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機遇的地方

孫子說:“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孫子兵法.始計第一》)意思是說:造成軍事上的勢,就是在戰爭瞬息萬變的情況中抓住有利的時機採取恰當的應變行動。識勢而正確決策,這是孫子眼中造勢的訣竅。將這個訣竅應用在商業競爭中,就需要管理者擅於抓住制勝時機,尤其是要擅於在危險中發現扭轉時局或崛起的黃金機遇。

孫子兵法: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機遇的地方

危險與機遇是孿生兄弟。企業管理者一定不要總把精力放在昨天的危機上而犧牲掉明天的機遇。我們應該看到,危險可以轉化為機遇,機遇也可能在危險中喪失,沒有絕對的危機,也沒有永恆的機遇,正是危險與機遇的如影隨形,才讓我們真正認識到企業管理與經營的大智慧、高境界。

俄羅斯人吉利延克有一座美麗的森林莊園,是他的外祖父留給他的。他與他的外祖父感情很好,外祖父去世後,吉利延克就精心呵護著這座莊園,時常緬懷與外祖父在一起的幸福時光。可是,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在他外祖父去世的第三個年頭,一場山火無情地燒燬了鬱鬱蔥蔥的森林,莊園慘不忍睹。吉利延克很傷心,計劃向銀行貸款,以恢復森林莊園以往的勃勃生機。銀行評估了他的資產後,覺得他沒有償還能力,就冷漠地拒絕了他。

孫子兵法: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機遇的地方

吉利延克很沮喪,情緒低落,失去了莊園在他看來就是失去了外祖父的疼愛。吉利延克茶飯不思,他的太太怕他悶出病來,就勸他說:任何事情都不是無緣故的,山火毀掉了莊園,一定是帶著外祖父的某種意願,你應該出去看一看。吉利延克於是就跟隨著太太到街道上散心,當他們走到一條街的拐角處時,看見一家店鋪的門口人頭攢動,原來是一些家庭主婦在排隊購買用於烤肉和冬季取暖用的木炭。

吉利延克的太太問他,你想到了什麼了嗎?吉利延克自然想到了什麼,——他立即折身回到莊園,僱了幾個炭工,把莊園裡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木炭,分裝成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去賣。結果,木炭剛已送到集市上就被搶購一空。吉利延克從中賺到一筆數額不小的錢。

他的太太說:一定是外祖父渴望你利用莊園實現利潤。,所以他通過一場火災來開發你的頭腦。第二年春天,吉利延克購買了一大批樹苗,同時,他在莊園裡留出一塊來,專門種植用來燒炭的樹木。從此,他開始了經營木炭生意,這個生意使他獲得鉅額財富。

2007年底,全球爆發金融危機,經濟形勢急劇惡化。面對危機,中國著名企業家馬雲如此說:“經濟危機是人類社會進入商業社會全球化的陣痛,是商業社會全球化必須面臨的挑戰,逆境中能夠誕生偉大的企業。”綜觀世界商業史,我們不難發現,經濟危機是企業必須要經過的一次考試,面對寒冷的冬天,平庸的公司在逆境中消亡,而優秀的公司則因此在變革中成長和壯大。即便是在別人看來難以逾越的天塹,偉大的公司總是能找到渡己的天梯。

孫子兵法: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機遇的地方

經濟危機沒有眼睛,不會輕易放過哪一個企業。但是,企業家都是有眼睛的,——只不過眼光不同,判斷不同,進而採取的方法和手段也不同。成功企業總是成功的共性,未被危機洗禮的企業難以成為偉大的企業,而在危機中依然能夠保持增長勢頭的企業必然是擅於在危險中發現機遇的企業。戰勝危機的最好的方式不是對抗,而是找到新的發展良機。

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奇瑞汽車的彎道思維對很多企業更有啟發意義。奇瑞董事長、總經理尹同耀認為,2008年以來,全球汽車行業面臨著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最壞時期,但他同時認為也是面臨著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最好時期。沒有人能夠預測到這次危機的底部在哪裡,全球汽車行業依然一片蕭條,扛過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危機和七十年底石油危機的世界知名汽車公司在這次危機中紛紛倒下,汽車行業的發展形勢十分不容樂觀。但尹同耀卻認為,在這場危機中,奇瑞汽車不能一味躲避,而是要勇敢駕馭,力爭實現“彎道超車”。

參加過賽車比賽或者經常看賽車節目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賽車手一般很難在直道上超越對手,只有拐彎才有可能獲得超越的機會,因為此時,每個車手都要減速。這就是著名的彎道超車理論。金融危機為汽車行業發展設置了障礙,包括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的絕大多數企業在這個障礙面前開始減速,這等同於賽車手在彎道上的做法。從歷史經驗看,任何一次經濟危機的發生,必然會造就了一批新品牌,成就了一批新企業。

孫子兵法: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機遇的地方

在這個機會面前,奇瑞汽車蓄勢而為,他們做出了兩個極其重要的決定:自主創新積蓄實力;綠色戰略謀求突破。這兩個戰略就是奇瑞汽車這個賽車手的加速器,當對手在彎道上開始減速的時候,它卻是在加速。2009年1月份,奇瑞公司取得創紀錄的汽車銷量,終端銷售3.5萬輛,同比增長36.14%,環比增長31.5%,創下歷史新高。這個耀眼成績的取得,歸功於奇瑞汽車對危機不同於常人的認識。思路決定出路,正是由於奇瑞把這場危機看作是一場機遇,他們終於一舉超越了競爭對手。

將危機一詞拆開,就是“危險”和“機遇”。一語道破二者的親密關係。商場風雲變幻,企業管理者難免會碰到出乎意料的危機,如果能夠在危機中尋求和把握住有利因素,那麼必定能夠創造出新的市場奇蹟。如何看待危險,以及如何在危機中把握機遇,需要眼界,需要智慧,需要膽識,更為重要的,需要對市場需求的精準分析。所謂機遇,也就是使企業獲得利潤的機會。企業的利潤從哪裡來?顯然是從市場需求中來。要想發現並把握住機遇,就需要我們在把握市場需求上下足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