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怎樣才能不吵架更和諧?

甜寶愛學習


我是陳玲,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學院簽約諮詢師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在中國家庭特別常見,大部分人都有很鬱悶的經歷,估計一提起來,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吐槽,這真的是現代中國家庭很值得去重視的一個話題。

鬱悶的原因我想至少有以下幾點:

1、兩代人的養育理念相差甚遠。

老人有很多的實踐養育經驗,比如孩子應睡米枕頭,讓頭睡正;腿要綁起來可以長得直;孩子哭的時候不要抱,那會讓孩子越來越哭得厲害......可很多都是被現代養育觀予以糾正和否定的舊觀念。新舊觀念一衝突,老人們覺得“我是過來人我有經驗”,年青人覺得“你那一套已經過時了”,往往雙方會產生很大分歧。


2、老人寵溺孩子,擔心孩子沒吃飽,所以追著喂;

什麼事都包乾,不管是穿衣洗臉還是吃飯喝水。年青的父母因接受新的教育觀,會提倡讓孩子自己動手、鍛鍊獨立能力,可是老人不捨得讓寶貝孫子們受苦。


3、有些老人性格強勢,習慣要掌控,

有的老人退休後無事可幹,將所有精力投注在孫輩身上,帶孫子成為他們的核心工作,誰要干預,就像搶奪他們的飯碗,讓他們跟你“對戰”。


4、年青的父母只管生不懂養,

他們在老一代無微不至的照顧下長大,自己還是個孩子,忽然成了父母,其實心理上還完全不知道怎麼做父母。


5、年青人在生完孩子後,職場和身份角色的變化,會激發複雜起伏的內心情緒。


6、生了孩子後,往往會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很多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童年早期的“傷痛”情緒會被勾出來。


前面幾點是很多家庭進入有孩子的新階段後的重大矛盾點,後兩點是很多媽媽“產後抑鬱”的內因。不知道你跟你媽是屬於哪種原因?


如何解決呢?家庭成員們最好:

(1)找出問題屬於哪一種,再針對性的溝通解決;

(2)對彼此的職責,也應做好明確分工,比如商量好老人只負責生活的照顧,年青父母負責科學養育;

(3)通常都是女人的鬱悶比較多,但往往男人的作用不可小覷。你或者可請你老公或父親多多介入幫忙,一方面給你情緒上的支持和鼓勵,另一方面調和你和媽媽的關係。

只能簡單說到這裡了,回信重點都放在了和你媽一起帶孩子的問題,如果你和媽媽在生孩子之前相處就並不好,那就需要再作探討了。如果有需要,可以進一步與我們聯繫。

關於華大 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始於2003年,專注心理諮詢、心理培訓、企業EAP。300多名富有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團隊,600餘名志願者服務團隊,30門電話組成的免費公益心理服務熱線向社會提供服務。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我有兩個孩子,和公婆同住了7、8年了。

