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和廣西人講普通話好聽嗎?

假如時光倒流_


以下來自一個土生土長的廣東人的回答。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標準漢語。最標準為北京官話懷承片特別是灤平話。

廣東,廣西的方言以 粵語,客家話,閩語為主,廣西的方言還有壯語,桂柳話為主。 其中只有桂柳話與普通話發音接近,其他的幾種方言都與普通話發音差距很大。 所以,廣東廣西人在說普通話時會受方言發音影響很大,發音準確,標準有很大難度。

所以,廣東廣西人在說普通話時顯得不標準,達不到字正腔圓,而且受到發音語調的影響, 聽起來會有些彆扭,也可以說“有點難聽”。

但是,我認為還有另一種方面的“難聽”是廣西廣東人不存在的,就是發音清晰度,或者叫做表達清晰度。在這方面廣東廣西人反而做得更好。因為粵語,客家話,閩語在發音時都是非常清晰的,尤其是粵語,每個字都能很清晰(不信,可以聽聽說粵語)。

反而有些以普通話為發音基礎的地區方言,表達起來發音不夠清晰。

比如,東北同胞說話感覺總是卷著舌頭的,一句話感覺都是連在一塊的,一團團的感覺,而且語速太快,不認真聽真的很難聽清楚。

還有北京同胞的兒化音,特別北京土著說話喜歡吞字,發音顯得不清晰,有時候真的讓我們感覺只聽到聲音,卻聽不清楚說的內容。

西北同胞更厲害,感覺只有舌頭在動,嘴巴不動,這句話在口腔裡。 我去吃蘭州拉麵,西北大哥告訴我沒有牛肉,沒有洋蔥,我愣是半天沒聽清楚,一直說多放牛肉,少放面,吃不完浪費。

所以,我們的同胞們,大家都多一點理解吧!別急眼! 再有,大家都多練習,苦練習,說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讓標準的普通話拉進我們的距離。


清茶談百味世事


這個問題就讓我這個普通話不太包準的廣西人來回答吧 ,首先說廣東人的普通話,大家在港劇啊粵語歌啊都可以聽到廣東人說普通話,簡直是一股清流啊,清一色的獨特,咬字不清楚,比如說:你這個月的工資發了沒? 廣東人說普通話:你這個月公雞發了沒?這就搞出很多笑話來了,至於好不好聽就看你喜歡不喜歡這樣的口音了。

接下來談談廣西人講的普通話好不好聽,廣西的方言比廣東的多多了,更復雜了,有白話,有西南官話,有壯話,有客家話,而且這還不是分著的,基本全廣西都會說那麼多的方言,厲害吧,會的話多了口音就變化了 發生化學反應,可以說用扭曲來形容了,哈哈哈。

大家都知道17年的網紅,藍瘦香菇,哈哈 就是南寧的,他母語是壯話,其他話也都會點,所以整個廣西人說話跟他那樣的佔大部分了,非常的搞笑,所以你要問好不好聽呢?把全國人都逗笑了,當然也有說不好聽的,這就看你個人覺得好不好聽 咯,哈哈

OK,我的普通話也很爛,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更新精彩內容哦。


旅事春秋


當然是要廣西本地人來現身說法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d49f492e49db616db0f5326492b491ce\

飯叔爆笑評論


我們廣西人說的普通話,還真是這樣的,笑料特別多!

我們廣西這邊,方言眾多,除了最大的群體白話方言(粵語方言)外,還有屬於北方方言的桂柳話(西南官話)也佔據廣西大約三分之一的地域和人數。另外還有客家話,少數民族的壯話,漢語方言的福建話(閩方言),桂林北部的湘話,再加上其他的民族語言,讓廣西人說話真是南腔北調,豐富異常。在廣西里面,會說三四種方言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廣西人說普通話的口音及詞彙別具一格。

最典型的莫過於省會(首府)城市南寧,這座城市市區的老街至今仍然通行白話,並以白話為榮,在南寧城區及以南的地方,不管是漢族還是壯族,都通行白話,哪怕是壯族人數佔多數的邕寧區及橫縣,都屬這種情況。

隨著南寧的發展,市區的擴大,全廣西各地的人紛紛來到這裡打拼,於是帶來了各地的口音,並彙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方言:南寧普通話,簡稱南普。這種南寧普通話採用北方話的發音,卻用白話的詞彙夾雜入去,讓外省來到南寧的人乍一聽,這是什麼的話呀?讓人又懂又不懂的,有時候真讓人有云裡霧裡的錯亂感覺,尤其是一些原本說壯話口音的人,說起南普話來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像那個著名的“藍瘦香菇”,就是這種情形,而我本人還親身經歷過一次類似的事情:

很多年以前的一個旁晚,我從南寧一家飯店門口經過,熱情的服務員姑娘站在門口迎客,

服務員:老闆,歡迎進來吃飯!我們這裡上菜很怪的!

我(笑):什麼菜很怪?

服務員:就是速度很怪(快),十分鐘就可以上菜了。

我:我沒有胃口,不想進去吃。

服務員:啊,你沒有餵狗(胃口)啊?

我(惱怒):你才餵狗呢!

