限公司更是因為業績低迷,登上了工信部“勸退”名單。

中國元老級車企,曾靠“面的”紅遍全國,現成累贅1元甩賣

如今,華利汽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累贅,自身難保的一汽夏利也只能拋售甩掉。當然,收購華利汽車還有附加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受讓方還必須償還一汽華利汽車不低於8億元的欠款,可千萬別以為1元錢真能買下它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