我的秘訣是:少說話多做事;少要求多讚美;少比較多算賬。

生孩子之前,我只和公婆見過幾次面,沒啥矛盾。有了孩子,大家不得不住一起。我才發現我婆婆是個很強勢的人。她自認為育兒很有經驗,總喜歡管著我、指導我。

舉個例子,現在我們相處了快8年,我的第二個孩子都快兩歲了。我婆婆還是要在我給孩子餵飯的時候,盯著我的一舉一動,指手畫腳。

因此,最開始一起住的第一年,我為了婆婆,跟老公吵架無數次。老公去上班了,還經常接到我投訴婆婆的短信。那一年,為了婆婆,我們差點離婚。

但是後來我想通了,我是和我老公過一輩子,婆婆只不過是來幫我們幾年的。為了婆婆影響夫妻感情,非常不划算。

經過幾年磨練,我總結了幾點心得。

第一, 少說話多做事。

言多必失,儘量少和婆婆說話,在她說些不中聽的話時,我趕快抽身去做家務,不接話。

第二, 少要求多讚美

婆媳矛盾很多都是因為育兒觀念的不同,生活習慣的差異。

求同存異吧,只要對孩子沒有傷害。婆婆做什麼,我不是說“挺好的”就是說“隨便你”。反正我知道,就算我提出我的想法,我婆婆也是不會聽的。

第三, 少比較多算賬。

哎,我就是傳說中的包子性格。有啥辦法呢,我自己要上班,有沒有給力的孃家。

有那麼幾次,我被氣得不行,我就上網查了查育兒保姆的市場價格。算算賬,我馬上就冷靜了。

為了錢,為了孩子,我只能一忍再忍,百忍成鋼了。


玩英語


我們家一直是有老人幫著一起帶孩子,覺得這個問題特別想回答一下,不吐不快的感覺。

先說說我們家的現狀:家有倆寶,大寶5歲,馬上上幼兒園大班,小寶3個月,老公的工作較忙,出差較多,目前呢,我在休產假。

自從有了大寶之後,奶奶一直在幫著帶孩子,我是在大寶5個半月的時候上班的,那時候中午回來餵奶,下班回來主要是我來看,週末跟奶奶一起帶著大寶出去玩。但是看似平靜的生活中,夾雜著很多的小摩擦。比如:剛出生的時候,就因為我取的小名爺爺奶奶不喜歡,他們就不叫孩子那個小名,直接叫大名省去姓;出生之後看孩子睡覺的時候老是小青蛙式,就老嘮叨著給孩子綁綁腿啦;我做月子只能喝紅糖水不能喝白開水啦等等吧,總之問題重重,那時候心情一團糟。對奶奶,心裡是有些煩感的,婆媳之間嘛,也是難免的。

今年生了二寶,感覺情況突然變化了好多了,說是這幾年的磨合也好,說是彼此的退讓也好。總之,現在我們之間的相處可以說是和平的。爺爺退休了跟奶奶一起幫我帶倆寶。

早上二寶起得早,我先陪著玩,奶奶做飯,然後等到大寶起床後,爺爺開始抱著二寶玩,我負責督促大寶,完成穿衣、洗漱、梳頭髮等,做好上學前的準備。之後爺爺去送大寶,奶奶再來接班看二寶,我吃早飯。我吃完爺爺奶奶一起吃,我再陪二寶玩,哄二寶睡覺。睡著的時候我乾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看我做自己的事情時,爺爺奶奶會抱著二寶出去玩。晚上二寶睡覺早,我的時間都用來陪大寶,畫畫啦、親子閱讀啦、做點口算題、下下棋、玩玩遊戲之類。為保證大寶的睡眠,她選擇了跟著爺爺奶奶睡,每天奶奶再講睡前故事。如此,每天的每天,安靜而美好。

絮絮叨叨半天,來說一下相處之道吧!

1、互相尊重。我覺得開始的摩擦到後來的和平,這一點非常重要。老人的好多觀念與我們有所不同,我們可以語氣平和的指出來,或者可以藉助於書籍的力量或者講座的力量。比如,在做月子時,婆婆老說不知道該做什麼,那我就從網上找了食譜,具體到一日五餐的月子餐食譜,打印出來讓她看著,選她能做的了的來做,這樣一來,既保證了我的營養,也提高了她的廚藝。所以這次她說,感覺這樣做起來容易多了呢!再比如,她看到孩子打嗝就感覺孩子會特別痛苦,一直在那糾結,於是給她拿出育兒書,找到相關的地方,讓她知道新生兒打嗝是因為膈肌發育不全還,完全不用擔心。再比如,孩子腸絞痛吧,有一段時間每到傍晚時候就大哭不止,奶奶又是各種擔心,各種嘮叨,正好聽到一個育兒講座,於是拿來與她分享,像這樣的事情舉不勝舉,慢慢的,在遇上問題的時候,就不會個個都耷拉著臉各種不高興了,有問題解決問題是最好的辦法。

2、給彼此自由的空間。他們喜歡的,我不反對,我喜歡的,他們也給我自由時間。比如現在,爺爺奶奶在給二寶洗澡,而我一個人在敲擊鍵盤,做著我喜歡的事情。他們會在我有事情的時候給足我時間和空間,讓我來做。他們喜歡晚上聽廣播,我也給足他們時間和空間,二寶睡著,我和大寶讀書、遊戲、畫畫、學習,爺爺奶奶就可以出去散步或者聽廣播,做他們喜歡的事情,互不干涉。這樣挺好!

3、作出讓步,懂得感恩。爺爺奶奶幫著看孩子,他們不是天經地義,所以做小輩的我們要懂得感恩,有時候作出一些讓步,退一步海闊天空。而他們面對年輕人,也是會做出一些讓步,有時看不慣,老兩口關起門來說說,年輕人聽不見也就算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這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面對矛盾,我們的態度,多一點感恩,多一份理解,多一點溝通,一切會變得更加美好!!


