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風流才子唐伯虎,毀於一件事,遺憾半生

1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這兩句詩島主可謂倒背如流,當年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我大概也就只看了一百多遍吧。

影片中唐伯虎身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不僅家財萬貫,而且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撩妹技術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一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形象。這一段《桃花庵歌》正是唐伯虎與秋香定情之作,雖然求愛過程有些波折,甚至一不小心點中了石榴姐,但最終抱得美人歸,與秋香終成眷屬,傳為了一段佳話。

而真實歷史上的唐伯虎的遭遇與影視作品中的他可謂天壤之別,唐伯虎一生坎坷懷才不遇,官場情場兩失意,後半生窮困潦倒鬱鬱而終,說他是明朝史上最悲劇的才子,也不為過。

歷史上真實的風流才子唐伯虎,毀於一件事,遺憾半生

2

唐伯虎生於明成化六年(1470年),蘇州人。唐父是個商人,開了一家酒館,不算大富大貴,勉強是個小康水平。在古代商人地位底下,士農工商商排最後。而唐伯虎天資聰穎,心懷大志,讀書有過目不忘出口成章的功夫,從小就被譽為神童。唐父也對唐伯虎寄予厚望,希望將來他能考取功名,光耀門楣。

最初的一切都一帆風順。唐伯虎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在16歲那年便已第一名的身份中了秀才。這之後才名遠揚的唐伯虎結交了祝枝山文徵明等志同道合的才子,18歲迎娶了當地名門徐氏的大家閨秀,有了自己的孩子。當時的唐伯虎可謂是事業春風得意,家庭幸福美滿的人生贏家。

好景不長的是,在唐伯虎24歲那年家庭突生變故,父母妻兒竟在一年內相繼去世。這個打擊讓唐伯虎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意志消沉,無意於科舉功名。性情更是變得古怪,為人恃才傲物,行事狂放不羈,。

好在祝枝山等人對唐伯虎不離不棄苦心規勸,才讓他再次振作起來。唐伯虎花了一年的時間把自己關在家裡讀書,第二年的應天府鄉試

,唐伯虎王者歸來,再次證明了自己無與倫比的才智,高中第一名解元,相當於現如今的江蘇省高考狀元。第二年,躊躇滿志的唐伯虎踏上了赴京會試的征程,所有人都預言,唐伯虎將再次創下科舉史上連中三元的壯舉。然而時也命也,也就是這一場會試,讓唐伯虎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當時與唐伯虎共同赴京的還有他的友人徐經和都穆。在會試過後,唐伯虎與兩位友人在酒館喝酒,當時在場還有眾多儒生學子,眾人議論今年的試題之難。而意氣風發的唐伯虎估計喝了不少酒,對大家的議論不以為然,直言覺得題目很簡單。而唐伯虎狂也就算了,一旁徐經不知道為何也應聲附和,說今年的題目完全在預料之中,只有都穆始終一言不發。那一天眾人也只當唐伯虎等人是酒後狂言了,並沒有人在意,酒過三旬盡興而散。

然而就在第二天,有關考試洩題的風言風語傳遍了京城,發榜之日,信心滿滿唐伯虎出人意料的榜上無名。而不久後,唐伯虎和徐經更是因“考場舞弊罪”被下了大獄。

最終在朝廷的探查下,此案證據不足,但為了平息輿論風波,依舊各打二十大板。當時的考官被革職,唐伯虎與徐經功名被革除,並終生禁考。這一次的打擊對於唐伯虎而言無疑是毀滅性的,當時讀書人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就是通過科舉考取功名,現如今終生禁考,仕途已斷。禍不單行的是續絃的妻子離他而去,家中的生意也垮了。唐伯虎落魄到了

“海內以寅為不齒之士,知與不知,皆指而唾”的地步。

再次回顧這樁“洩題案”,各家論斷眾說紛紜,有說是徐經買通了考官,牽連到了唐伯虎,有說是都穆嫉妒唐伯虎的之才學,惡意陷害,也有說唐伯虎是朝廷內部權力鬥爭的犧牲品。無論如何,島主相信以唐伯虎如此才華橫溢,加上一身的傲骨,舞弊這種齷齪之事他斷然不會去做。

歷史上真實的風流才子唐伯虎,毀於一件事,遺憾半生

3

回到家鄉的唐伯虎可以說一無所有,從曾經的天之驕子跌落神壇,這個世界對他太不公平。一腔熱血已涼,雄心壯志已死,唐伯虎從此不問世事,在城郊外建了一所桃花庵,寄情于山水,流連於聲色犬馬之中,落魄時便販賣字畫為生。

說來倒也令人感嘆,這一時期唐伯虎的字畫雖然大多是為了謀生而作,卻恰恰讓他達到了一個新高度。他已經無慾無求,反而心無旁騖,將一身才情盡情釋放。留下了諸多如《函關雪霽》,《溪山漁隱》,《王蜀宮妓圖》般的傳世名作。唐伯虎再次名動江南,不過這一回他的稱號有所改變,大概是因為為了混口飯吃,連春宮圖也畫過不少,便被冠以了風流才子之名。

在此期間唐伯虎曾有機會再次踏上仕途,愛發飆的寧王朱宸濠仰慕唐伯虎的才氣,曾邀請他來其幕府。可惜命運再次跟唐伯虎開了一個玩笑,寧王竟然是個有心造反的主。

唐伯虎洞察到寧王的野心後,只能靠著裝瘋賣傻才能逃出魔爪。從此更是對各種權貴敬而遠之,寧願窮困潦倒,也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寫下

“閒來寫幅丹青買,不使人間造孽錢”的詩句表明心志。

歷史上真實的風流才子唐伯虎,毀於一件事,遺憾半生

值得欣慰的是,唐伯虎也終於收穫了自己的真愛。蘇州名妓沈九娘,精通琴棋書畫,愛慕唐伯虎的才氣,敬重他的清高,成為他的紅顏知己。在唐伯虎最落魄的時候,始終陪在他的身邊,併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桃笙。

最終在嘉靖二年的冬夜,五十四歲唐伯虎自知時日無多,留下了絕筆: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唐伯虎歷經人生的大起大落,面對無數挫折磨難,也曾想過自暴自棄,最終看破了生死,對一切坦然相處,一笑了之。不失為豁達的一代風流才子。想必後人也是同情於他的遭遇,感嘆於他的情懷,才為他寫下了那麼多膾炙人口的故事,讓唐伯虎的傳奇,永遠流傳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