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跨年演講摔跤:世界正悄悄獎勵有目標感的人

▲ 點擊關注“自客”,每天進步一點點

羅振宇跨年演講摔跤:世界正悄悄獎勵有目標感的人

-1-

2018年1月1日凌晨,羅振宇“時間的朋友”2017跨年演講落幕。今天不談這場長達4個小時的腦洞風暴如何燒腦,我更想跟大家聊聊的是關於這場晚會的一個幕後插曲。

羅胖在今天60s的語音推文裡特意提到了這個細節。他說他在第二部分演講結束的間歇,從臺上走下來,腳底一滑,摔了一跤。

從現場視頻看,羅胖的這一跤其實摔的不輕。

但隨後,他走上舞臺侃侃而談的神態瞞過了所有人的眼睛,誰能猜到就在前2分鐘前羅胖還是個驚慌失措的表情包呢?

事後,羅胖回顧說,摔倒的瞬間首先想的竟然不是摔疼了沒有,而是眼鏡、褲子摔壞了沒有。對此他的解釋是:

間歇只有兩分鐘,轉眼就要上臺。人摔疼了,可以忍著繼續講,但是眼鏡只有一副,褲子只有一條,只有這兩件事會影響馬上上臺的形象。

羅胖說他跟大家分享這個小細節,其實並不是訴苦,而是想說:什麼叫做事的狀態。

真正做事的人,是不關心感受的,包括自己的感受,他只關心達成目標的條件和方法。這就是做事的狀態。

在這裡,羅胖給我們上的是一堂關於“目標感”的課。

羅振宇跨年演講摔跤:世界正悄悄獎勵有目標感的人

-2-

強者只談目標,弱者才談感受。目標感強的人,從不會輕易被情緒左右,不然中途掉鏈子,結果就會很難看。

還記得前不久奚夢瑤在上海維秘秀上的“意外摔倒”事件嗎?摔倒後的她,在地上坐了半天:整理頭飾,撥頭髮,撩裙紗。直到後面另一位模特走上前扶她,才慢慢的站起來。全程耗時大概十秒

站定之後,她明顯也已自我放棄。邊走邊全程尬笑,含胸駝背,氣場全無。作為一名經久沙場的國際超模而言,此刻的專業能力基本為零。

羅振宇跨年演講摔跤:世界正悄悄獎勵有目標感的人

究其原因,是奚夢瑤過於注重自我的尷尬感受,導致忽略了目標的執行進度,這種行為導致的後果不僅僅是自身的困窘處境,更影響的是整個維秘走秀團隊節奏的把控。

因此我們明白,一個目標感差的人,本質上並不是缺目標,而是無法排除情緒性感受對自己的影響。

我們再來回看羅振宇,他難道不會因為在眾人面前突然摔倒而感到尷尬嗎?我相信,也會。但我更相信,他會很好且迅速地處理這種偶然事件對情緒造成的影響。

因為,他清楚,他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也清楚後果是什麼。中途失敗,等於自我放棄,對於一個目標感強的人而言,這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真正“做事的狀態感”,是沉浸目標是否達成而非情緒是否受阻。

羅振宇跨年演講摔跤:世界正悄悄獎勵有目標感的人

-3-

羅輯思維創始人脫不花曾說:“有目標感的人,通常可以在競爭中碾壓沒有目標感的人,且和能力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如果在某場競爭中,你能力不佔優勢,可以在目標感上多想辦法。”

那麼,我們該如何有效處理情緒從而培養自己的目標感呢?我認為可以嘗試做出以下幾點方向的努力:

1.將立場、感受和意見,切換到目標、方法和行動。

職場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情感上的阻礙。

比如你今天的目標是完成一個PPT,但做到一半時,發現有很多數據還有待確認,你會開始懷疑自己今天是否能完成這個目標,並盤算是不是把這一部分含糊過去。

又比如你提出了一個技術思路,並得到了團隊成員的認可,但在執行中,為了讓能力稍差的團隊成員跟上項目節奏,你降低了其中的一些標準。

這些都是

情緒先行,目標滯後的行為表現,往往導致目標難以按照預期計劃達成。所以,多考慮行動、方法,少一些情緒上的得失會讓你的目標得以更迅速地推進。

羅振宇跨年演講摔跤:世界正悄悄獎勵有目標感的人

2.抓重點,斷舍離

這種思維方式對情緒而言,其實是減少焦慮感的嘗試。

家有三件事,先從緊處來,意思是告訴人們,一件事情,裡面必定有輕重緩急,有核心要領、也有細枝末節。所以,高效能人士必定秉承要事第一的原則。

真正做事的人,能夠清楚的知道,如何抓大放小,並在這些問題選擇上果斷不糾結。這種做事的狀態同樣堪稱“專業典範”。

另一個方法便是學會勇敢地斷舍離,把一件事情最終想要的結果窮盡羅列,然後做減法,剝離出最後一個單純的目標而努力,把所有的精力押到一個點上,從而實現單點突破.。

人的毅力和潛力是無窮的,有多大的目標,就能忍受多大的痛苦,有多大的格局,就能戰勝多大的困難。

你始終要堅信,世界正悄悄獎勵那些有目標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