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遙遠的救世主》這本小說?

不如歸去


你好!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鍵關注,或許過往的內容能夠幫到你。

沒想到這本書有這麼多人對其有共鳴。今天在睡前,打個岔偏個題談談我的感受。



我喜歡這本書也喜歡電視劇,電視劇很尊重原著,王志文和左小青演得也很好。

這部電視劇是我唯一保存的電視劇。他幾乎陪伴我走過了過去的十年。我喜歡在我有空的時間,一個人喝一杯黑咖啡或者專門泡一通功夫茶,一個人看,在這個過程中,我真的不希望有電話短信微信來打攪。

去年,去越南西貢出差,給越南的朋友們做幾天培訓,白天給他們培訓,晚上的時間,躲在賓館裡,又將它從頭至尾看了一遍,依舊很暢快...



養兒防老,那還會顯得母愛的偉大嗎?雖然這話大逆不道,但依舊撞擊心靈。

父母如何思考不是關鍵,但是作為子女一定還是要盡孝道。

但是,這句話給了人們一個啟示。人們往往因為覺得自己付出了,但對方並未回報而起紛爭。

其實,付出的就不應該等著回報,付出其實為了自己,因為你在付出的時候是快樂的。

你如果想斷了那個念想,你就有多了一個念想。

是的,人們為了某事去逼迫自己去做另外一件事。這樣何時會是真的自由。

這是一部閱讀時和看電視劇時,可以記筆記的作品。

其實無論你身處豪宅還是身居寒室,對於有自省能力的人,都如在一地。

有智慧你在哪裡都可以撼動這個世界,你卻依舊素顏布衣。



喜歡看他獨自一人居住民居的那段,喜歡看他在街邊攤吃早餐的段子,喜歡看左小青被那一嗓子天外知之音震撼後,丁元英依舊淡定的樣子。

喜歡看他在餐桌上被欺負的樣子,喜歡看他坐懷不亂的樣子,喜歡聽他每一段令你思考的話...

現實中,沒有多少人會讀懂這個人所說。不過,劇中的很多話卻值得我們常常思索...


嚴料坊


謝謝能提這麼好的問題,這個電視劇我剛看第一遍的時候,看了兩集就不想看了,豆瓣評分那麼高,朋友也說好看,就堅持看完了,越看越好看,以至於這個《天道》在我心中可以稱為神劇,看過二遍了,還是想看,我也在今日頭條發表了一些《天道》的短視頻,太經典了。

怎麼說丁元英這個人物呢,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丁元英聰明,有野心。沒有信仰,所以參禪,所以悟道,茶道和音樂。

丁元英做不到女人的純粹和自在。所以,他怕…他敬………但又對女人純粹依靠天賦而不屑一顧。

丁元英心裡所有的女人,都是信徒。而他是的市儈之徒,悟不透,就絕不同流。

好在,有個天賦極佳之人,芮小丹。芮小丹是徹頭徹尾愛情的信徒。她所有的行為都不帶困惑,該愛的就愛,該恨的就恨。不懂的就問,委屈了就哭。很多女人都做得到。但芮小丹的天賦在於聰慧,即便她未曾悟道,但她的所有行為都合乎了通識上的法律和道德。即便她不懂自己的行為準則,但卻處處得體讓人舒服。

知行合一,這是丁元英一直達不到的境界,所以他說:“你這叫自在,是高境界,參來參去我不如你。

歡迎喜歡這部劇的朋友關注我頭條號,裡面有很多經典片段,可以相互討論!


老魏湖言


《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被嚴重忽視的經典小說。作者豆豆,在網上的具體情況,幾乎一片空白!

國產經典電視劇《天道》,由小說改編,豆豆也參與了其中。問世以來,遭到禁播,無任何官方評價!

小說的主題,簡單地說,就是丁元英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讓他成為“極品混混”。“非人類”的丁元英,為人處事的態度,只有幾個最好的親友才懂他。

女主角芮小丹天性灑脫,在和通緝犯搏鬥過程中被炸傷,她當場卻選擇了自殺!

