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微課堂」單位和社區(住宅小區)微型消防站的建設標準

「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

「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

2018年3月,《浙江省單位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和《浙江省社區(住宅小區)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印發,兩個《標準》的發佈,旨在引導和規範單位部門、城鄉社區、住宅小區的微型消防站建設和發展,推動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快速有效地處置初起火災,提升單位部門、城鄉社區、住宅小區應對火災的自我防控能力。單位微型消防站以“救早、滅小”為目標,按照“有站點、有人員、有器材、有戰鬥力”標準建設,達到“1分鐘響應啟動、3分鐘到場撲救、5分鐘協同作戰”的要求;社區(住宅小區)微型消防站則需依託社區社會服務管理中心,合理劃定最小滅火單元,按照“有站點、有人員、有器材、有戰鬥力”標準,採取自建、合建、統建等方式建設,同樣也要達到“3分鐘到場”的要求。下面,小編就按照單位微型消防站建設和社區(住宅小區)微型消防站建設兩個部分來具體解讀。

「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

【*1*單位微型消防站建設】

01單位微型消防站的建設原則

標準規定:除消防法律法規規定應建立專職消防隊、企業消防站和小型消防站外的其他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以下簡稱“重點單位”)均應建立微型消防站,並鼓勵非重點單位建立微型消防站。

「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

02單位微型消防站共分為三個標準等級

(一)設有消控室的重點單位,應建立一級微型消防站。

(二)無消控室、員工人數在10人(含)以上的重點單位,應建立二級微型消防站。

(三)無消控室、員工人數在10人以下的重點單位,應建立三級微型消防站。

(四)同一建築內多個重點單位共用消防控制室的,該建築可合併建立一級微型消防站,每個重點單位應建立三級微型消防站。

(五)非重點單位可參照此分級標準建立微型消防站。

03單位微型消防站的建設要求

(一)人員配備

1.基本要求。單位微型消防站人員配備應滿足單位滅火應急處置“1分鐘響應啟動、3分鐘到場撲救、5分鐘協同作戰”的要求。

2.崗位設置。單位微型消防站應設站長、值班員、消防員等崗位,設有消控室的單位應設消控室操作員,配有消防車輛的單位微型消防站應設駕駛員崗位,可根據單位微型消防站的規模設置班(組)長等崗位。站長一般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擔任。

3.分組編排。一級微型消防站每班次在崗人員不應少於4人。其中,能到場參與火災撲救的在崗人員不應少於3人;二級微型消防站同時在崗人員不應少於3人;三級微型消防站同時在崗人員不應少於2人。

「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

(二)裝備配備

1.單位微型消防站應根據撲救初起火災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通信、防護等器材裝備,巡查區域較大的,可配備電瓶車,電瓶車應隨車攜帶滅火器或簡易破拆工具。有條件的單位微型消防站可選配消防車輛。消防器材裝備應根據滅火救援需要,結合建築(場所)功能佈局、室內(外)消火栓設置,分區域合理設置存放點。

2.微型消防站隊員應配備統一的工作服,並設置明顯標識。消防頭盔、消防員滅火防護服、消防員滅火防護靴、消防安全腰帶、消防手套、空氣呼吸器可根據實際需要選配。生產、儲存、經營、使用易燃可燃液體或氣體的單位,可根據火災類別調整滅火器材配置種類。

3.超高層建築、超大型企業等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在微型站站點、避難層等位置多點設置供消防隊取用的執勤戰備器材點。

「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

(三)站點設置

1.單位微型消防站選址應遵循“便於出動、全面覆蓋”的原則,選擇便於人員車輛出動、3分鐘可到達單位任意地點的場地。

2.生產、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應儘量將單位微型消防站設置在常年主導風向的上風或側風方向。

