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研究生不幸身亡,醫生曝光死因敲響警鐘!

逝者已矣,但他留給我們的教訓卻是值得記述、並應該讓更多人知道的。

27歲研究生不幸身亡,醫生曝光死因敲響警鐘!

當我坐在辦公桌前寫下此文時,這起悲劇的主人公是一位27歲的男青年,剛剛因多臟器衰竭離開人世,從入院到去世僅7天,兩家三甲醫院,數十名醫護人員,動用了最先進的搶救措施和設備,但依然沒能挽救他的生命。逝者已矣,但他留給我們的教訓卻是值得記述、並應該讓更多人知道的。

小劉是一位27歲的、學經濟管理的研究生,因為「高熱7天,伴腹瀉5天」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呼吸科門診。因為血常規報告顯示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門診醫生建議小劉立即住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但小劉本人和媽媽都認為:「不就是感冒嘛,門診掛水不就可以嗎?至於要住院嗎?」門診醫生無奈,讓小劉和媽媽找到身為上級醫生的我,請我說服母子倆。

小劉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高大、極度肥胖、全身皮膚黃染、急性熱病容、呼吸急促」,再看血常規報告單上低到不能再低的白細胞和血小板,我清楚地認識到這絕不是普通感冒,而且小劉隨時可能因血小板減少導致的內出血危及生命。我凝重且嚴肅的語氣和麵容讓小劉的媽媽也意識到「可能病情真的比他們想象的重」,於是同意住院。在安排小劉媽媽辦理住院手續的同時,我立即帶著下級醫生和護士安排小劉吸氧、心電監護、開通深靜脈通道……

小劉的情況遠比我預料的嚴重:體溫表顯示41度,監護儀顯示小劉已經出現呼吸衰竭,高流量吸氧也無法緩解小劉的缺氧和呼吸困難;小劉的心跳極快、且不斷出現室性早搏,提示心肌已經受到損害;不斷下降的血壓顯示小劉已經出現休克……多年的行醫經驗讓我意識到小劉隨時有生命危險,我無奈再次和小劉媽媽談話,儘量用簡潔、能理解的詞彙告訴她小劉目前的危急情況,並請求她同意我們安排小劉立即進入重症監護病房接受深度監護治療,同時建議立即通知小劉爸爸和導師來醫院。

這時,小劉本人和媽媽仍認為我是不是誇大病情了:感冒能有這麼嚴重嗎?但進一步的檢查結果證實我的判斷沒錯。

血液檢查提示,小劉全身的肌肉正在溶解,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嚴重凝血功能障礙;床邊超聲檢查發現小劉有極重度的脂肪肝,超聲醫生問小劉有多重,小劉說「250斤吧,我早就有脂肪肝了,每次體檢都說肝功能不好,我沒當回事」。

人體總共八個臟器系統,小劉目前已經有五個系統功能衰竭!小劉媽媽終於同意小劉進入重症監護病房搶救。重症監護病房的護士非常利索地給小劉全身插滿了各種維持生命的管道,血液透析也很快建立,冰毯降溫,大量血漿、凝血因子、血小板被迅速灌入小劉的血管中,我守在小劉床邊,盯著監護儀上隨時變動的各種生命指標,期待小劉的休克能儘快糾正,血壓能穩住。

4小時後,血壓終於站住了,我也終於有時間去詳細瞭解小劉的生病經過。小劉的學業非常優秀,除了肥胖、脂肪肝、肝功能有點異常外,基本不生病,抽菸很多,但不喝酒。據說生病前因為趕課題非常辛苦,經常熬夜。最初的症狀的確是「感冒、發熱」,小劉自己去藥店買了很多種感冒藥,吃了都不管用,還是發熱,後來出現腹瀉,堅持了幾天實在熬不住就來醫院看病了。

因為這樣爆發性的多臟器功能衰竭無法用「感冒」來解釋,我非常擔心小劉錯吃了什麼藥物導致中毒性肌肉溶解和多臟器功能衰竭,於是讓小劉媽媽把小劉吃的感冒藥都帶來給我看看。小劉買了藥店能買到的各種常見感冒藥物,再問小劉本人,他說:「因為一種感冒藥退熱效果不明顯,且因為自己體重大,就多買了幾種,加倍劑量吃了不少」。瞭解完情況後,我的心一沉,小劉也許是「對乙酰氨基酚過量」導致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腎衰竭。

