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勞倫斯》:奇蹟創造者的謎與魅

《阿拉伯的勞倫斯》:奇蹟創造者的謎與魅

榮譽:1963年第3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美工、最佳音效、最佳音樂共7項大獎。

在拍攝阿里進入海市蜃樓的畫面時,攝影師弗雷迪·楊使用了一種特別的寬銀幕482 mm鏡頭,後來攝影師們將這種鏡頭稱為“大衛·裡恩鏡頭”。片中角色約翰遜·本特利的原型是美國旅行家兼記者洛維爾·托馬斯,世人從他的作品中開始知道勞倫斯的存在。

內容簡介

1916年,英軍中尉勞倫斯奉命前往萬迪沙法拉,協助費薩爾王子聯合阿拉伯各部族反抗土耳其人的統治。途中,哈利斯人阿里為了一口水井擊斃了勞倫斯的嚮導哈齊尼人。勞倫斯告誡阿里,只要阿拉伯各部族爭戰不休,阿拉伯就仍然會是一個弱小、愚蠢的民族。

《阿拉伯的勞倫斯》:奇蹟創造者的謎與魅

在萬迪沙法拉,勞倫斯目睹了費薩爾王子的隊伍在土耳其人飛機和榴彈炮的攻擊下潰不成軍。但是,勞倫斯反對以革新裝備為交換條件,將阿拉伯人變成隸屬於英軍的一個作戰單位。勞倫斯對阿拉伯獨立性的尊重,贏得了費薩爾王子的信任。費薩爾王子授意勞倫斯以年輕人的熱忱創造一個奇蹟。勞倫斯率領50名駝騎兵,成功穿越死亡沙漠尼法德,並集合哈威塔特人,攻下了土耳其軍事重地阿卡巴。勞倫斯一面通知阿拉伯軍隊儘快入駐阿卡巴,一面向英軍總部彙報這件事,以便為阿拉伯人爭取更多的武器援助。此後,勞倫斯率軍炸燬土耳其人的鐵路,頻頻獲勝。這使勞倫斯在阿拉伯人中極具威望。他也把自己看成了預言家和聖徒。

但是,在勞倫斯一意孤行進入迪拉之後,這種幻覺破滅了。勞倫斯在土耳其軍營中受到殘酷的虐待。他從此一蹶不振,只想做一個普通人。然而,艾倫比將軍把勞倫斯視為大計劃中的關鍵環節,不容許他此刻退出。勞倫斯得知《史凱奇唱皮科特條約》的存在,正義感促使他重新回到阿拉伯人中間,率領他們搶在英軍前面佔領大馬士革。

阿拉伯國家議會成立了。不料,阿拉伯各部族卻發生激烈爭執,好不容易結成的戰鬥同盟頃刻瓦解。英阿的和談最終在艾倫比將軍和費薩爾王子之間進行。阿拉伯在妥協中贏得了英國的援助。勞倫斯帶著疲憊和悲哀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阿拉伯的勞倫斯》:奇蹟創造者的謎與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