家有倆寶育兒頻道


我覺得在我家,只要我不上班我就儘量自己帶孩子,不讓老人過多插手。老人可以幫忙做下飯,洗下菜,但孩子的事還是自己親力親為好,這樣能避免很多矛盾的發生。

假如是我要上班,沒辦法了,要把孩子給老人帶,那麼首先肯定各方面就得忍一忍了。有些確實不能忍的原則性問題恐怕就要讓老公去溝通一下了。不過如果老人比較固執的話是聽不進去的,他們會覺得要我帶孩子就得按我的方法來,要不你們自己帶,所以最後問題還是回到自己帶孩子上面。

另一個是要老人帶孩子,那沒辦法就只得跟老人保持一致的觀念,不管他們把孩子帶成什麼樣,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比如我大嫂,她是基本上沒帶過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帶的。而她好像就跟老人思想一致,不管帶成什麼樣,只要給帶就行了。現在是老人有空時帶著孩子看電視,老人忙家務時讓孩子自己看電視,不管他是坐著看,趴著看,躺著看,不管是看半天還是一天,看到睡著或者他自己不想看為止。我覺得做為父母有可能是受生活壓力所迫,也有可能真的不重視孩子,生下來,活下去,養大了就行,這根本就不用跟老人爭吵,因為沒有育兒上的分歧嘛。

最後,我覺得最好還是自己帶孩子。如果經濟不寬裕,媽媽要上班,那麼請用行動來影響老人,為了孩子教育好,做為父母還得多花點心思。不要生下來丟給老人就完了,你自己都不重視孩子,還指望老人帶得多好呢?年紀大,精力畢竟有限啊。



凌兒媽媽


首先,我覺得應該要明確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對老人來幫我們帶孩子是什麼樣的看法,是覺得老人幫我們帶孩子是天經地義,還是覺得他們放棄自己的晚年自由的幸福生活無償的來幫我們來帶孩子,是我們的福氣,我們應該帶著感謝感恩的心態;

如果是後者,你帶著感恩感謝老人的心態,首先這個架就不容易吵起來,肯定是會更和諧的。

不可否認,老年人跟年輕人在生活習慣、生活態度,對孩子的教育思想上都跟我們有不小的差別,很多家庭鬧矛盾,就是對老人以上行為方式各種看不慣,而又不懂得去溝通解決,導致矛盾的產生;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首先,必須的,小兩口要從思想上端正,誰規定老人家就一定要給你無償帶孩子做家務,你想想看,要是老人家不願意給你帶孩子,你還得花幾千元甚至更多錢去僱個保姆,保姆對孩子好不好,做事情認不認真?這個還真不好說。而老人家來幫忙,完全是無償全心全意愛你的孩子的。

(2)有條件的話,年輕人和老人不要在一起住(是有條件的情況下,實在沒有條件的就忽略這條),因為畢竟生活習慣存在很大的差異,特別是很多新媳婦和公婆的磨合,完全是從小寶貝出生後才真正開始生活在一起,有時候,彼此保留一點空間,既可以給雙方一點自由,也讓老人有充分的時間休息,這點挺重要的,比如週一到週五白天幫年輕人帶孩子,晚上老人回到自己的房子休息,該跳廣場舞跳廣場舞;週末2天雙休,該和老鄰居串串門就串門嘮嘮嗑。都是人,彼此將心比心,也都需要有點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調整放鬆,更有利於雙方家庭的和諧。

(3)鼓勵老年人與時俱進,告訴老年人一些最新的育兒資訊,畢竟都是為了他們的孫字輩好,大多數老年人還是能通情達理的。當然,有的老年人也是很固執,我就這麼帶大了**個孩子,個個不都是大學生,也許公婆一句話就把你的心堵上了,讓你體內怒火在燃燒。

彆著急上火,想吵架,先喝口水降降火,聽老君給你分析分析:

這時候你真的要冷靜下來思考下你當前的情況,如果你是可以自己全職帶孩子,且育兒理念跟老年人存在巨大分歧,但沒有第二條說的有條件分開住,必須抬頭不見低頭見天天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你現有家庭的經濟條件允不允許你僱個保姆?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你僱個保姆,你就跟老公溝通同僱個保姆,不要老人家帶孩子了,因為你已經反覆跟老人家溝通過很多次都無效,且繼續相處下去,雙方火氣只會越來越大,你也不想讓老公在中間當夾心餅乾,你也徹底準備好了自己和保姆配合的準備。畢竟僱個保姆你可以安排保姆,並且按自己的育兒理念來教養撫育孩子。老人家回老家吧,過年過節,一定要盡媳婦的孝道,帶孩子回去給老人家看看,說不定,老人家還經常給你送農村土雞蛋上來呢。

