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岩氣投資走俏 創新催生產業潛力走向爆發期

頁岩氣投資走俏 創新催生產業潛力走向爆發期

縱觀近段時間的行情,股市動盪是被熱論的話題之一。上週五早盤,據說滬深兩市都是高開低走,跌多漲少。但是,頁岩氣板塊卻獨樹一幟領漲,令人振奮。

業界認為,目前投資者已經改變了“投投投”的策略,觀望態度席捲整個股市,但像頁岩氣這樣明顯看漲的板塊卻成為了投資宣洩口。在去槓桿高峰期,這種已經打上了“潛力股”標籤的新能源板塊頗受市場關注。

更值得一說的是,我國頁岩氣產業在短短20年的時間裡完成“一片空白”到“一抹亮色”的蛻變,其給世界帶來的震撼有目共睹。從勘探到採集,從產能提升到輸送規模提升,我國頁岩氣發展的進程越來越趨向商業化。

佔據數十萬億立方米的礦產儲存量優勢,我國頁岩氣勘探接連取得突破的同時,也在技術不斷創新的支撐下接連傳來了開採和應用的好消息。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安全開採、清潔生產的頁岩氣開發體系,著力化“儲藏量”為“可採規模”。

作為一種非常規天然氣,頁岩氣開採難度要更大一些。因此,整個頁岩氣產業發展史也是技術創新的飛躍史,無論是動態追蹤評價、地質特徵研究還是多層壓裂技術、鑽井技術等,都是堅定走自主創新道路的忠實見證。

由創新催生的變革,往往像暴風雨,經過醞釀後來得又急又猛。我國頁岩氣開發也在艱難的起步和短暫的沉寂後迎來了一個爆發高峰期。自“十三五”開局以來,一系列政策支持、標準規範、關鍵共性技術突破都為其削弱了商業化壁壘。

尤其是標誌性的涪陵頁岩氣產業發展,折射出了我國頁岩氣產業的自主創新力量,也成為了不少示範項目的誕生地,戰略調整的先導區,以及國內外記錄的創造者。僅探明儲量就已經增長到了6000多億立方米,而2018年上半年產能已近30億立方米。

從某種角度來看,“涪陵頁岩氣”就像我國頁岩氣產業對外的一個標籤,被視為發展階段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縮影。而除了涪陵,我國頁岩氣勘探和開採的眼界也正在向更廣闊的區域上延伸。

不久前,中石油才組織了125臺鑽機鑽探川南頁岩氣。據悉,若該地鑽井工程完工,產能將達100億立方米,成為又一個提高頁岩氣產能的重點地區。另外,據說頁岩氣水平井陽105H1-2井也傳來了捷報:水基鑽井液代替油基鑽井液應用成功。

離頁岩氣“綠色鑽探”又近了一步,也說明“水代油”的科研攻關再下一城。隨著環保標準在各行各業的收嚴,環保監管日趨加壓,頁岩氣作為清潔能源,其本身的開採和利用就應以“清潔”為核心,所以不斷完善清潔生產體系也同等重要。

未來,專家提出,頁岩氣產業發展要麼向著更深層次邁進,3000米、4000米,或者5000米,而下探地越深,技術難度越大;要麼向著1500米之上發掘淺層頁岩氣,這也需要適應壓力系數低的環境,邁上更高效採集臺階。

技術開道,創新架樑,頁岩氣產業已經慢慢走上了發展的正軌,並且進入了提速通道。商業化大門已開,市場化競爭無可避免,產業熱度的走高吸引了各路資本的入局。大環境依然不變,頁岩氣還只是掀開了一角,沉睡在地下的礦藏,正枕戈待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