3.同一棟超高層公共建築中不構成隸屬關係的重點單位,應按照“一樓多站”模式分別建站建隊。縱向管理體量大的單位,還應按照“一站多點”建設模式設置多個值守備勤點。

4.橫向管理體量大的單位,也應按照“一站多點”建設模式設置多個值守備勤點。

5.單位微型消防站應根據本單位事故特點建立專業處置隊伍。

6.單位微型消防站應設置統一的明顯標誌,張貼(懸掛)“××(單位名稱)微型消防站”標牌。

7.單位微型消防站應設置必要的辦公設施,滿足值班需求。並將組織架構、在崗人員、應急處置程序等張貼上牆。有條件的單位可配備必要的生活設施。

04單位微型消防站的主要職責

單位微型消防站應積極開展日常消防安全檢查巡查、滅火應急演練、消防知識宣傳。

(一)常態防火檢查

1.單位微型消防站應制定完善日常防火檢查巡查、火災隱患整改制度,明確日常排查、火災隱患登記、報告、督辦、整改、複查等程序。

2.單位微型消防站應當安排人員開展日常防火檢查巡查,根據有關規定和單位實際,確定檢查巡查人員、內容、部位和頻次。

3.日常防火檢查巡查的主要內容包括:油、水、電、氣的管理情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消防設施器材、消防安全標誌是否完好有效,重點部位值班值守情況等。

4.對防火檢查巡查發現的火災隱患,應立即整改消除,無法當場整改的,要及時報告消防安全管理人。整改期間應採取管控措施,確保消防安全。

5.單位微型消防站要在消防部門的指導下,製作單位微型消防站活動記錄本,做好巡查記錄。

「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

(二)快速滅火救援

1.單位微型消防站應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和火災特點制定完善滅火應急救援行動規程和定期演練制度。

2.單位微型消防站應定期開展滅火救援器材裝備和疏散逃生路線熟悉,確保器材裝備完好有效、疏散逃生路線暢通。

3.單位微型消防站應按照“1分鐘鄰近員工先期處置、3分鐘滅火戰鬥小組到場撲救、5分鐘增援力量協同作戰”的要求,制定完善滅火應急救援和疏散預案,定期開展培訓授課、訓練演練,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4.“1分鐘響應”程序要求:單位微型消防站值班員(消控室值班員)接到火災報警後,應立即發出火警指令,啟動應急響應程序。就近調派火災發生地點周邊員工1分鐘內到達火災發生地點進行先期處置。同時,通知單位微型消防站在崗人員立即出動,並向當地119消防指揮中心報警。

5.“3分鐘處置”程序要求:在接到火警報告或調派指令後,微型消防站隊員應在3分鐘內到達起火發生地點,就近取用消防器材裝備,按應急處置程序開展人員疏散、火災撲救等工作。

6.“5分鐘聯動”程序要求:加入消防區域聯防協作組織的單位微型消防站,在其它單位發生火災後,應按照“一處著火,多點出動”的要求,根據火警信息或調派指令,5分鐘內啟動聯動響應,攜帶滅火救援裝備趕赴起火地點協同作戰。消防隊到場後,單位微型消防站應服從到場消防隊的統一指揮,協助開展處置。

7.消防區域聯防協作的單位微型消防站,應建立信息互通機制,遇有火情可及時聯絡,通知到場增援。應確定組織單位,每季度應組織一次聯動演練。

8.滅火應急救援演練、處置情況應在單位微型消防站活動記錄本上記錄。

(三)有效消防宣傳

1.單位應制定完善消防宣傳和教育培訓制度,將微型消防站作為消防宣傳主要力量。

2.單位應定期向單位員工宣傳消防知識,開展防火提醒提示。建立單位消防微信群,定期發送消防安全內容,發生火災時,輔助提醒疏散。

3.單位應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對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要開展崗前消防培訓,使全體員工達到“一懂三會”要求。

