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第三十一鎮——宜都,楚蜀咽喉,三峽九鳳谷,楊守敬故里

萬里長江第三十一鎮——宜都,楚蜀咽喉,三峽九鳳谷,楊守敬故里

本期老張帶大家認識萬里長江上第三十一座重鎮,湖北宜都,宜都,一座適宜建都的古城。宜都是宜昌市下轄縣級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中游南岸,和宜昌隔長江相望。宜都早在公元前196年就設縣制,名為夷道。三國時期公元210年,劉備設宜都郡,便是取“宜於建都”之意。宜都境內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國之地,西漢末年曾改名為江南縣,後又恢復為夷道縣。宋朝時,宜都郡屬荊湖北路峽州夷陵郡。

萬里長江第三十一鎮——宜都,楚蜀咽喉,三峽九鳳谷,楊守敬故里

宜都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歷史底蘊深厚,是一代宗師楊守敬、清代學者王永彬、開國上將賀炳炎的故鄉。還擁有三峽九鳳谷、宋山森林公園、奧陶紀石林景區、古潮音洞度假山寨等眾多旅遊景區。

萬里長江第三十一鎮——宜都,楚蜀咽喉,三峽九鳳谷,楊守敬故里

楊守敬故居位於宜都陸城鄰蘇巷30號,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同治年間繼續修建,1986年將故居維修後對外開放,陳列楊守敬紀念品。故居面對清江,木構建築,整體以中軸線對稱佈局,二進八開間,三天井,有客廳、廂房、臥室、書房、藏書樓。白色鬥牆青灰色小瓦,古樸、莊重、典雅,是本地特色的典型民居風格。

萬里長江第三十一鎮——宜都,楚蜀咽喉,三峽九鳳谷,楊守敬故里

宜都還有一座以楊守敬命名的書院,在清江天龍灣風景區硯墨山下的五眼泉鎮石門村,楊守敬書院建築採用中國傳統古代書院的建築形式,保留了古書院最基本的講學、藏書、祭祀等功能,書院坐擁青山綠水,環境優美,不失為研究學問的清幽之地。

萬里長江第三十一鎮——宜都,楚蜀咽喉,三峽九鳳谷,楊守敬故里

三峽九鳳谷生態旅遊度假區位於宜都五眼泉鎮,涵荊楚九鳳文化底蘊,集四季花海、峽谷溯溪、高空滑索、棧道幽徑等資源於一處。奇巖、險崖、幽谷、懸瀑遍佈,自然天成、奇妙有趣,谷澗處處溪泉如玉,是夏季避暑、親水遊玩的絕佳之選。

萬里長江第三十一鎮——宜都,楚蜀咽喉,三峽九鳳谷,楊守敬故里

奧陶紀石林景區是中國分佈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距今五億年的奧陶紀石林景觀,景區內石奇林密、曲徑通幽。各種奇石形象逼真,是集科普、尋古、探險、攬勝於一體的探險聖地。玩賞山清水秀,石雄林奇的石林,領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體驗土家風情,別有風趣。

萬里長江第三十一鎮——宜都,楚蜀咽喉,三峽九鳳谷,楊守敬故里

在宜都市聶家河鎮有一座溶洞密集的山寨,名曰古潮音洞度假山寨,又名謝家洞,因洞中神奇的潮音和明末謝氏家族在洞中躲避李自成起義軍追剿而得名。溶洞為灰質白沙岩層結構,距今約5億3千萬年,集巴楚文化、宗教文化、歷史文化之精華。上下旱水兩洞,洞疊洞、洞連洞、洞洞相通,深不可測,至今尚無人成功穿越。

萬里長江第三十一鎮——宜都,楚蜀咽喉,三峽九鳳谷,楊守敬故里

關注行者老張的旅行自媒體,欣賞大美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