韓楚風,一身正派,堂堂男子漢。

葉曉明,小聰明,不足以成大事,最後自動退出。

馮世傑,憨厚,有志於為本村謀利益,笑到了最後。

劉冰,雜念重,只想著一飛沖天,最後跳樓了。

歐陽雪,大膽,財富迅速,屬於精英。

肖亞文,善於把握機會,知性美的代表。

林雨峰,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詹妮,鄭建時,芮小丹的父母,丁元英的親情

……

一切的角色,會讓你看到自己的影子,思維境界得以質得飛躍。

這部小說和電視劇,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手機碼字累了,該吃午飯了。

頭條號:語易文化,正在分享24集電視劇《天道》,有興趣的粉絲,可關注語易文化!


第一奇書


小說我看過一遍,但是電視劇《天道》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也許足足有一百遍。手機裡,單位和家裡的電腦裡都有它。看了它,我才開始喝功夫茶,買了書架箱,通讀了尼采。我覺得我比較有發言權。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裡面的每一個人物都很鮮明,而且你很容易就在身邊的人身上找到他們的影子。故事又由三條線索串聯起來,跌宕起伏,三條線貌似相互獨立卻又彼此推動。從技術上來說,是一部很優秀的大眾文學。

第一次看它還在上大學,現在寶寶都已經快三歲了。每一次看都會有新的啟發和感悟。我來詳細說說。

一,歐陽雪。個人覺得歐陽雪就是豆豆本人。這是一個絕對完美的女人。漂亮,獨立,勇敢,卻又那麼的仗義和本分。最靠譜的就是她了。她可以把全部身家託付給小丹,卻在劉冰的要挾面前頑強不屈。她堅強到可以平靜的回購公司的股份,卻對亞文說我什麼都不懂,只會開飯店。她不如小丹超脫,也沒有小丹那麼矯情。她不如亞文精明,也不像亞文那麼鑽營和市儈。歐陽雪身上完整的體現出了中國人對女人的品德和人格方面的全部追求。歐陽的存在,就是為女人之道。這麼說吧,我愛歐陽雪。

二,韓楚風。“我用一位哲人的話給你畫個圈,你在裡面老實待著吧。只要你一出聲,就會被另一種聲音活埋了。”看過電視劇和小說的人都會記得韓楚風的這句臺詞。為了這個圈,我通讀了尼采文集,使我獲益匪淺,有效的提升了醉酒之後的語言逼格。我一直在想,丁元英要是沒有韓楚風這個朋友會怎樣?人生沒有如果。但很明顯的,韓楚風是典型的成功男人的完美形象,是小說中除了歐陽雪之外的又一個完人!幾個形容詞可以形容他,有錢但是不愛錢,有社會地位,人品端正儒雅,喜歡哲學,性格豪放仗義又不失文雅情懷,有裡有面,沒有任何瑕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太太不夠省心,但是這一點點瑕疵,卻成為佐證他為人端正的依據。韓楚風的境界顯然高於丁元英。因為他不僅懂得丁元英的純理性思考,又深諳人情世故,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八面玲瓏遊刃有餘。這麼說吧,我愛韓楚風。

三,語言。小說裡的葷段子要比電視劇多的多。葷段子嘛,刻畫人物和反應對話人之間的關係,很重要。經典的論斷也不勝枚舉。天下之道論到極致,百姓柴米油鹽。人情冷暖論道極致,男女之間一個情字。我了個擦,此語即是天道啊。

四,俄羅斯。丁元英說過,俄羅斯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歷史上沒有誰能夠戰勝過他……這一點一開始我比較贊同,俄羅斯確實比較NB,拿破崙,希特勒,美利堅,都沒能絕對的踏上過他的土地,高爾基,柴可夫斯基,普希金無數光輝的名字照耀著歷史。可後來我又覺得不妥,我們與俄國世代為鄰,親眼所見戰鬥民族的斑斑劣跡,無恥的嘴臉和滔天的罪行簡直史不絕書,令人髮指。現在我也許比較能夠體會作者想要刻畫的那種對俄羅斯的情感了,矛盾的,又愛又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

