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数据驱动的新经济

2018年8月24日下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徐远在由经济观察报、《中国金融》杂志、经济观察研究院、新金融家联盟共同主办的以“守正出新 正道致远”为主题的第四届新金融大讲堂上表示,新经济与旧经济的最本质区别是底层数据,新经济是数据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

徐远:数据驱动的新经济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徐远

数据驱动的新经济

新经济是近来出现的新词,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有关产业。从它的底层逻辑来思考,新经济其实“新”在数据,是数据技术和传统所有经济的结合。也就是说,新旧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数据。

举例来说,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行业巨头,都是随着互联网兴起而快速成长的。这些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根本不同之一,就是它们拥有独特的数据,并且拥有能够处理这些数据的算法。

因此,数据技术是新经济的核心,是它的关键点。数据技术的基础其实是联互网,也就是连接、交互和网络。而数据技术的核心可以归结为ABCD,即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云计算)、Big Data(大数据)。

实际上,所有的商业形态都可以认为是数据商业,因为所有的商业都需要处理不对称信息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数据问题。 数据技术的快速进步,促使商业形态从量变到质变。新经济会改变当下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也会改变很多的商业模式。比如说,两方面的重要改变已经很清楚了。

第一,商业模式的改变之一体现在平台经济开始崛起。当前很多大的企业其实都是平台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策略是找准市场、做好商品和利润最大化,平台企业面对的不是一个既定市场,而是建立一个本来不存在的一个市场,这其中就需要技术的力量。

目前,有一半以上的独角兽企业其实都是平台企业,它们就是建立一个平台,维护这个基础设施,让更多的人来这个平台上参与,形成了一个市场。例如,微软其实就是一个平台,自己做好操作系统后,再由无数个厂商和使用者在这个操作系统上生产、加工、交互,微软的操作系统就是一个平台,微软的商业价值与平台的建立有很大关系。

第二,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商业模式的改变在于弹性增加了,包括需求弹性和供应弹性。由于企业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定制化能力强了,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才可能满足,这其实是供给能力的变强。 这种变强的背后,数据技术功不可没,是主要驱动力。

从2007年和2017年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对比可以看出,2007年很多大公司在2017年都已经不见了,留下来的只有微软,是新经济的代表,也是一个平台企业;而快速崛起的企业中,包括谷歌、苹果等企业其实也是新技术、新经济武装的平台企业。

总结一下,新经济的本质是数据驱动的经济,数据技术是旧的也是新的,因为它的从量变到质变过程已经发生,所以未来的商业形态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新经济的概念不是停留在思想、探索或者技术层面,金融危机以来已经是这个世界主流的经济形态,新经济的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了,新经济的体量也已经非常庞大了。

(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