如果你家的經濟條件根本不寬裕,而現在孩子又小,你一個人搞不定,還非得老人幫忙著帶,我勸你,先叫老公出面跟老人家溝通;實在是溝通不成,你有沒有那個骨氣自己帶孩子,你就忍著點吧,抓大放小,反正孩子還小,老人行為習慣教育理念也不至於給孩子造成什麼特別惡劣的後果;你就心裡換種思維,把老人家看成免費的保姆,確實,人家也沒有拿你一分錢,還幫你帶孩子做家務的,你也不要天天叉著個腰想找茬;誰都不容易,老人家也是在幫你,求大同存小異;等到你有一天真的有能力自己帶孩子了,就儘量早點自己帶吧,雖然苦,但是總沒有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傷害;

(4)最後,如果年輕的你是通情達理的人,且善於換位思考的人,想必一定能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溝通解決因老人理念不同帶孩子而帶來的潛在矛盾,把矛盾消失在萌芽中,一起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努力吧,希望咱們的孩子都在健康和諧快樂的家庭氛圍中快樂成長!


老君育兒路上的一二一


設定界限,不隨便逾越。年輕人和老人一起帶孩子,一定會有觀念上的不同導致雙方都不愉快,為了有個和諧的家庭環境,不讓矛盾表面化,大家可能都在忍耐,但是,總有一天會因為某個點而爆發。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需要設定界限建立規則。

做好分工。孩子儘量媽媽自己來帶,媽媽知道想讓自己的孩子養成什麼品格和培養什麼樣的技能,自己來培養避免了自己不喜歡老人帶給孩子的認知。可以約定什麼時候讓老人幫忙帶。媽媽以照顧孩子為主,老人以照顧家裡為主,相處過程中大家相互協助,彼此尊重。

相互體諒。不管照顧家裡還是照顧孩子,大家都很辛苦,遇到事情關注解決問題,而不是相互責怪,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做為小輩,要更多的體諒老人,多關注老人的需求,經常噓寒問暖。每個人的言行舉止對方都是可以感受到的,做好自己該做的就好,自己做好的被回饋的一定也不差。

一點小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皓媽育兒


先交代一下我們的情況,我們家是和孩子奶奶一起住,我是全職媽媽,有兩個孩子。

首先,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矛盾,更何況是千古話題:婆媳關係。所以能夠不住一起儘量不住一起,遠香近臭,不住一起,大家相互都看得順眼。

其次,如果實在沒辦法要住一起,那就明確管理範疇。就如我這樣,婆婆有一個兒子倆女兒,公公另外組建家庭了,我們不和婆婆住,婆婆就會一個人孤零零的。我們家是婆婆買菜打掃衛生,我負責帶孩子教育孩子,然後一起煮飯做菜。但只要住一起,婆婆就一定會干涉教育孩子,這種情況我會先溝通,溝通幾次不行我就會表明我立場,如果婆婆還是不聽,那我就會態度很堅定的告訴她不能這樣做。比如我孩子要自己吃飯,婆婆覺得孩子自己吃飯吃不飽,就要喂,說了不聽就偷偷喂,後來我告訴我兒子,要喂就倒掉不給吃,我婆婆還以為我開玩笑的照喂,我二話不說就倒了,從此她就不敢隨便干涉我了。

再則,如果是全職媽媽,上班時間交給老人帶那就尊重老人的教育方式,下班就儘量自己帶。有矛盾就好好溝通。


瞄到喵小姐的貓


我是職場媽媽,和公婆生活在一起,我的孩子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帶的。目前2歲了,除了有些時候會冒出一些方言外,其他的爺爺奶奶帶的都是不錯的。要想和諧相處,就要時刻“換位思考”,你帶孫子被媳婦看不慣,你怎麼辦?還有以下幾點建議:

1.育兒觀念上必須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一定要以一個人的思想為主導思想。(核心問題)

老人家跟新生代爸媽育兒觀念上肯定必須一定會有觀念不一致的地方,但好在孩子沒出生前我們就定好了規定:孩子的教育觀念由父母主導!爺爺奶奶在產生分歧時大家可以討論,如果無法達成一致,直接參照母親的意見。