四,文化屬性。最初幾遍看的時候,對這個提法頗為不以為然。覺得是故弄玄虛。時至今日我方能窺得冰山一角。中國的文化,統稱為君子文化,是儒家文化的市井變異。我這麼問你吧,你說儒家文化是不是成功學?你要說不是,那亞聖孟子為何四處遊說,到處對話帝王,推廣他的理念?世世代代的讀書人頭懸梁錐刺股,還不是想要出將入相某得個功名?你要說是,那仁義道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又如何解釋?說到這我就說說中國人的國民性格。三個字說透中國人的黃粱夢,那就是諸葛亮!世人壯諸葛幾近於妖。為啥諸葛亮這麼NB呢?首先因為他本身NB,其次因為他受了無上的禮遇,再次他成就了非凡功業,最後他忠。簡單說就是,你是皇上,我想當官,但是皇上得來求我,我才出山,我一出山馬上扭轉乾坤,反敗為勝,你皇上也得拿我當爺爺供著,啥事都得聽我的。中國讀書人想當婊子還要立牌坊的醜毛病,就是儒家思想的千年餘孽。

五,丁元英。沒啥說的。就是現代版諸葛亮。相當牛逼,卻不想讓人知道他牛逼,我說的你聽不懂,我就不跟你說了。我說的你辦不到,我就不用你辦了。居高臨下,自居上帝。像不像諸葛亮?

六,劉冰之死。韓楚風說過,這幾年丁元英沒有了過去拔刀見血的勁,算是伏筆吧。有人覺得劉冰自尋死路,他不拆開檔案袋就不會死。我覺得不對,看似是丁元英把選擇的權利給了劉冰,其實是丁元英親手安排了劉冰的死。元英是個明白人,他怎麼會不明白劉冰必然去要挾歐陽雪?

七,正天大廈庫房違約。太特麼符合國情了,砸吧砸吧嘴,開始覺得有滋味,後來覺得很無奈,最後覺得很恐怖。我們被算計過多少次了?還感恩戴德的?

以上幾點,純粹個人一家之言,卻又不能述小說精妙之萬一。不當之處,各位看官海涵。

我的一位朋友說過,我以此結尾吧。這部小說太好了,以至於不能經常看,會走火入魔。這是一部自詡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的精神鴉片,看得多了,會妄想上癮,精神依賴,因為諸葛亮是虛構的。


蘑菇不是怪獸


《遙遠的救世主》一書是由油田年青的女作家之一,豆豆,原名李雪所著。根據本書改編的電視劇《天道》曾在全國掀起極大反響。

《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豆豆,以她的才華,探問一個有機的、無定形的、陌生的、曖昧的和未曾臻達的世界。男女主人公那濃墨重彩的經歷以及令人欷歔的愛情故事創造出了一種超然背叛的意志,而這意志是那樣的靜謐、清朗。一個作家的品質,在豆豆身上達到了極至,作品主題的睿智和簡約,出色地表現出佛學的光耀和不蓄意的使人震驚!


小說講述的是效力於德國一傢俬募公司的商界怪才丁元英,用他超出常人的手段,將從德國募集的資金投進中國股市,用“文化密碼”瘋狂掠奪中國的錢財。後來又良心發現,退出了公司。但退出是要受到懲罰的,為此,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他的所有分紅被凍結,甚至窮到天天吃方便麵。回到古城“隱居”時,丁元英認識了從小在法蘭克福長大、如今在古城刑警隊任職的女刑警隊員芮小丹。兩人從相識到相知,從一對音響發燒友演變成了一對愛情發燒友,上演了一出精彩、浪漫、傳奇的天國之戀。


男主丁元英的思想,深邃且明顯超越現有人類認知的文化範疇。肖亞文評丁元英說:“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他跟人的思維顛倒了,不是人的思維。一旦動了心就算把地獄之門打開了…… ”女主芮小丹作為一個女警官,一直在追尋生命的意義,獨立塵世之中。她身上有大地般偉大的母性,極具包容性。 看到她就像看到《易經》裡的那句話:地時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然而故事只是一個載體,這裡面透露出的佛學光輝,深邃的超越常人的思想才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


逝去的是時間還是友誼


這部小說吸引了我這樣一個不愛讀書的人,曾經改變了我的職業規劃,一度想去做股票了,後來我遇到北京源樂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曾曉潔指點迷津,才迷途知返。

這部小說像一部精神鴉片一樣吸引著我,首先,一個如此低調的人輕輕鬆鬆就可以積累如此之多的財富,彷彿開啟了財富密碼,什麼時候想用直接去取就行,不費任何體力,在當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中國誰敢說這個能力不誘人!

