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2018中报业绩高增长背后:三大变革成就科技基因

美的集团2018中报业绩高增长背后:三大变革成就科技基因


根据最近发布的上半年业绩,美的集团营收、净利润总量表现抢眼: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437.36亿,增长15.02%;归母净利润129.37亿,增长19.66%;扣非归母净利润125亿,增长26.37%,每股收益高达1.97元。

连续三年荣登世界500强,今年排名第323位,较去年大幅上升127位,美的集团是中国家电业第一家向科技集团迈向转型步伐的领军企业,在如此大规模的经济体量平台上仍能持续保持双位数的规模、利润稳步增长,不仅将同行远远甩在身后,还快速步入科技发展驱动的新通道中。

从一台电风扇起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并一跃吹响转型世界科技集团的号角,从中国500强翘楚到世界500强常客,美的集团科技变革和转型上演加速度,并呈现全产业板块结构性均衡增长、全价值链协同运营、工业机器人业务持续发力三大亮点。由此,隐藏在背后的库存周转效率、制造效率、创新效率、全球运营效率等大幅度提升。

产业结构性增长合理,全品类库存快周转

从中国白色家电航母转型到科技集团,从B2C到B2B的两条战线同时引爆,美的集团已转型蜕变为由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三大支柱构成的科技集团产业新格局。不过,其所面对的却是一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全球化战役。

其中,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供暖及通风系统为核心的暖通空调业务,最近几年来正在全球面临一轮“巨头主导下的资本并购新通道中”,以大金、江森自控为代表的暖通巨头加速全球化资本并购和扩张;以厨房家电、冰箱、洗衣机、及各类小家电为核心的消费电器业务,在互联网向物联网时代跃进过程中,正在迎来智能家居的发展新平台;而以库卡集团、美的机器人公司等为核心的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正借助中国制造智能化升级的东风,加速产能扩张和行业应用领域的拓展。

美的集团2018中报业绩高增长背后:三大变革成就科技基因



可以看出,美的这一轮的科技集团转型比较彻底,定位从家电制造迈向一家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这对于家电行业陷入低速调整期的美的集团仍能实现结构性高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上半年年报,美的集团2018年上半年暖通空调实现收入638.7亿,同比增长了27.69%,占总营收收入的44.4%。消费电器业务实现收入552.8亿,同比增长6.66%,占总营收收入的38.7%;正处在发展中的机器人及自动化业务实现收入125亿,占总营收收入的8.7%。

从这两大板块来说,美的稳定持续增长离不开其连续多年推进T+3模式、营销渠道两大零售变革,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实现全渠道订单传送、政策兑现、库存管控自动化、一盘货信息共享,打破传统压货模式,降低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另外一方面,尝试线上线下探索新零售模式,打通阿里、腾讯的用户数据和美的用户数据等,实现线上、线下双向流量运营,实现对线下门店的赋能。由此,充分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全品类库存高效率周转。

数据显示:2018年6月底,美的集团存货金额期末比年初,同比下降19.4%,为237亿元;同时,公司自有资金期末比年初增长12.2%,达762亿元;在效率提升的同时,整个公司的资金充沛,从而为美的集团科技转型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全球价值链协同运营,打造新型核心竞争力

从传统家电制造业转向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从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柔性定制,美的集团这场转向变革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触及工业革命的本质;表面上看,是大幅度提升制造效率;深层次看则是重构驱动体系,实现精益制造、品质制造、高端制造。

中国企业的转型从来离不开“自主核心竞争力”打造,而影响这一点的深层内核则是科技创新力和工业制造能力两大要素。最近两年来,美的集团 之所以能够成为持续稳定增长,并上升为掌握核心竞争力的科技转型头号企业,其背后根本支撑在于全球化研发创新体系、全产业价值链协同运营。

前者,给美的集团直接带来自主掌握知识产权的创新,一边是“以产品驱动+差异化技术”驱动的双驱动模式,特别是创建基于CDOC方法论、以产品驱动经营的价值链体系”,推动产品持续领先;一边是实现全球研发中心布局和协同创新,瞄准尖端、前沿打造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仅2018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共获得国际设计奖项33项;截止2018年7月,美的集团仅在国内专利申请量达8.3万件,授权维持量4万件。

后者,立足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升级为全价值链协同创新,也就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打通从制造向智造、再向创造升级的路径。实际上,美的集团以行业领先的压缩机、电控、磁控管等核心部件研发制造技术为支撑,结合强大的物流及服务能力,形成了包括关键部件与整机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最近两年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化2.0项目”战略落地,以消费者真实需求为基础,构建数字化企划平台,以C2M(客户定制)为牵引,用软件系统驱动业务端到端拉通,从而做到排产效率提升83%,有效地推动产品的效率驱动。

截止目前,美的在全球共设立15个海外生产基地、24个销售运营机构涉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9个国家设立20个全球研发中心。也就是说,通过全价值链高效运营,美的集团 实现全球研发、供应链、制造、物流、金融、零售、服务全价值链支撑和交互,最终满足全球用户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需求,这也恰是美的注重“效率优先”战略的内在要求。

机器人业务延伸,为持续高增长埋下伏笔

如果说,两年前美的集团收购日本东芝家电业务,增强企业在家电技术和产品的全球话语权,那么并购德国库卡则成为美的全价值链运营、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最大跳板,这也为美的集团最近两年的转型升级加速度、业绩稳步持续增长埋下伏笔。

美的集团2018中报业绩高增长背后:三大变革成就科技基因



虽然,今年上半年美的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收入在整个集团的占比不足10%,但是这一产业板块目前正处在发展引爆的初期,市场前景以及对美的未来业绩的支撑不容小觑。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全球战略爆发,全球对机器人自动化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预计2018年至2020 年之间的平均年增长率至少为 15%。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库卡业务持续拓展,收到了大量订单。例如,在中国区为广汽集团子公司广汽新能源提供达数千万欧元的工业机器人的订单;为马来西矿泉水制造商Spritzer扩大自动化仓储设施和生产能力的订单,为德国高级汽车制造商提供的灵活生产解决方案等。

美的集团对于智能制造的超前布局、研发投入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制造升级,更大意图在于乘风世界制造升级、加大全球高科技产业的竞争筹码,占据未来机器人、工业化制造市场的一块大蛋糕。据悉,美的正在加速进推动工业机器人、医疗、仓储自动化三大领域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定制开发智能制造、智能医疗和智能物流、新零售等方面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在顺德科技园新建生产基地,并投资人机协作和移动的关键技术,开发工业4.0的可行商业模式,计划到2024年机器人产能达到每年10万台。

50年,美的集团从一家家电制造商发展成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在世界中心舞台的代言者,不仅是中国家电业转型变革的一个标杆,也向全球市场输出“中国制造”的新型竞争力。从根本上看,这一切离不开美的自上而下对“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三大战略坚持落地,以及持续变革,既在重构自身工业价值基因,也在影响世界科技革新进程!

====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新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