4.消防宣傳和教育培訓情況應在單位微型消防站活動記錄本上記錄。

05單位微型消防站的運行機制

(一)日常管理

1.微型消防站站長是各項規章制度貫徹落實的具體執行者,應加強教育學習組織,做好日常監督管理,確保正規有序。

2.微型消防站應主動掌握建築改造施工、消防設施變動等涉及滅火救援有關情況,及時報主管消防部門備案。

3.單位應制定完善微型消防站日常管理、訓練、保障制度。

4.單位微型消防站應根據有關制度,加強日常管理,定期開展針對本單位火災特點的初起火災撲救訓練、培訓或演練。

5.單位微型消防站的運行經費、隊員工資待遇、社會保險等由單位負責。多個單位共用消控室合建微型消防站,要互相簽訂協議,明確權利義務。

6.單位微型消防站實行建設登記備案制度。單位微型消防站建成後,應及時報主管消防部門備案(有建站要求的,報主管消防部門驗收),由主管消防部門統一編號,登記相關信息。單位微型消防站人員、裝備有調整的,應及時報主管消防部門備案。

7.單位微型消防站應加強檔案資料建設,有關建設情況、活動記錄應及時存檔。

「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

(二)值班備勤

1.單位微型消防站應制定完善值班備勤制度。根據實際情況提前劃定值班備勤地點,落實必要保障措施,確保隊員值班備勤期間不離開任務區域,隨時做好出動準備。

2.營業期間,單位微型消防站應科學分班編組,合理安排執勤力量,實行24小時值班(備勤),確保戰鬥力。非營業期間,應落實人員值班巡查。

3.單位微型消防站應主動加入消防區域聯防協作組織,配合做好有關活動,定期開展聯勤聯訓。

(三)指揮調度

1.單位微型消防站應制定完善滅火救援調度指揮和通信聯絡程序。微型消防站與隊員應保持24小時通信聯絡暢通並定時開展通信測試,確保遇有警情時能第一時間通知到每名值班備勤人員,值班電話不得用於與滅火救援無關的活動。

2.單位微型消防站應主動納入消防部門統一調度指揮體系,接受消防部門的統一調度,與消防大隊指揮中心應每週組織電話測試。。

3.單位微型消防站應接受消防區域聯防協作組織的調派,協助參與消防區域聯防協作組織內其它單位的滅火應急處置。

【*2*社區(住宅小區)微型消防站建設

01社區微型消防站的建設方式

(一)按照“多建站、建小站、密佈點”的原則,城市消防站保護範圍未覆蓋的社區均應建立社區微型消防站。

(二)城鄉社區採取區(縣)財政、鎮街、社區共同出資的方式,依託社區社會服務管理中心,發揮治安聯防、保安巡防等群防群治隊伍作用,獨立建設微型消防站。

(三)鼓勵社區內設有物業的城市住宅小區依託物業服務管理公司建設微型消防站。位置相近的住宅小區可以按照“3分鐘到場”的要求合建微型消防站。

「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

02社區微型消防站的建設要求

(一)人員配備

社區微型消防站應確定1名站長,可由社區消防安全管理人或物業管理負責人兼任。隊員不應少於5人,可由接受過基本消防技能培訓的保安員、治安聯防隊員、社區工作人員、物業管理人員、小區樓道長、志願者等兼任。

(二)裝備配備

1.社區微型消防站應根據日常工作和滅火救援需要,配備必要的器材裝備(車輛)。

2.消防器材裝備可根據滅火救援需要,結合建築分佈、室外消火栓設置,分區域合理設置存放點。

3.微型消防站消防員應配備統一的工作服,並設置明顯標識。住宅小區微型消防站消防頭盔、消防員滅火防護服、消防員滅火防護靴、消防安全腰帶、消防手套可根據實際需要選配。