其次,一個成功者的人反而不是土豪,還境界如此之高,哲學,宗教,音律,文學,茶道都研究的頭頭是道

再有,看破紅塵,對女人那是種居高臨下的包容和距離,從不與你爭吵,每個毛孔裡都滲透著對世俗文化居高臨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與你爭吵,包容到讓你自己覺得低俗,自卑。

還有,主角丁元英彷彿看透了世間的一切,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世間規律,彷彿參透了天道,一切都是按他設計的情節來發展,神乎其神,早就看到了結果,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就是神。

再有,其愛女人與普通大眾的不同,普通大眾的愛情就是柴米油鹽,車房孩子名校,而他給我們呈現的愛情很不同,偉大又悽美還很血腥,其中夾雜著人性的醜惡與真善美,樸實而不市儈,高了普通一個層次

再者,其反其道而行之,以往社會作品對傳統文化都是褒獎有加,大肆跪舔,但丁元英則不然,他認為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任何人,國家民族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接受啥樣的教育那麼就會產生啥樣的結果。

還有就是其中很多詞語琢磨起來都特別有道理,生存法則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條線,能是一條線,中間就是生存空間;一顆陰暗的心永遠託不起一張燦爛的臉;不打碎點東西,不足以緣起主題,大智大愛是為英雄文化;自性作為不昧因果;他對我的感情不需要別人理解,需要理解那就是對感情的褻瀆;拿住拿不住,能拿住的不用拿,拿不住的不能拿,拿什麼,愛就是了;女人和男人的交流方式要麼站著要麼躺著。每一句都說的簡簡單單又耐人尋味,給人以深思

最後男主角從宏觀上的愛國提升了作品的更高的層次,男主角本身的高智慧又因為自身幫助國外資本賺取本國利益而感到自責,這與男主角都是在合乎法律合乎道德的市場規則下賺取的合法收益形成鮮明對比,更凸顯了男主角境界之高,愛國之深

誰讀了這作品都難免會對號入座,都想像神一樣的活一把不枉此生,但人與神總是有區別的,切不可鑽進書本而出不來。近代難得的好作品!


打籃球的橘子在唱歌


這本書通過丁元英這條主線闡釋了我國的佛教思想,所謂的劫富濟貧。佛教講究所謂忘我,其實卻沒有真的忘我,這是違揹人性天理的。明朝王陽明曾經去過一個寺廟,看見了一個六七十歲的得道高僧,高僧一直在打坐修行,任何人去說什麼他都不會睜開眼睛,不會為任何人任何事打動。王陽明站在他面前看著他也一直不說話,過了許久,王陽明突然開口問高僧:敢問高僧哪裡人,家裡還有人嗎?高僧緩緩的說還有一八十老母。王陽明大聲問道:想你老孃嗎?高僧重重的嘆了口氣,眼角流出了些許眼淚:怎麼不想啊?王陽明道:想你老孃不是什麼錯,也不會對不起佛祖,這是人之常情啊!高僧又嘆了口氣:多謝施主指點,我是該回去看看老孃了。第二天王陽明再去寺廟看時,小和尚告訴他高僧一早就收拾細軟回家看望老孃去了。

而這本書裡的丁元英也有這樣的所謂佛根,悟性。他拋棄了人性中最基本的東西,想做到劫富濟貧,忘我修行。但是他卻並沒有真正的忘我,拋棄了親情,愛情,友情。而這些卻是違背了天地人倫,人之本性的。把痛苦都留給了親人,朋友。自己雖然也痛苦徹骨,一個人躲起來反思,卻並沒有什麼用。

王陽明先生的心學卻超越了佛教和道教,講究致良知,事上練,知行合一,不違背天地人倫,這樣的心學才是真正值得研學的。日本一戰中的一個海戰將軍打敗了俄羅斯海軍,回去受到日本舉國上下的崇拜,他卻只是說了句:“一生俯首拜陽明”。


明伯安陽


可不可能發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從這本小說中理解道的東西。

小說大概看了一遍,電視劇《天道》看了很多遍。這幾天又開始重新看,

每一次又都有不同的感受,天道在我看來更像是涅槃,

重生靈魂純淨的背後是用死亡洗去塵埃。

天國的女兒不是肉體,是往生的靈魂,

芮小丹的自殺在丁元英預料之中有在預料之外。

左右不了個人決定的悲哀,是愛情長久的話題。

涅槃者自身是否重生不在於心,在於念。

最近在寫天道電視劇解析,個人觀點,

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並點擊文章鏈接。


狼眼怪談


丁元英一直在參釋、道、儒的人,肖亞文對他的評論,不知是人還是魔,芮小丹對他評論一個極品混混,老和尚說丁元英是: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殺氣,一分痞氣。

