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記憶中勇毅前行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3週年紀念日。時光荏苒,七十多年已過去,但這場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艱苦卓絕的偉大戰爭,永遠值得我們紀念。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在血與火、生與死的鍛造和考驗中凝結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永遠值得我們傳承、發揚。(9月3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在歷史的記憶中勇毅前行

73年前,“密蘇里”號上,參加對日作戰的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簽字,至此,惡名昭著、罪行累累的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以失敗而告終。14年抗戰,這是一段充滿苦難的抗爭史,也是一段英勇頑強的戰鬥史,“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等不堪回首的歲月無不提醒著國人“落後就要捱打”的深刻教訓;而平型關戰役、淞滬會戰、百團大戰等經典戰役,更是向世界訴說著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頑強抗爭歷程。

歷史在歲月的長河中默默記錄著一切。與73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早已不再是那個山河破碎、經受磨難、外敵肆虐的舊中國。建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全國上下無不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彰顯出光輝的前景未來。但“落後就要捱打”的箴言,早已烙印在國人心頭,我們必須尋求更好的發展、更高質量的發展,緬懷歷史記憶、牢記歷史教訓。

在歷史記憶中勇毅前行,我們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歷史反覆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今天的幸福安樂,離不開每一輩中華兒女不畏艱險、攻堅克難,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在關鍵時刻、關鍵節點的正確抉擇,離不開我們走上的一條通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康莊大道。但也要看到,當前雖處和平年代,危機和挑戰並未離我們遠去。三大攻堅戰是橫亙在我們面前最要緊最迫切的發展難題,“三大陷阱”滋生出的各種外界阻力和零和博弈,依然干擾著我國的和平穩定發展。我們必須牢記歷史,堅持黨的領導,粉碎一切妄圖扼制、干擾中國發展的不利因素,充分發揮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努力匯聚奮鬥前行的內生動力,不斷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在歷史記憶中勇毅前行,我們必須旗幟鮮明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最然73年前那種“被動挨打”的局面早已不復存在,成為了歷史的記憶,但這並不意味著當下的生產生活,我們就能高枕無憂。隨著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我們無時不刻不在學習、創造,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層出不窮,可以說,誰走在時代前列、誰的發展更高質量,誰就能取得更大的發展成效。中國是和平的國度,只求發展、惟願富民,無意與他國爭鋒,但世界霸凌主義不願看到一個崛起的中國,處處製造困境,卡我們發展的“脖子”。我們唯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堅持走自我革命、自主創新的道路,真正把制約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困境逐項解決、著力攻克,我們的未來才能方向更明、路子更寬、腳步更實,全面實現偉大復興。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抗戰勝利紀念日是每個中華兒女應當牢記的日子。我們既要緬懷為了抗戰勝利而犧牲的3500萬先輩,接受歷史的教育和饋贈,更要珍惜眼下一分一秒的和平發展機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腳踏實地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勇毅前行不動搖,在歷史的書卷中書寫輝煌的今天和更美好的未來。(文/儲旭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