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數最多的爲什麼是這三個省份?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考研人數最多的為什麼是這三個省份?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劉冷絲

欄目絲說考研

給各位考研黨先提醒一下,2019年考研形勢有點嚴峻。

全國考研人數在2017年突破200萬大關,2018年考研報名人數升至238萬,預計2019年考研的人數還會大幅上升。

考研人數最多的為什麼是這三個省份?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鄭州市某小區樓道里的考研黨

與以前還有些不一樣的是,越來越多在職人員報考研究生,這種情景有點類似於當年即上個世紀80年代,那個年代在職人員考研居多,當然那個年代考研的競爭力遠遠沒有現在這麼激烈。

就2018年的數據來看,山東省21.38萬人穩居第一,河南省18.6萬排名第二,江蘇省17萬人位列第三,這就是當前全國考研人數的前三甲。

一連串疑問來了,為什麼是這三個省?那些一流高校雲集的北京、上海怎麼沒有上榜呢?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這給考研黨和其他相關人員帶來一些什麼啟示?

各位考研黨還是先了解一下報考的一個簡單常識。

考研人數最多的為什麼是這三個省份?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人民日報新媒體公佈的考研人數數據

有過考研經歷的人都知道,報考時要填一張登記表格,有一項必填的內容就是對考點的選擇,這直接決定了你將到什麼地方參加考試。一般而言,多數人會就是否方便自己考試來選擇。比如,很多在校生喜歡選擇就讀的大學作為考點,畢竟在本校參加考試較為輕鬆。

這個考研人數統計表根據的就是考點人數而確定的,也說明統計數據與地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河南和山東是有名的“高考大省”,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這幾年又變成了“考研大省”。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的一個原因就是,人口基數較大,本科生在讀人數當然也很大。

考研人數最多的為什麼是這三個省份?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山東師範大學排隊入場的考研學生

另有一個原因並不是每個人能夠看明白:這兩個高考大省被985、211工程大學錄取的比例很低。再者,這兩個省也都沒有什麼好大學,也就是常說的重點大學資源匱乏。當年高考成績優秀的學生不甘心就這樣在普通大學讀書,很多人有一個夢想——通過考研再讀自己心儀的大學。比如山東,山東籍的本科生很希望通過考研這條途徑上山東大學,這也造就了多年來報考山東大學碩士研究生人數居全國高校的前列。

不過,聰明人又會發現一個有點違背常規的問題:江蘇省高校資源那麼多,985、211工程大學就有8所,江蘇省地級市還有很多優秀的大學,這個省考研的人為什麼照樣這麼多呢?

考研人數最多的為什麼是這三個省份?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山東師範大學每年考研學生爆滿

這個問題問得好!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其一,江蘇優質高校多,優質在校本科生也多,具備考研實力的人當然也就多;其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者說就業難,這才是考研人數多的最重要的原因。

拿廣東省對比一下,我們會發現問題的答案。廣東省不僅是高考大省——名列第二僅次於河南,也是優質高校所在省份,但並非是考研大省。這個省最大的優點,找工作相對其他省份要容易多了,廣東省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企事業單位機制靈活,本科畢業生就業相對也比較靈活。反過來看同樣是經濟大省的江蘇,長期以來,江蘇省以保守而聞名,就業方面也顯得較為死板,許多本地人才外流,這導致今年3月份,南京市政府專門出臺針對本科生及以上學歷的人才落戶政策。

再回頭看看河南和山東,他們的問題其實和江蘇是一樣的,本科畢業生難以找到好的工作,很多人就只能選擇繼續讀研這條路。

考研人數最多的為什麼是這三個省份?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鄭州輕工業學院學生分享考研成功經驗

說實在話,考研黨並不是喜歡這些考研大省,他們恰恰是為了找到一個好的工作或者想跳出這些考研大省。

無論如何,這三大考研大省背後透露出來的信息值得我們深思。當然,考研黨必須注意,如果準備考研,恐怕要考慮一下某個省的考研人數,掂量一下競爭的力度和難度。

考研人數最多的為什麼是這三個省份?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敬告劉冷絲所有文章首發百家號,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首發媒體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