為何好對他評價這樣?究竟何為天道?這個世界有沒有救世主?丁元英一個孤獨人不是因為他想獨處而是因為周圍沒有發現與他同類的人。他看穿了現在任何命運都是現在文化屬性的產物,他通過王廟扶貧的事件,證明了他那句話,殺富濟貧,富不離,貧不去,其實這也是他送給芮小丹最好的禮物,他雖然悟道了,但是他真的如同評論《天國的女人》說的那樣,他是心到手不到,,而芮小丹是身已經到了,雖然沒有達到那種理論,但是她做到了灑脫生死,生即是生,死即是死。芮小丹希望丁元英能送她一個 王廟扶貧的神話,但這真的只是神話,無法完成。她成全了丁元英,所以他在給丁元英打電話的時候,不是徵求丁元英的意見,不是想讓丁元英給她一道選擇題,而是她直接給了丁元英答案那就是道別,丁在芮去世之後心痛嘔血,他那句她是警察,便是對芮最好的評價和訣別,他了解芮,是那種靈魂的交融。

天道就是弱勢文化造就弱者,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最高境界就是破格提取,這些都是規律不因任何一個人意志發生轉移。道法自然,如來,如來時候一樣即事物的本質現在我們文化屬性不會變,所以即使把財富重新分配,發展之後窮的還窮,富的人還富,如果想改變,那麼只能打破這種屬性,即成為自己救世主。現在這種條件下,階級必然會存在,而且無法消除。

主到底存不存在?丁元英回答存在要不為啥會有主意、主義、主公……然而這是矛盾的,為什麼他們是弱者,因為他們處在弱者的文化裡,把希望寄託於其他的人,丁元英也明白,真正的救世主不存在,芮小丹,是丁元英的救世主嗎?可是芮小丹連自己都沒救了而最終離開了。只有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的救世主,要想改變只有如此了。

股市裡邊賺錢,其實就是把大部分的錢放到一部分的口袋裡,就是把羊肉送到狼嘴裡,好多人進去時候以為自己是狼,其實大部分人是羊。這很符合當今二八法則和馬太效應,80%的人掌握著20%的財富,剩下80%財富掌握在20%人手裡。馬太效應,你有,給你更多,你沒有,連你自己那部分也給你拿走。丁元英開私募基金從狼嘴裡夾肉吃,擔負著更大的風險和壓力,他找到了規律,也就是天道。

丁元英沒能成為王廟扶貧的救世主,劉冰,葉小明,馮志遠也沒能成為被救的人,劉冰想破格獲取,也就是想做強盜結果和王明陽一樣,成為了犧牲品,芮小丹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如。她也沒能成功救了自己。這世上原來就沒有什麼神話。所謂的神話,不過是常人的思維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 。只要能實事求是,做到自己心能做到的,那也許自己就成了自己救世主。如莊子所言,大道不稱 ,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也如老和尚所說:大愛不愛。


大白兔TWO


小說為什麼命名為《遙遠的救世主》,我想如果我是作者那目的一定是,救世主就是被救者的內心,如果被救者一味只是等待‘神靈、明君、清官或者俠客’對自己的救贖,而根本沒有在相同規則下戰勝強者的內心,其實就算‘神靈、明君、清官或者俠客’真來對他施救,他仍然擺脫不了弱勢文化基因所面對的結局。

文中丁元英可以說就是那幫音樂發燒友的救世主,可是從結果來看發燒友退股其實就是放棄被救贖,更有甚者拿白紙當救命稻草則只能面對自殺身亡的結局。為什麼救贖者對被施救者的救贖活動最後會面對如此差強人意的結果呢?為什麼更多的弱者面救贖居然虛不受補呢?根本原因的確是文化差意決定的,正如有人吃補藥會流鼻血,有人卻能得到大補一樣,是由個人身體差異決定的。文中的賴亞文就因為文化底子足夠,面對丁元英這個強人打破了音響市場固有利益格局,她才能夠把握機會而獲得救贖成為本文最大的人生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