2.實時掌握小朋友信息(適用與職場媽媽)從產後剛上班到現在,每天我回家奶奶都會把小朋友一天的活動跟我說一遍,從幾點起床,吃的飯菜到去了哪些地方,教了哪些知識,即便是摔了一跤,哭了幾次都會跟我詳細闡述。“未知才恐懼”,雖然不在家但能夠詳盡知道小朋友一天的生活,便不會對老人產生猜忌心,胡思亂想。

3.無論老人帶的是否達到你的滿意度,請多多感謝他們!並且也讓你的小孩都鐸感謝他們!尊重老人的付出!(最重要)老人家多年沒有帶過小孩,他們和小孩隔了一輩,大多數老人家還是用老一輩的思想和方法帶孩子加上生活習慣、地區差異、思想觀念等,一定會有你看不習慣的地方,怎麼辦?如果是無傷大雅的事情,請不要太在意,忍住你的脾氣!如果確實對小孩有影響,用他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適當提醒。雖然我也會有對他們的育兒不滿意的地方,但比起“危險的保姆”,自然是老人帶更放心!婆婆為了幫我帶孩子辭了工作,滅有功勞也有苦勞。從我內心上來說我是十分放心和感激的。其次我買了一些育兒和菜譜書籍,奶奶在家沒事的時候也會看,除了讓他解乏,看多了自然育兒觀念也是不斷更新。當小朋友學習了一些新的技能得到別人讚許的時候,奶奶自己也很驕傲!

4.要牢記:這是你的孩子!比起老人,他更需要你的陪伴和教育。在家的時候你要更多的親自陪伴,把爺爺奶奶當做來做客的“客人”,不要當成“傭人”!再好的爺爺奶奶也比不上父母的言傳身教,生後不光要養,更要教,不管什麼時候,這些都是父母的責任!


羊寶熊媽闖江湖


首先,要明白的是,不管老人是誰,是自己婆婆還是自己媽媽,都會有矛盾的,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生活習慣,餵養孩子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甚至是飲食起居的瑣事都會引起矛盾。甚至是吵架。

其次,有了矛盾不可怕,吵架也不可怕,可怕是因為有矛盾而不去處理,甚至一方為了家庭的暫時和諧而委屈自己暫時強忍。都不是處理矛盾的正確方式。越委屈以後爆發出來的殺傷力越強。有了矛盾就去解決,對事不對人,吵架不翻舊賬。有什麼事就去解決。

最後,不管是年輕人和老年人都要相互理解相互體諒。年輕人有許多新的育兒方法,老人經量去改變自己舊的育兒方式。年輕人也要明白,老年人生活方式陳舊,但是是他們所處的時代造成的,老人不是保姆。要多體諒他們。


全職二胎媽媽育兒


孩子出生後,是自己帶孩子還是請老人幫忙一起帶孩子,往往成為了年青父母們兩難的選擇。自己帶吧,工作又不能丟,上班後孩子誰來帶?請老人幫忙吧,又擔心老人的育兒觀念滯後、方法不科學、可能還不太好溝通。這看起來的確是件左右為難的事兒。

其實,請相信每位老人都是發自內心地愛孩子,只是可能他們以前沒有機會學習如何更科學地養育寶貝。所以,只要年青父母們能做好自己、尊敬老人、良好溝通,相信一定能得到老人的支持和理解,一起將寶貝帶得更好。

01 夫妻兩人一條心

這一點是最為關鍵的,如果夫妻倆對待老人育兒方式的觀點不一致,自身就容易產生矛盾,更不用說與老人的溝通了。而且一旦產生了問題,夫妻雙方、與老人之間的矛盾也更容易激化。

02 對老人也要和善而堅定

在養育孩子時,我們需要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讓孩子知道行為的邊界。同樣,我們也需要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向老人表達,讓老人感受到被尊重的同時,也能瞭解到還可以有更科學的方式來育兒。

03 用自己的方式給老人做出示範

對待孩子的挑戰,父母首先得堅定自己的信心、堅持自己的方式,用行動和效果給老人做出最好的示範,讓老人切身體會到不懲罰、不嬌縱也一樣能讓孩子“聽話”。

感恩老人們,是他們養育了我們,又來幫助我們養育下一代,只要做好溝通,相信一定能共享育兒快樂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