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關於教養的小故事,令人深思,值得家長一看

有的人說教養是文化和品德的修養,有的人說教養是因教育而養成的優良品質和習慣。我認為是發自內心的寬容和尊重,不是刻意標榜自己的素養,而是讓一切處於一種“舒服”的狀態,教養並不是只有受到良好教育後才能綻放的花朵,相反我覺得和人與生俱來的人格魅力和善良品質所決定。

我覺得,真正有教養的人能看到並理解各種能夠塑造生活的真相之間的聯繫,他們因此明白這個世界的意義,從而在這個世界上,以充滿創意以及富有意義的方法,做卓有成效的事。

建議各位父母和孩子們一起分享以下5個關於教養的小故事:

5個關於教養的小故事,令人深思,值得家長一看

(1)

5個關於教養的小故事,令人深思,值得家長一看

(2)

5個關於教養的小故事,令人深思,值得家長一看

(3)

5個關於教養的小故事,令人深思,值得家長一看

(4)

5個關於教養的小故事,令人深思,值得家長一看

(5)

有一次,到羅馬旅遊,找到兩條專賣古董的大街,一家一家進去看。有一家進去後,我就埋頭看小雕塑、小文物,然後向一位老先生問價錢。問了幾件,老先生都說不賣,我說:“為什麼不賣呢?”他就說實話了,他說:“這是我的店,你進來了,不跟我打招呼。就在那裡看,然後問我賣不賣,我不賣。”

在羅馬,在文藝復興的故國,不經意之間,小時候“文革知青”那種沒教養,那種粗鄙的人格,就露出來,這位老人把我點醒了。

教養是知禮而知理,有同理心的同時明白人與我的分界。有教養的狀態之一是,能表現出禮節、禮貌,並且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很多時候禮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