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說這話的人,應該先問問自己有沒有文化。

——摘自一位網友的留言

重慶有什麼?提到重慶,你最先會想起什麼?向外地朋友介紹重慶,你覺得最驕傲最值得一提的是什麼?

美女。火鍋。解放碑。

許多人會這麼說。以至於參加今日頭條 "城就·中國行"了不起的城市·重慶渝中活動的全國大V們,在為#了不起的重慶母城渝中#點贊時,有一天竟然連續三個大V都寫了美女,很多人在重慶吃了無數頓火鍋,在解放碑高樓俯瞰重慶夜景時沒有被安排的小組成員吃完飯也不離開解放碑而紛紛要去登高樓看夜景。

如果很多年前提到重慶,則還有一個熱詞叫:棒棒。因為一部在全國很火的《山城棒棒軍》的緣故。當然,今天棒棒卻越來越稀少,以至於我的一位朋友、一位正團職轉業軍人頭天脫下軍裝,第二天就當起棒棒,不但寫作出版了22萬字的紀實文學《最後的棒棒》,其拍攝的與書同名的全國首部自拍體紀實片也於8月17日上映,成為豆瓣有史以來第一次萬人零差評的9.7超高分紀錄片。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除了這些,重慶還有什麼?

後面的發問,有外地人,也有重慶人。

語氣輕蔑者的意思是:你重慶就這"老三篇",整天美女、火鍋、網紅,哪像成都有青城山、都江堰、杜甫草堂、武侯祠、寬窄巷子、文殊院……成都人似乎都可以如數家珍,脫口而出。

內心著急者的意思是:我重慶除了美女、火鍋與網紅,"三千年江洲城、八百年重慶府、一百年解放碑"蘊含的厚重的巴渝文化,持續百年的"湖廣填四川"和百萬三峽移民交相輝映的移民文化,歷經五年半大轟炸而不倒的抗戰文化……有多少重慶人可以娓娓道來,是否應該系統梳理、深度發掘、廣為傳播,讓人們知道我重慶不僅有顏值也是有底蘊有文化的城市?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從這樣的發問裡其實都可以看出,重慶不是沒文化,而是缺乏對文化的深度發掘和精度包裝,系統梳理和整體提升,有序推廣和可持續傳播。

全國20+大V探訪母城渝中行動第一天走進了王琦美術博物館。令我吃驚的是,博物館竟位居中山四路重慶市委大門對面,在為母城渝中對文化藝術之重視而感嘆的同時,也為有多少人知道王琦和王琦美術博物館感到一絲擔憂。

問隨行者,知之甚少。百度一下,排在最前面是一同名的年輕女演員,直到手機第四屏下端才看到有關版畫大師王琦的資訊,只有以"王琦 重慶"或"王琦 版畫"搜索,才可在首條看到單獨的詞條。面對中國版畫藝術奠基人之一、中國新興版畫傑出貢獻獎獲得者的重慶人,家鄉是不是可以設法讓王琦的搜索直接進入百度第一條呢?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其實,重視、發掘、保護和傳播文化的工作,重慶人已經覺醒。

前幾日出任重慶市第五屆"好記者講好故事"第二片區比賽的評委,渝中區選手丁政義以《光》為題,深情講述了從2012年6月起渝中區按照搶救性、保護性創作原則,啟動大型電視文化公益行動"文化名人在渝中"的故事。三年時間,3000分鐘素材,13萬字文稿,他們創作完成了重慶首部為在世文化名家立傳的高清電視紀錄片系列作品,徐文彬、牛翁、莊奴、屈趁斯、傅天琳、沈福存、江碧波等大批文化名人的人生像一束光,照徹人心,溫暖人性,也感動了評委。我打出了當天的第三個最高分。

去年6月,重慶日報推出了 "重走古詩路 思君下渝州"探尋重慶古詩地圖全媒體系列報道,從古詩這個小的切口挖掘重慶曆史文化,首篇報道《江流自古書巴字 山色今朝畫巨然——渝中古詩探秘》一推出,立即引起關注和反響。