……

夜宵攤上,一顧客點了一碟炒田螺在慢慢吮吃,

顧客:老闆,你的田螺好多都是公(空)的。

老闆:是嗎?那我就不收你的錢。

外省顧客:哇,廣西人連田螺都能分辨出公母來,太厲害了!

搞笑不搞笑?

近年來廣西人說的話在網上可熱了,除了“藍瘦香菇”外,還有“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廠長就是我表哥”等等,這些廣西特色的普通話,無論是它的發音或者是意思,都引起了許許多多的調侃。

但是,我們應當要秉持著一顆平常的心來看待這個情形,畢竟我們這邊的方言確實是多,但是這個也是我們廣西人的優點。因為我們廣西人普遍來說都會說幾種方言,而且是不同語系的方言,不是說語言決定思維,思維決定行為嗎?所以說我們廣西人的思維還是比較活躍的。

廣東廣西人的普通話儘管說的不太好,但是能夠讓我們多了一種語言的思維。不管普通話也好,方言也好,都是人們彼此之間溝通的橋樑。同一種方言之間,不需要用另一種語言來溝通,否則就是鬧笑話了,不同語言之間,則需要用普通話來溝通才方便。

普通話必須學會,並且要學標準的普通話,自己的母語方言也不能丟,“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這樣才能傳承好自己的文化傳統,母語承載著自己文化,我們要把它傳承好,不要忘了自己的母語哦,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想起來要重視。只會說一種語言,應當稱為語言技能單一,好好的學好普通話,並且傳承好自己的母語,不管它是白話,桂柳話,客家話,壯話,還是閩話,都應該好好地傳承下來,你說好不好呢?


果田大叔


Emmm。其實我覺得吧。跟港普比起來。廣西和廣東講普通話就好的多。我媽是廣西桂林的。我爸是香港跟外國混血的。我爸講普通話的時候那個港普我聽著特別難受。不想在聽他說第二句。。


Allison逸涵


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這麼紅的句子我想不用再懷疑,如果題主是問說的標不標準,那個不好說。作為廣西人,這裡各種方言超級多,在外省的時候我們說話努力往標準的方向靠攏,基本上這時候是不好聽的,能聽懂就好。在廣西你能經常聽到可以讓你忍不住笑的普通話,但說的不標準,可是你能說不好聽嗎?不好聽?那你笑什麼,能給你帶來歡樂的怎麼可能不是好事。藍瘦,香菇,是不是很經典,那我要是跟你說你電襪呢,你曉不曉得是什麼鬼。我跟你說你一該狗,我就雞到你是哪裡人,這個學對不是追牛,真的。唉約跟你說了那麼久,你狗袋裡有沒有錢,給我兩怪。沒錢?沒錢也行啊,給我點散,哦我係說點贊。

現在的年輕人說普通話是越來越好了,而且現在作為老師那都是有普通話考試合格才能上崗的,學校裡也是普通話上課,相信會越來越好。上面說的是平時比較常見的能給人帶來歡樂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廣西普通話。


荒徑漫草


天不怕,地不怕,最怕我們廣東人的普通話。😝

一位北方司機在茂名市的十字路口迷途了,不知每個路口的去向,剛好有交警在站崗,於是他就去問路。交警說:“向左五千(吳川市),向右六千(陸川市),向前沒路(梅碌鎮),再向前就斬頸(湛江市),繼續向前碎屍(遂溪鎮),你看著辦吧!”司機大吃一驚,要麼罰款,要麼被殺,自已普通平民一個沒錢交罰款:“不去了”。交警說:“不去由你,原地沒命(茂名市),回去照樣死(就是陽西縣)。媽的,辛苦跑了一個月長途才賺五千被詐取了,條命最重要,他扔下五千向左跑了,留下交警一遍茫然!

這就是廣東式的普通話。😄 😄 😄


珍惜1754165


兩廣人講普通話是同一個腔調的,所以,兩廣人在外地一張嘴人家就知道是從哪裡來了。例如‘你這個月工資漲了沒有?’說成‘你借過夜公雞髒了沒有?’……


用戶3628345538844


其實,廣東廣西人說普通話好不好聽沒關係,只要能表達出來,對方能聽懂,不妨礙交流就行了。口音問題大多數都存在的,如果沒有區域歧視的人完全可以接受,就像愛爾蘭,英格蘭,美國北部和南部,他們都是說英語,但是口音真的差別很大,美國人和愛爾蘭的人交流,要很仔細聽才能知道他們說什麼,因為他們口音很重,廣東廣西人說普通話和這個差不多。說某種語音沒有好不好聽的問題,只有能不能順利交流的問題。


海闊天空59309879


兩廣大多數人的母語無論粵語、壯語,都與普通話有很大的區別,聲母、韻母、聲調等更為豐富,基本詞彙不同,語法不同,如普通話公雞,粵、壯為雞公……故兩廣人說普通話有濃重的鼻音,需要經過大腦的轉換,其實跟說第二語言一樣,所以說普通話自然不那麼流利順暢,語調偏軟。說四川話、陝西話、東北話還是其他話大部分跟普通話差異不大,普通話自然在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