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鹼淖景區環境需要「亮劍」!

榆林位於中國陝西省的最北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古稱“上郡”。

在前不久陝西省環保廳發佈水環境質量狀況中稱:4月,全省河流水質有所好轉,但也存在汙染情況。4個湖庫中,石門水庫、瀛湖水質優,王瑤水庫水質良好,紅鹼淖重度汙染;與上年同期相比水質均無明顯變化。

紅鹼淖景區環境需要“亮劍”!

王昭君雕像

紅鹼淖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交界處,也是我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和世界最大的遺鷗繁殖棲息地。紅鹼淖被稱作“昭君淚”,據說王昭君當年遠嫁匈奴,走到爾林兔草原,即將告別中原,下馬回望,想到從此鄉關萬里,恐怕一輩子也難以回還,頓時千般感慨、萬般惆悵洶湧心間。這一駐足,便流了七天七夜的眼淚,於是就形成了紅鹼淖。

數據顯示,至2015年,紅鹼淖水體面積約為31.51平方千米,與1997年相比,其水體面積共減少25.5平方千米。2011年,紅鹼淖遺鷗種群數量大約為一萬五千只左右,約佔全世界遺鷗種群數量的95%以上。到2016年卻只有七八千隻。

紅鹼淖景區環境需要“亮劍”!

紅鹼淖自然保護區

導致紅鹼淖快速“縮水”的原因,從客觀上可以說是降水量減少,蒸發量增加;但最主要的,是環湖路網的建設、上游兩座水庫的建設截斷了補給的河流,湖區周邊煤礦開採作業大量存在等。這些因素讓紅鹼淖的地表水補給量減少了約80%。

生態環境質量的好壞,關鍵在於汙染源頭治理是否能抓好。榆林市注重源頭預防,結合戰略課題研究,持續推進總量減排和示範創建,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守護住碧水藍天。

紅鹼淖景區環境需要“亮劍”!

榆林

榆林市將按照“抓典型、樹標杆、促達標”要求,全面開展綠色生態示範創建,打造一批示範標杆。其中,結合北部六縣市區高端能化基地和南部六縣生態農業建設,在工業汙染治理和農村生態保護兩大方面,推廣一批經驗成熟、效果顯著的做法,樹立為典型示範,帶動全市整體工作水平。

為了最大限度消減存量汙染,榆林市將加快減排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汙染深度治理,加大獎勵資金調度力度,繼續推進重點企業脫硫、脫硝和除塵改造,分期分批開展28個工業園區和9個重點鎮的汙水處理廠建設工作。小林相信,未來紅鹼淖可以重現遺鷗翔集,萬鳥飛舞的美景,在黃沙碧海的塞北一直流傳王昭君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