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得越少越厉害,这6大原则可以帮你

现在,在我们生活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忙。

我们忙着工作,回不完的电子邮件、微信,打不完的电话;我们忙着学习,看不完的书,听不完的课,写不完的笔记;我们忙着家务,洗不完衣服、做不完的饭,辅导不完的孩子功课;我们忙着应酬,喝不完的欢聚酒,聊不完的久违天……

我们总想多做一点,多学一点,多干一点,多交一点,我们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往往在愈加忙碌的时候,发现这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梁文道说:“生命的目标不是为了提高效率,然后省下时间去做更多的事,相反地提高效率是为了更完满地享受生活”。

《少做一点不会死》的作者里奥·巴伯塔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即是好”的世界里。我们追求的是赚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更大的汽车,置办更多的衣服和家具。我们需要的是大商场,而不是过去的小卖部。我们消费得更多,产出得也更多。我们做的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不用同时承担好几件事的压力,又能实现最重要的目标呢?


想做得越少越厉害,这6大原则可以帮你

刚刚读完的《少做一点不会死》一书给出了答案:简化生活,做出积极的改变,少即是多。

里奥·巴伯塔是世界顶尖的高效专家,是全球时间管理第一人。曾担任记者、编辑、常说作家和自由撰稿2人长达17年。2007年1月创立“禅习惯”博客不到一年就跻身世界50强,每日订阅者超过8万,著有网上引领潮流的高效电子书《简易做》。

他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少做一点不会死,越少越厉害的超简单工作生活双赢法则,引领我们放慢人生步伐,迈向身心健康的幸福人生:

✎ 自我设限

✎抓住重点

✎化繁为简

✎集中精力

✎养成习惯

✎小处着手

想做得越少越厉害,这6大原则可以帮你

▌“少即是多”的力量

每天只有24小时,一旦达到了产能的极限,我们就做不了更多的事了。减少工作量,但完成的都是回报最大的任务。回报最大的任务,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他可以:

让你获得持续的认可

从长远来看,让你赚到很多钱

改变你的职业轨道,或者让你升职加薪

让你的个人生活发生重大转变

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回报最大的任务,而不是不管某项任务有没有意义,都同样埋头苦干。

✎自我设限的艺术

春节前收拾卫生,我原本只想洗一下窗帘,摘窗帘时发现窗户也该擦擦,擦窗户的时候又发现窗户旁边的书橱也应该收拾下,结果原本收拾厨房和卫生间的计划都泡了汤,年三十我还在收拾卫生间。

我们在生活中就是这样毫无节制。它会削弱我们的能量,降低我们的效率,害得我们精力分散,最终精疲力尽,没有力气去做最重要的事。

让生活从毫无节制,效率超低,超负荷运作,变成有所限制,便可精力集中,力量充沛。每个你希望改善的领域,都可以拿来设限,最好一次只关注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最好是很有可能改造成功的。

想做得越少越厉害,这6大原则可以帮你

▌为要做的事情设定限制,有几点好处:

它能把事情简化。

让你关注自身。

让你专注于最重要的事。

帮你实现目标。

告诉其他人,你的时间很宝贵。

提高你的做事效率。

学会设限之后,你才会看见设限真正的力量,它会迫使你集中精力,抓住重点。

✎抓住重点,化繁为简

每天一睁眼,就会感觉事情很多,一着急,我们通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常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无论是当天做的事,本周做的事,今年做的事,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你都可以花一点时间,问问自己,哪些是最重要的?