4.橫向體量大或內部有超高層建築的社區(住宅小區),應根據實際情況,在微型站站點、避難層等位置,多點設置供消防隊取用的執勤戰備器材點。

「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

(三)站點設置

1.社區微型消防站選址應遵循“便於出動、全面覆蓋”的原則,充分利用社區社會服務管理中心、物業等現有的場地、設施,合理選取站點位置。

2.橫向、縱向管理體量較大的社區(住宅小區),應按照“一站多點”建設模式建站建隊,在管理範圍內設置多個值守備勤點,以滿足快速處置要求。

3.社區微型消防站應設置統一的明顯標誌,張貼(懸掛)“××(社區名稱)微型消防站”標牌。

4.社區微型消防站應設置必要的辦公、訓練、生活設施,滿足值班執勤、工作生活基本需求。並將社區微型消防站的組織架構、在崗人員、應急處置程序等張貼上牆。

03社區微型消防站的主要職責

社區微型消防站應積極開展日常消防安全檢查巡查、滅火應急演練、消防知識宣傳,達到消防安全巡查隊、滅火救援先遣隊、消防知識宣傳隊“三隊合一”的要求。

(一)常態防火巡查

1.社區微型消防站應制定完善日常防火檢查巡查、火災隱患督改制度,明確防火檢查巡查的人員、內容、頻次和火災隱患督改的程序。

2.社區微型消防站應根據社區的統一安排,在確保執勤的前提下,統籌做好日常防火檢查巡查、消防宣傳等工作。

3.社區微型消防站日常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住宅小區消防車道和疏散設施等是否暢通、消防設施是否完好有效、電動車停放和充電是否規範,市政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設施是否完好有效。

4.社區微型消防站檢查巡查發現的問題,要立即提醒、督促整改消除,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時報告社區居委會,由社區居委會根據有關規定啟動火災隱患督改程序。

5.社區微型消防站要在當地消防部門的指導下,結合實際,製作社區微型消防站活動記錄本,檢查巡查情況應在記錄本上記錄。

(二)快速滅火救援

1.社區微型消防站應制定完善滅火應急救援行動規程和定期演練制度。

2.社區微型消防站應定期開展滅火救援器材裝備和轄區道路水源熟悉,確保隨時“拉得出、打得響”。

3.社區微型消防站應按照“1分鐘響應啟動、3分鐘到場處置、5分鐘增援力量協同作戰”的要求,制定完善滅火應急救援預案,定期開展培訓授課、訓練演練,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4.“1分鐘響應”程序要求:社區微型消防站值班員接到火災報警後,應立即發出火警指令,啟動應急響應程序,就近調派火災發生地點周邊社區工作人員1分鐘內到達火災發生地點進行先期處置,同時,通知社區微型消防站在崗人員立即出動,並向當地119消防指揮中心報警。

5.“3分鐘到場處置”程序要求:社區微型消防站站點分佈應儘量滿足3分鐘到場處置的要求,確有困難的,可將單位、住宅小區等微型消防站納入社區管理調度範圍。在接到火警報告後,微型消防站隊員應在3分鐘內到達起火發生地點,就近取用消防器材裝備,按應急處置程序開展人員疏散、火災撲救等工作。

6.“5分鐘聯動”程序要求:社區居委會應全面掌握本社區內微型消防站信息,牽頭建立通信聯絡、聯勤聯動機制。根據火警信息或調派指令,迅速調派起火地點周邊的微型消防站,實現5分鐘增援力量協同作戰的要求。消防中隊到場後,應聽從統一指揮,協助開展處置。

7.滅火應急救援演練、處置情況應在社區微型消防站活動記錄本上記錄。

「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

(三)有效消防宣傳

1.社區微型消防站應制定完善消防宣傳和教育培訓制度,結合防火檢查巡查、動態巡邏等工作,開展經常性消防宣傳。

2.社區微型消防站應積極開展消防宣傳進社區活動,在社區、單位、場所明顯位置設置消防宣傳櫥窗、標牌,定期向社區居民、群眾發放消防宣傳單,組織社區居民、單位員工等進行消防教育培訓、疏散逃生演練。

