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林愛雲與李先著的師生情緣

莆田:林愛雲與李先著的師生情緣

濟川村

在濟川村天堂宮左前方矗立著一塊石碑(墓道石),高約3米,寬約0.7米,雕刻精美,字跡清晰,氣勢恢宏,與愛雲墓、筆架山遙遙相對,吸引著眾多遊客駐足觀看、讚歎不已。這塊由明代萬曆皇帝賜刻的石碑,道出了濟川先賢林愛雲與雲南布政司右參政李先著的一段師生情緣,在當地傳為佳話。

林愛雲,字文,明萬曆年間不願出仕之鴻儒,隱居仙遊縣石蒼鄉濟川村,在濟川開設私塾,教書育人。相傳,李先著是福建安溪人,自幼讀書,因家道中落,乞討至濟川,經常躲在愛雲開設的私塾窗外聽課。有一天,愛雲考察諸弟子學業,無人能答,先著忍不住說出了正確答案,由此得到愛雲賞識,收為義子。愛雲既是先著的恩師,又是先著的義父,在學業上悉心指教,克盡師道,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加以關懷。李先著不負愛雲所望,勤奮好學,學業精進,兩年後北上應試中了進士,並累升至雲南布政司右參政之職。據筆者考證,李先著系明朝萬曆五年(1577年)丁丑科進士,該榜狀元為沈懋學,共考錄301名進士,李先著位列201名。

李先著出仕後,常思念遠在濟川的義父,可無暇晤面,只憑書信往來傳報平安。授雲南布政司右參政之職時,他假道福建,前往濟川拜望義父。可當他趕到濟川時,義父義母已雙雙作古,先著悲痛不已,吩咐隨從備辦祭禮,親身披麻戴孝,執哭喪棒到愛雲夫婦墓前行孝子禮。李先著痛恨自己歸來太遲,使義父母有生之日不能見到自己衣錦還鄉。看到愛雲夫婦墓前無一碑銘,他上表朝庭,以弟子之名為先生請求樹碑,言詞極其懇切悽婉,據說萬曆皇帝看後為之嗟嘆,立即下旨為愛雲樹碑。

莆田:林愛雲與李先著的師生情緣

愛雲墓

石碑上書:“賜進士第大中大夫雲南布政司右參政通家晚生李先著頓首拜書 明敕贈徴仕郎府軍衛經歷司經歷愛雲林先生暨孺人黃氏墓道 萬曆丁酉年三月吉日不肖男琯瑋琨嗣孫清偉等仝泣血立石”。

莆田:林愛雲與李先著的師生情緣

明萬曆皇帝賜刻墓道石

據筆者考證,“大中大夫”,也叫“太中大夫”,明代為從三品加授之階;雲南布政司右參政,從三品或正四品,相當於今天的“副省長”職位。“通家”,意為“世代交好之家”。“敕”,帝王的詔書,命令;“贈”,對官員已逝父母或祖父母的虛銜封號。“徴仕郎”,從七品,文散官;“府軍衛”是明朝二十六親軍衛之一,如大名鼎鼎的“錦衣衛”,還有“旗手衛”,“羽林衛”,“虎賁衛”等;“經歷司”是明代在衛所中設置的一個文職機構;“經歷”,職掌“出納文書”,從八品或正九品。萬曆丁酉年,即1597年,距李先著高中進士20年。從碑刻可知,愛雲的四個兒子名字叫林琯、林瑋、林琨、林嗣,有個孫子叫林清偉。此後,李先著的人生傳奇,筆者另文撰述。

莆田:林愛雲與李先著的師生情緣

筆架山

歲月匆匆,轉眼400年。這塊明萬曆皇帝賜刻的石碑巍然矗立在濟川村,彷彿向後人不斷講述著林愛雲與李先著的故事,同時告誡後人要懂得感恩、感謝、感激,要努力進取、金榜題名、報效國家。在今人眼裡,這塊石碑儼然是感恩碑、勵志碑。

(作者簡介:林琪翔,仙遊縣石蒼鄉濟川村人,高級編輯,廈門大學歷史學學士,北京大學文學碩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