然后抓住重点,删除掉无关紧要的东西,你才能更专注、更高效地做自己真正需要做、想要做的事。

想做得越少越厉害,这6大原则可以帮你

✎集中精力,只活在当下

拉尔夫·沃尔多·艾默生说:“过去和未来都与我无关,我只活在当下。”

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时代。过去一年,无论是公众号写作还是简书写作,我写得东西很多很杂,却不专注,数量不少,质量却不高。

看过《少做一点不会死》后,我把公众号和简书都改成媛姐读书,为的就是专注于读书这一“唯一目标”,专注于当下,集中精力做好读书分享,顺利实现读书分享人的目标。

前一篇《想把30块的书,读出30万培训费的效果,这个方法值得一试》,阅读量过万,关注过千,已初步达到成效。

想做得越少越厉害,这6大原则可以帮你

怎样才能做到同一时刻只专注于一项任务呢?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做自己心中的头等要务。

✎做一项任务的时候,尽量排除外界的干扰。

✎如果你特别想查收邮件或者做别的事,就让自己暂停片刻。

✎如果中途有其他任务插进来,把它放进收件箱或者记在笔记本,或电脑文档里。

✎时不时做深呼吸,伸伸懒腰,放松休息一下。


想做得越少越厉害,这6大原则可以帮你

现在,我把每天起床后先看手机改成专注读半小时书,同一时间只做一项任务,效果出奇得好。

✎养成新习惯,接受“少即是多”的挑战

养成并保持好习惯的唯一方法,就是运用“少即是多”的力量,每次花上一个月的时间,真心养成一种新习惯,只有这样,你才能集中精力。

我的朋友花仙子坚持日更451天,学习稻盛和夫盛和塾坚持十项精进反省515天,简书日更与十项精进反省在她去做之初的一个月,也是有很多次想放弃,但她都咬牙坚持下来了,而且,她还用这种唯一方法,戒掉了曾经吸了20年的烟!

那如何能像花仙子一样养成一种新习惯呢?

选择一种习惯。每个月只向一种习惯发起挑战。

写下你的计划。你需要明确写下每天想实现的目标。

公开你的目标。告诉尽可能多的人,你正在努力养成新习惯。

每天汇报进度。每天都要告诉同样的一群人,你是否顺利实现了目标。

庆祝新习惯养成。如果你已经坚持了一个月,这个习惯早就根深蒂固了。

如果觉得养成新习惯有困难,强烈建议你加入线上或线下的组织,这些组织里的人能帮助你坚持下去。比如现在许多的打卡社群,像花仙子就是参加了盛和塾和剽悍行动营社群。

其实,想挑战成功,你还需要遵守一些规则:

每次只养成一种习惯。

制定简单的目标。

选择可以衡量的目标。

保持一致。

每天汇报。

保持积极的心态。

想做得越少越厉害,这6大原则可以帮你

看完《少做一点不会死》,我也给自己制定了一些遵守的规则:

▌每天早上拟定读书、锻炼两项头等要务。

▌每次只专心做一件事,不在很多一些任务之间来回切换。

▌工作时排除干扰,心无杂念。

▌每天清理办公桌上的杂物。

▌每天花15分钟清理家中的杂物。

通过这些新习惯的养成,我现在筹备一个千人大会,作为总导演,一个月内,依然可以读4本书,看4部电影,写3篇文章,听8节微课,完满地享受自己喜欢的生活。

人这一辈子时间很短,所以要让自己健康着、开心着、幸福着,偶尔也要疯狂着。

✎“小处着手”的积极意义

无论是养成习惯,提高效率,改造生活,还是达成目标,实现计划完成任务,都应该从小处着手。

小处着手的作用是什么呢?

它会让你集中精力。

会让你的精力和热情更持久。

它更容易掌控。

它能确保你获得成功。

循序渐进的改变更持久。

你可以尝试先从这些小处着手:

想做得越少越厉害,这6大原则可以帮你

先每天提前早起15分钟起床,而不是提早一两个小时;先每天锻炼5到10分钟,还不是每天半个小时;先试着集中精力5分钟,专注于手头工作;饮食先进行细微的调整,而不是彻底改变饮食习惯;工作先完成项目里的一项小任务,而不是试图一口气做完所有的事;清理杂物从先整理一个抽屉,而不是试图把整个家或办公室清理干净……

学会自我设限、抓住重点、化繁为简、集中精力、养成习惯、小处着手这6点,你将专注于少量任务,将“少即是多”应用到生活的方面,排除生活中的干扰,减轻压力,提高效率,实现目标,改变你的生活。

密斯·凡德罗认为:“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愿你践行少做一点,简化生活,让人生更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