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赴美上市 未來業務布局

騰訊音樂赴美上市 未來業務佈局

9月7日,騰訊音樂如約在美國公開申報,募集20億美元,上市估值290-310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約為2000億),估值已經超過網易。預計於10月18日正式上市。

兩個月前,騰訊控股在港交所公告,董事會宣佈,向港交所提交建議,擬分拆在線音樂業務,使騰訊音樂集團在美國獨立上市。

2016年7月,騰訊與中國音樂集團合併數字音樂業務,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成立。騰訊音樂整合了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三大在線音樂APP, 隨後又以音樂為中心,打造了直播、MV和在線K歌等產品矩陣。

其中QQ音樂與酷狗音樂的活躍用戶數,一直穩居內地音樂APP第一、第二的位置。根據2017年12月的數據顯示,騰訊音樂提供超過1700萬首歌曲,月活躍用戶超過7億人,而付費用戶亦高達1.2億人。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音樂在版權方面的提前佈局使其掌握了主動權。在目前的移動音樂市場上,騰訊音樂的版權覆蓋面最廣,至少擁有了22家唱片公司的版權。

此外,支撐騰訊音樂高估值的重要因素是其已經開始大幅盈利。融資材料顯示,騰訊音樂在2016年收入近50億元,淨利潤近6億元;2017年其營業收入超過94億元,淨利潤超過18.8億元;預計2018年其營業收入將超過170億元,淨利潤達到36.5億元。

騰訊音樂赴美上市 未來業務佈局

目前音樂平臺收入大致由以下業務構成:

一是內容付費業務。如付費會員、數字專輯售賣等,上文已經提到這部分對國外平臺而言是收入的絕對主力,但在國內音樂付費還未成氣候,無法獨力支撐平臺盈利。

二是各類擴張性質的泛娛樂、跨界合作業務。除了基礎的在線音樂銷售外,K歌、演出票務、直播、音樂人創作支持、運營商合作等等多元化服務都成了國內音樂平臺的生財之道。

全民K歌已經在2017年開始佈局線下推出自助K歌店,預計在2019年達到1000家;阿里全資收購大麥網後,蝦米音樂人、線下演出和互聯網票務得到整合;各家都有自己獨立音樂人扶持計劃;與電信、移動、聯通等運營商合作售賣的流量包也早已成為盈利的常規手段。

三是廣告宣傳業務。“雲村”以內容豐富的評論區出名,社區是其在版權落後的情況下維持一流平臺水準的一大原因。網易也沒有放過這部分流量集中地,安插了大量類似資訊平臺的信息流廣告。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形式更為複雜的效果廣告出現,且在今年發展上了一個臺階。

隨著騰訊音樂集團上市,騰訊音樂的優勢將更加突出,對行業的改造值得期待。依託騰訊在泛娛樂行業的佈局,預計音樂與綜藝、動漫、小說、遊戲等跨界結合將會越來越普遍。

未來5G,VR/AR等技術的成熟,預計會應用到在線音樂中,促使消費內容更加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