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傷溼止痛膏」,貼貼穴位百病消

傷溼止痛膏本來是治療風溼疼痛、跌打損傷的外用膏藥,這從它的藥物組成也可以看出來。

傷溼止痛膏的組成

傷溼止痛膏是用生草烏、生川烏、乳香、沒藥、生馬錢子、丁香、肉桂、荊芥、防風、老鸛草、香加皮、積雪草、骨碎補、白芷、乾薑、薄荷腦、冰片、樟腦等中藥加上一些流浸膏製成。從藥性來看,大部分都是溫性的,可以祛除風寒溼三氣,兼有活血之功。

傷溼止痛膏有哪些功效

治沒有紅腫熱痛的風溼疼痛:一般的風溼疼痛,只要沒有明顯的紅腫熱痛,就可以用傷溼止痛膏貼在患處來治療(如果有紅腫熱痛,就用雙柏散外敷),效果是很明顯的。因為裡面的生草烏、生川烏、生馬錢子都是峻猛之藥,藥效很強大;另一方面也是緣於乳香、沒藥、丁香、肉桂、薄荷腦、冰片等藥物的濃郁的辛香味。香味可以行氣,氣行則血行,風寒溼氣也更容易被祛除了。

哪裡痛貼哪裡,實際上就是貼阿是穴,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效果是很好的。因此,有風溼疼痛、關節疼痛、肩部疼痛、腰背疼痛以及突然的跌打損傷導致的局部疼痛,老百姓可以自己在局部按壓,找到最痛點,用個傷溼止痛膏均勻地貼下去,每天1片,很快就可以好的。貼之前,最好用溫水輕輕擦洗患處,局部皮膚乾淨才貼得緊。此外,要是在冬日,把膏藥跟塑料膜分離後先用火烤烤,才會更有黏性。

藉助其辛香溫通之性,將傷溼止痛膏貼敷在某些特定穴位上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妙用“傷溼止痛膏”,貼貼穴位百病消

治暈車暈船:貼在肚臍眼和兩手臂的內關穴上,暈船、暈機也同樣可以使用。

治脾胃虛寒:在肚臍眼和上面的中脘穴各貼上一寸見方的傷溼止痛膏,肚子馬上就覺得暖和了!很快就把這個老毛病治好了。

治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一般在冬天裡加重,可以在脖子下面的凹陷處,即天突穴上外貼一小片傷溼止痛膏,一日1小片,喉嚨很快就會感覺舒服的。

治凍瘡:生凍瘡的患者,若還沒有潰破,只是皮膚紅腫、痛癢,可先洗淨患處,再用傷溼止痛膏蓋住患處貼好,兩三天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治咳嗽:不管是風寒還是風熱感冒導致的咳嗽,都可在每晚洗腳後,將1瓣大蒜搗爛,放在傷溼止痛膏上,敷在湧泉穴(腳心)。在腳心有強烈刺激感的時候,及時取下,一般3~5天,咳嗽即可好轉。或者用傷溼止痛膏直接貼在胸前的劍突穴,也是每天換1次藥,能止咳,化痰。

治頭痛:對於受風導致的頭痛,可將2片傷溼止痛膏分別貼在兩側的太陽穴,起到祛風通絡的作用,很快緩解頭痛之症。

治高血壓:有高血壓的人,平時可用下面的方法來作為日常的調理。買來粉狀的吳茱萸(或請藥店打粉),用米醋調成糊,敷在肚臍處,外用傷溼止痛膏固定。24小時換1次藥,5天一個療程,可堅持2~3個療程。

治小兒嘔吐:孩子嘔吐不要著急,將適量的吳茱萸粉末,用米醋或蛋清調成糊,敷在孩子的肚臍上,再用傷溼止痛膏固定,一般貼4小時,嘔吐就可止住。當然,如果嘔吐特別嚴重,或者在4小時內不見好,建議您趕緊把藥膏拿下來,並儘快就診。

治小兒腹痛:將吳茱萸粉末用米醋或蛋清調成糊,敷在肚臍上,然後用傷溼止痛膏固定,每天換藥1次,連續2~3天。

治小兒腹瀉:將1張傷溼止痛膏貼在孩子的肚臍處,然後用熱水袋熱敷,每天2~3次,每次15分鐘左右,堅持敷2~3天。

治小兒流口水:將適量研成末的吳茱萸放在肚臍處,外用傷溼止痛膏固定,每天換藥1次,堅持3~5天。

治小兒厭食:將適量吳茱萸粉末用米醋或蛋清調成糊狀,敷在肚臍處,再用傷溼止痛膏固定,每天換1次藥,可幫助消化,促進胃腸蠕動。

治小兒夜啼:將適量粉末狀吳茱萸加米醋調成糊狀,放在傷溼止痛膏上,敷在孩子雙腳的湧泉穴和肚臍,每天換1次藥,連續3~5天,可以引熱下行。

治麥粒腫:將適量吳茱萸研成細末,用清水調均勻,外敷在肚臍或雙腳心湧泉穴上,用傷溼止痛膏固定好,每天換藥1次,堅持敷5~7天。這就是中醫所說的上病下取,引熱下行。

治鼻竇炎:將適量的吳茱萸研成細末,用清水調勻,外敷在肚臍或雙腳心的湧泉穴上,用傷溼止痛膏固定好,每天換1次藥,堅持5~7天。可以緩解鼻竇炎鼻塞、流黃鼻涕、頭痛、頭暈腦漲的症狀。

治腮腺炎:因為傷溼止痛膏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所以用它治療腮腺炎效果很好。用法很簡單,只要將它外敷在腮部紅腫熱痛的地方,每天換藥1次,一般堅持外敷3~6天即可。

治肌注後局部硬結:局部常規消毒後,根據硬結的大小,取1~2張傷溼止痛膏貼在硬結處,每天換藥1次,連續3~5天,可以消除打針後的肌肉局部硬結。

——END——

⊙運營編號:GYZX0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