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野草全身是「毛」,若是見到它可別輕視或除掉,價值珍貴

我國地域廣袤,野生植物眾多,特別是在農村野外更是如此,相信許多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都知道,在農村的房前屋後、路邊、田邊、水邊及山野林區,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野草,只要出門就能見到,對於這些野草,可能許多農民朋友對它們已經是見怪不怪了,不過若是說這些野草有什麼價值,或者有什麼用,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大多都會覺得它們是雜草,沒什麼用,實際上有些還真有不小的價值。下面就介紹這麼一種野草,它的價值就很珍貴,在告訴大家它的價值以後,希望大家能重視,別輕視或除掉它。

一種野草全身是“毛”,若是見到它可別輕視或除掉,價值珍貴

白頭翁(拉丁學名: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毛茛科,銀蓮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長有根狀莖,葉片呈卵形,花萼藍紫色。別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頭草、老姑草等等。

分佈在中國的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黑龍江等省的山崗、荒坡及田野間。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燥溼殺蟲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白頭翁在園林中可作自然栽植,用於佈置花壇、道路兩旁,或點綴於林間空地。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品種。

一種野草全身是“毛”,若是見到它可別輕視或除掉,價值珍貴

白頭翁有30多個品種,花鐘形,具有白、紫、藍三種顏色,白頭翁全株被毛,十分奇特,從花朵開放到蒴果成熟的一個半月中,先賞花後觀果。夏秋季節,葉叢碧綠,經嚴霜後休眠,作為一種野生宿根植物,可一年栽種多年觀賞,克服了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成本高,品種易退化的缺點,園林中可配植於林問隙地及灌木叢間,或以自然地方式栽植在花境中,因其花期早,植株矮小,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品種,果期羽毛狀花柱宿存,形如頭狀,極為別緻。也可以用於花壇或盆栽欣賞。此外,由於白頭翁對酸雨十分敏感,酸雨降臨時,白頭翁很快死亡,白頭翁的這一特性,不僅使它常被用作檢測環境汙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而且也增加了它作為觀賞花卉的價值。

一種野草全身是“毛”,若是見到它可別輕視或除掉,價值珍貴

白頭翁最早載於《神農本草經》,梁代醫家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經集註》記錄:"白頭翁,一曰野丈人,一曰胡王使者,一曰奈何草。生高山山谷及田野,四月採,處處有。近根處有白茸,狀似人白頭,故以為名。"白頭翁的這3個別名都是用來形容它白髮蒼蒼和短髮冉冉的樣子。宋代蘇頌等《圖經本草》記錄:"白頭翁,正月生苗,作叢生,狀如白薇而柔細稍長;葉生莖端,如杏葉,有細白毛而不滑澤;近根有白茸,正似白頭老翁,故名焉。"

小編也查閱過相關資料,據《中華本草》所記載,白頭翁的根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可用於熱毒血痢、陰癢帶下、痄腮、瘰癧、瘡癰腫痛、頭痛、風溼熱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病症。

一種野草全身是“毛”,若是見到它可別輕視或除掉,價值珍貴

而除此之外,在現在,這白頭翁還有一個很大的價值,那就是它能檢測酸雨。據資料記載,白頭翁對酸雨十分敏感,若是降雨的地方出現酸雨的話,白頭翁很快就會死亡,正是由於白頭翁這一特性,不僅使它常被用作檢測環境汙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而且也增加了它作為觀賞花卉的價值。

所以說,別看這白頭翁全身是毛,但是它的價值真的很珍貴,若是大家在野外見到這種野草,可別輕視或除掉它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