"古詩中對渝中半島關注較多的地方是哪裡?據記者調查,洪崖洞要算一個。明代洪崖洞地僻人稀,一派田園風光,城內數條小溪交匯於此,沿崖而下,構成'濃翠滴空濛'的佳景,有蘇軾、任仲儀、黃庭堅題刻數篇。'洪崖滴翠'在明代就被列為'渝城八景'之一,不少詩人在此留下佳作。"

記者拋出誘人問題後,列舉了清代四川川東道張九鎰"手拍洪崖肩,洞壑認仙蹤"的詩句,奉節知縣姜會照"自是仙崖張畫景,嵐光一片嫋清風" 的讚歎,還介紹了曾修訂"巴渝十二景"的清乾隆年間巴縣知縣王爾鑑描繪洪崖洞的傳世詩作:"洪崖肩許拍,古洞象難求。攜得一樽酒,來看五色浮。珠飛高岸落,翠湧大江流。掩映斜陽裡,波光點石頭。"這樣的報道使洪崖洞這個時尚地標的文化內涵瞬間豐富、親和起來,使讀者充滿了興趣。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歷史感是一座城市個性化的獨特魅力所在,挖掘和傳播不僅可以因其鮮為人知而引發興趣,也可以因為溫故知新而喚醒記憶,還可因新的發掘和獨特的視角表達而給人新的感悟和啟示,甚至激發對城市的文化自豪和依戀。

朝天門是重慶母城乃至整個重慶當之無愧的永恆地標。兩江匯流的江景、璀璨輝煌的夜景令人心馳神往、過目不忘。但重慶夜色是從何時成為一景的,《晚清趙熙用詩歌為朝天門畫像》的報道告訴我們,"從古詩中可以推斷,起碼有三四百年的歷史"。記者採訪考證後寫到:1760年,王爾鑑評定"巴渝十二景"中有"字水宵燈"一景,指的就是朝天門的夜景。兩江交匯之處,迂迴曲折,酷似"巴"字的古篆體,入夜,萬家燈火,波光凌照,故名"字水宵燈"。並向受眾介紹了清代詩人趙熙在100多年前以《重慶》為題為朝天門畫的像:

萬家燈火氣如虹,水勢西回覆折東。

重鎮天開巴子國,大城山壓禹王宮。

樓臺市氣笙歌外,朝暮江聲鼓角中。

自古全川財富地,津亭紅燭醉春風。

讀到這樣氣勢恢宏、美麗如畫的描繪朝天門的古詩句,再看今日"詩人筆下的景象更勝往昔"的報道,古今對比的自然連接,彰顯了朝天門從古至今的美麗和輝煌,這種富有文化味的呈現既飽含了歷史的優越感,也充盈著在朝天門乘船夜遊兩江、感受趙熙詩中"樓臺市氣笙歌外,朝暮江聲鼓角中"迷人意境的依戀感,還升騰出對今天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的"朝天揚帆"項目的自豪感。

做完這篇報道的重慶日報文教中心主任助理蘭世秋充滿興奮。她告訴《夜問》主頁君,“時至今日還在說重慶沒文化,那是對重慶不太瞭解吧。重慶是一座火辣辣的城市,有自己獨特的城市性格和文化魅力”,但“文化尚需梳理”。曾在母城居住多年的她以“愛之深,所以痛之切”來表達對母城的複雜感情,問其因,答曰:“母城文化未得到完全的展示。”

然也。須知,文化才是一座城市綿延不絕的根,心靈歸宿的本,浸透骨血的魂,也是可以持續向世界釋放永續魅力的源。可喜的是,這正在成為共識並付諸行動。

重慶: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有美女沒有氣質,有歷史沒有文化,有地位沒有名氣。"如果今天還有人這樣黑重慶,你會答應嗎?

此前,本人在《七夕·重慶:確認過眼神,我愛上了對的城》一文中,對"美女是重慶靚麗的名片。因為今天的重慶美女已經由直轄之初的'看得聽不得',蝶變成秀外慧中的尤物"進行了描述,間接回答了"有美女沒有氣質"的問題。今天,拙文算是一家之言,聊了一下重慶究竟是沒文化還是沒有梳理和呈現好文化的問題。那麼,隔幾日再與你一起就直轄新重慶的知名度等城市傳播問題交流一下吧?

不妥之處,歡迎吐槽,敬祈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