3.在火災多發季節、重要節日和重大活動期間,社區微型消防站要開展針對性消防宣傳,提醒提示群眾注意消防安全。

4.消防宣傳情況應在社區微型消防站活動記錄本上記錄。

04社區微型消防站的運行機制

3.社區居委會或住宅小區全體業主是社區微型消防站建設管理的責任主體,應制定完善日常管理、訓練保障制度。

4.社區微型消防站應根據有關制度,加強日常管理,定期開展初起火災撲救訓練、培訓或演練。

5.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領導轄區內社區微型消防站的建設和保障工作。每年組織社區微型消防站開展達標驗收和比武競賽活動。對通過達標驗收的社區微型消防站,要給予一定補助,為培訓合格、登記在冊的微型消防站隊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險等。對作用發揮明顯的社區微型消防站,要給予適當獎勵,提高工作積極性。

6.社區微型消防站實行建設登記備案制度。社區微型消防站建成後,應及時報當地消防部門備案,由當地消防部門統一編號,登記相關信息。社區微型消防站人員、裝備有調整的,應及時報當地消防部門備案。

7.社區微型消防站應加強檔案資料建設,有關建設情況、活動記錄應及時存檔。

(二)值班備勤

1.社區微型消防站應制定完善值班備勤制度。根據實際情況提前劃定值班備勤地點,落實必要保障措施,確保隊員值班備勤期間不離開任務區域,隨時做好出動準備。

2.社區微型消防站應科學分班編組,合理安排執勤力量,實行24小時值班(備勤),確保戰鬥力。

3.社區微型消防站應與單位微型消防站、區域聯防協作組織建立信息互通機制,主動參加區域聯防協作組織的聯勤聯訓聯動。

(三)指揮調度

1.社區微型消防站應制定完善滅火救援調度指揮和通信聯絡程序。微型消防站與隊員應保持24小時通信聯絡暢通並定時開展通信測試,確保遇有警情時能第一時間通知到每名值班備勤人員,值班電話不得用於與滅火救援無關的活動。

2. 社區微型消防站應主動納入消防部門統一調度指揮體系,接受消防部門的統一調度,與消防大隊指揮中心應每週組織電話測試。。

3. 社區微型消防站應接受消防區域聯防協作組織的調派,協助參與消防區域聯防協作組織內其它單位的滅火應急處置。

【*附*微型消防站主要崗位工作職責和制度

站長主要職責

一、組織制定執勤、管理制度,掌握人員和裝備情況,組織開展滅火救援業務訓練、落實安全措施。

二、組織開展防火巡查、消防宣傳教育。

三、組織熟悉所在單位的道路、水源和單位情況以及滅火救援預案,掌握常見火災及其他災害事故的種類、特點及處置對策,組織建立業務資料檔案。

四、督促微型消防站隊員落實值班備勤制度。

五、組織指揮初起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

值班員主要職責

一、按照火災報告、救援求助或地方政府、公安機關及消防部門的指令,及時發出出動信號,並做好記錄,

二、熟悉滅火應急處置程序,接到火情信息後啟動預案。

三、熟練使用和維護通信裝備,及時發現故障並報修。

四、掌握所在單位的道路、水源、單位情況,熟記通信用語和有關單位、部門的聯繫方法。

五、及時整理滅火與應急救援工作檔案。

六、及時向值班站長報告工作中的重要情況。

消防員主要職責

一、根據職責分工,完成初起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任務。

二、熟悉所在單位的道路、水源和基本情況。

三、保持個人防護裝備和負責保養裝備完整好用,掌握裝備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

四、負責防火巡查和消防宣傳教育。

值班員(通訊員)主要職責

一、熟練掌握自動消防設施操作方法。

二、負責對消防設施的每日檢查,及時發現故障並報修。

三、熟悉滅火應急處置程序,接到火情信息後啟動預案。

駕駛員主要職責

一、熟悉所在單位的道路、水源、單位情況,熟悉滅火救援預案。

二、熟練掌握車輛構造及車載固定裝備的技術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能夠及時排除一般故障。

三、負責車輛和車載固定滅火救援裝備的維護保養,及時補充消防車輛的油、水、電、氣和滅火劑。

「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
「消防微课堂」单位和社区(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