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嗅觉敏锐,头脑机敏善谋略方面,荀白水、岳银川丝毫不输萧平旌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荀白水是个复杂立体的角色。尤其在这周更新的剧集中,荀白水横死街头前所作出的反省与努力,更是让人动容。加上晋尚书在47集得知急报后的反应,岳银川螳臂当车的决心与谋略,更是让人觉得这些作为配角的朝堂大臣们,他们的风骨与忠胆丝毫不输主角。

在嗅觉敏锐,头脑机敏善谋略方面,荀白水、岳银川丝毫不输萧平旌

荀白水一开始并不是一位讨好的角色,他有自己的政治立场,他坚信人心都是会变的,因而总是忌惮长林王府权势大,这种执念已经让他无法正视长林上下两代将才的忠诚。于是他被萧元启利用,劝小皇帝颁旨,不许萧平旌在北境与大渝交战,但天赐良机,萧平旌又策划已久,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违背这道荒唐的旨意。荀首辅在惊恐之余更加忌惮长林王府的威名,导致后来萧平旌被夺职,长林王府被削去军权。

在嗅觉敏锐,头脑机敏善谋略方面,荀白水、岳银川丝毫不输萧平旌

相信看到这一段,观众都会咬牙切齿大骂荀白水小人之心,恨不得萧元启早日能夺去其性命才好。很多观众都盼望着这个角色死掉,可是他真的横死街头那一刻,你开心吗?我想不会,相反你会同情他,尊敬他,欣赏他。看到他和荀飞盏告别,那含蓄内敛的拳拳亲情,真的不舍得他就此领便当。

在嗅觉敏锐,头脑机敏善谋略方面,荀白水、岳银川丝毫不输萧平旌

在嗅觉敏锐,头脑机敏善谋略方面,荀白水、岳银川丝毫不输萧平旌

坦白讲,我认为荀白水这个角色的丰满与精彩程度在众多角色中是名列前茅的,他太真实了,就好像历史上那些位列朝堂的重臣一样。家族历代为官,本人为官数十载,论对大梁的赤诚,他不比萧庭生老王爷少,所以在京城疫灾中他立刻与萧平章商议,并站出来稳定民心。即使之前一直试图平衡长林势力,但做事有规有矩,有章有法,从不逾越底限,不受濮阳缨与元启蛊惑。

在嗅觉敏锐,头脑机敏善谋略方面,荀白水、岳银川丝毫不输萧平旌

他得知佩儿“溺死”的消息时,明显一怔,也许从那时起心中就略有疑问了吧。萧平旌从琅琊阁寄来书信,让他提防东海国深海船坞一事,并提到元启。他不像一般权臣那样弃之不顾,反而欣赏起平旌的谋略与智慧,言谈间全是欣赏与惦念,哪里还有往日双方争执不下的影子。从此就可以看出荀大人作为首辅是优秀的,他有政治家的智慧和胸怀,所谓对事不对人。

在嗅觉敏锐,头脑机敏善谋略方面,荀白水、岳银川丝毫不输萧平旌

我们岳银川大将军向他检举萧元启时,他开始也像晋尚书一样不相信,但敏锐的嗅觉让他不自觉靠向岳银川。心中有怀疑之后,他不急不躁不打草惊蛇,很淡定的试探元启,看到试探结果不出所料后他惊惧不已,立刻与岳银川见面,要同他面见小皇帝。也许他已经嗅出了危险,所以调借了100名府兵随行,只是元启也不是等闲之辈,先下手了一步,而且刺客是戚夫人等人这样的高手与死士。从此处来讲,荀白水与岳银川的谋略不输萧平章与萧平旌这些人,他们有的是远见,及敏锐的政治嗅觉。

在嗅觉敏锐,头脑机敏善谋略方面,荀白水、岳银川丝毫不输萧平旌

在嗅觉敏锐,头脑机敏善谋略方面,荀白水、岳银川丝毫不输萧平旌

荀白水所担心的是长林王的名望与军权,从48集萧平旌无军职却能靠长林之名号令千军万马勤王来看,荀白水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只是他不能切身体会长林两代忠骨的碧血丹心。

在嗅觉敏锐,头脑机敏善谋略方面,荀白水、岳银川丝毫不输萧平旌

确认元启有反意之后,那晚他站在庭院思索反省,“难道我就没做错过吗”,是啊,他知道他有些事做错了,但是太晚了,他想弥补,可是元启没有给他机会,临死前他那句:陛下,长林,长林王,太让人动容,自此这个人物彻底立起来了。

在嗅觉敏锐,头脑机敏善谋略方面,荀白水、岳银川丝毫不输萧平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