對乙酰氨基酚也稱為撲熱息痛,是目前臨床常用的解熱鎮痛藥。因其能夠有效緩解疼痛和退熱,對胃腸道刺激性小,被廣泛應用於感冒的輔助治療,是治療感冒藥物中最常用的成分,約80%的抗感冒藥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

近年來,涉及對乙酰氨基酚不良反應的報道越來越多,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如果超量服用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藥,存在肝損害、甚至衰竭的風險。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2014年曾發出公告,限制醫生對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成分感冒藥的臨床應用。FDA認為過量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將有可能導致嚴重肝臟損害,甚至導致肝功能衰竭乃至死亡。在歐美地區,對乙酰氨基酚是自殺的首選藥物。

對乙酰氨基酚的肝損害發生與否,與患者服用劑量有關。成人一次服用對乙酰氨基酚10~15g(150~250mg/kg)後就會引起肝毒性;20~25g或更高的劑量可能致死。對乙酰氨基酚急性中毒最初兩天的症狀並不能反應中毒的嚴重性,噁心、嘔吐、畏食及腹部疼痛發生在最初的24小時,並會持續幾周或更長時間,肝損傷的臨床指徵多在服用中毒劑量後2~4天變得明顯。血漿氨基轉移酶升高(有時升高的非常明顯),血漿膽紅素的濃度也會升高;另外,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未經特殊治療的中毒患者中,10%可能發展為嚴重的肝損害;這部分患者中大約10%~20%最終死於肝衰竭。在某些患者身上也可能出現急性腎衰竭。小劉的悲劇就來源於退燒心急,各種感冒藥混在一起亂吃,另外他覺得自己體重過大,超過二百五十斤,就吃了雙倍的量。再加上本身就有脂肪肝,肝功能弱於常人,於是最終導致急性爆發性的肝損傷。

小劉在我這裡搶救48小時後,轉診到國內頂級的重症監護團隊繼續救治,通過血液病原檢測確診小劉為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鑑於肝臟已經失去功能,還合併感染性休克,小劉需要補充大量血製品,我建議小劉同學和導師動員全校師生給小劉獻血。小劉的救治費用每天高達5萬餘元,小劉父母無力承擔,我拍下了小劉救治的照片和視頻,請小劉同學在網上發起籌款。接手小劉救治工作的醫護人員甚至在4天內為他衰竭的肝臟找到了供肝。可最終所有人的努力還是沒有能夠挽救小劉的生命。

這件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即便是看似最普通的感冒藥,也可能暗含意想不到的危險。

對於普通的百姓而言,小感冒也要去正規的醫院去看醫生,不要嫌麻煩就自己亂吃藥,看病時要多與醫生溝通,搞清楚用藥的劑量、時間和方法,告訴醫生自己已經服用的藥物,以免藥物混雜使用產生毒副作用。

那麼,平常我們該如何正確服用感冒藥呢?

一般來說,成人攝入對乙酰氨基酚一次不應超過500毫克,兩次用藥間隔時間不宜低於6小時,每日攝入最大量應不超過2000毫克,療程不應該超過3天。小兒按每次、每公斤體重10~15毫克,或按體表面積每天1.5克/平方米,分次服,每4~6小時1次;12歲以下兒童每24小時不超過4次量,療程不超過5天。也有報道認為,對乙酰氨基酚在新生兒體內排洩緩慢,毒性相對增強,3歲以下兒童應避免使用。患者服用藥物時,可以對照藥物說明書查看其中的對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幾種藥物同時服用時,對乙酰氨基酚的總和應當小於500毫克,此外有肝硬化、脂肪肝、肝炎、膽管結石和膽囊結石以及營養不良的患者應當慎用對乙酰氨基酚類藥物。

下面列舉常見的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的藥物,供大家參考:

克感敏 (150毫克/片)

泰諾(325毫克/片)

泰諾林(650毫克/片)

散利痛(250毫克/片)

必理通(500毫克/片)

快克(250毫克/片)

感通片(125毫克/片)

維C銀翹片(105毫克/片)

999感冒靈顆粒(200毫克/袋)

日夜百服嚀(日片500毫克/片,夜片500毫克/片)

白加黑(日片325毫克/片,夜片325毫克/片)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親自到醫院諮詢醫生!遵從醫囑服用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