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優先」豈可有令不行?

近日,在福建福鼎車站,一名傷殘軍人因行程急希望優先購票,不僅遭拒,還被售票員懟道“當兵有什麼了不起的”。隨後一名車站女性工作人員上前解釋,告知車站“沒有設置軍人優先窗口,軍人應當排隊購票”。

“軍人優先”豈可有令不行?

軍人職業特殊,職責神聖。縱觀事件始末,一句“當兵有什麼了不起的”顯得尤為刺耳。和平穩定是發展的前提,我們享受的歲月靜好,源於革命戰士在戰火中爭取的獨立自由,源於邊防軍人在北國南疆構築的無形長城,源於子弟兵在危急關頭的衝鋒在前,這些難道不了不起?軍人優先購票,既是對軍人榮譽的維護,也出於軍人快速調動和歸隊的現實考量,售票人員怎可置之不顧甚至“任性一懟”?

隨後女性工作人員的解釋,態度上自然好得多,但說法做法同樣不盡合理。首先,“車站未設優先窗口,所以需要排隊”的說法難經推敲。根據《軍人撫卹優待條例》規定,“現役軍人、殘疾軍人憑證件優先購票乘坐境內運行的火車、輪船、長途公共汽車以及民航班機”。軍人優先購票是合法權利,車站未設置優先窗口是自身問題,豈能成為拒絕軍人優先購票的正當理由?同時,軍人優先不僅限於“優先窗口”,而是所有窗口都應提供優先服務,工作人員的解釋顯然“站不住腳”。其次,面對軍人“為什麼沒有優先窗口”的質疑,工作人員回應“可以撥打鐵路部門12306電話諮詢”。交涉中工作人員一直用記錄儀與軍人互拍,用語比較禮貌,似乎“專業範”很足,但似有“話好說,事難辦”之嫌。車站未設優先窗口,固然有上級部門檢查督促缺位的因素,更主要的是車站自身設計不盡合理、考慮不夠完備,至於軍人優先的相關規定,上網搜索即可“一目瞭然”,為何不想著從自身找原因、出對策,而把皮球踢到上級鐵路部門了事?遇到事情,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撇清責任,這於事情的解決恐怕是沒有益處的。

“軍人優先”豈可有令不行?

一次“購票風波”,或許不會產生嚴重後果,卻折射出車站乃至社會群體對軍人優先權利的忽視。權責相對等,軍人肩負艱鉅職責,也應享受撫卹優待的相應權利,危急關頭要求軍人衝鋒在前,在軍人行使權力時則敷衍冷漠,這顯然很不公平。對於車站、港口、機場等交通設施的管理單位,應自覺完善軍人優先窗口、標識等設置,同時加強人員培訓,為軍人購票通行提供優先服務。對於社會公眾而言,遇到軍人優先購票時,應給予理解和禮讓,而非冷嘲熱諷或是冷眼相向。從這一角度而言,加強相關宣傳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除了災害時期的“感恩式宣傳”,更要加強對軍人合法權利的普及宣傳,營造全社會自覺維護軍人權利的良好氛圍。對於軍人自身而言,行使優先權利無可厚非,也不必顧忌“影響不好”而把權利藏於囊中。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分清輕重緩急,比如要到排著隊的軍人優先窗口購票,可以先出示證件、表明身份、說明原因,取得售票人員和群眾理解,展現良好的素質修養和軍人形象,避免引發誤解和矛盾。

軍人是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是和平年代枕戈待旦的平凡永雄,讓尊崇和維護軍人合法權利成為行動自覺,莫讓“有令不行”寒了英雄們的心。(文 / 馮 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