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下排村藏语为尚尤,

北邻黄河,

南接下刘屯村,

西靠山坪台,

东邻下马家村、

格尔加村。

当柴沟自南向北汇入黄河,

期间连接了众多的村落,

而下排村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它处于当柴沟最北段,

因此被称为下排。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上有龙羊峡锁关,下有松巴峡守户。其境域东以神保山脉之分与尖扎为邻;黄河以北以拉脊山为界别与化隆、湟中为邻;北以索格山脉之分与湟源、共和为邻;西以巴卡台之分与共和为邻;西南以哇什滩沿之分与贵南为邻;南以直亥山脉之分与泽库、同仁为邻。县境四面环山,形似金瓯,中央平川开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而下排村就在贵德县境中西部,距县府驻地河阴镇3公里的河西镇。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下排村共有两个社,从村中主干道,南北分开,南部为一社,北部为二社。一社藏语为贡麻,意为上部,二社秀麻,意为下部。树是村庄的历史,是我们此次调查的重点之一,在这里,树围一米多的参天大树在道路两侧,田间地埂都随处可见。这是因为地处盆地、临近黄河的天然地理条件,让下排村的气候保持湿润、温暖,因此,在这里,白杨树在经过20年的生长之后就会变成参天大树。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山坪台是文昌宫的靠山,位于村庄西部,因山顶开阔而得名。《安多政教史》云:"贵德地区地方神的神庙,位于日安德吉沟的沟口,这座庙的后山,远看象个宝座,所以被称为'赤尕'宝座台。"而关于贵德地名的来历,当地藏族人确信是源于该山,因为藏语中贵德称为"赤尕",而莲花宝座藏语称为"赤",柱子藏语称"尕",再加上该山里面藏有四根金柱的传说,就更加让当地人引以为豪。因此,山坪台除了山顶宽阔的特点之外,还被赋予了圣神的光环。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走上山坪台俯瞰整个村庄,依稀可见的传统民居隐于一片树的海洋。环顾四周,清清黄河从它脚下经过,黄河北边的丹霞地貌一望无尽,文昌宫、中华祈福轮、南海殿等贵德旅游圣地净收眼底。放眼望去,高楼林立的贵德县城在这树的海洋中尤为明显。张开怀抱,在享受这人间美景的同时,不禁让人感叹这大自然的神工鬼斧。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在山坪台之上,有一座十三个玛尼堆一字排开组成的十三母子俄博。其中一字两边是两个大玛尼堆,中间十一个为小型玛尼堆。关于十三母子俄博的形成,当地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相传,尚尤村自古少男丁,说来也怪,这一年村中一连出生了12个男孩,而这12个男孩也没有辜负村民对他们的期望,成人之后有的能说会道,专帮别人打官司;有的则身强力壮,保护着整个村庄的安危。因此,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在这块"莲花宝座"上为他们修建了俄博,世代供奉。

村庄的母亲河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蜿蜒而又清澈的黄河从源头流下,在经过这个古老的村落时留下了它优美的一幕,而这也是下排村最大的自然景观之一。自古人们就有依水而居的传统,下排村也不例外,黄河在给村庄带来优美风景的同时,也养育了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儿女。

古时,村中没有自来水,黄河水便成了村民理想的水源。那时,木柴是人们取暖、做饭必不可少的燃料,而砍柴就要去远在10公里外的黄河上游——拉西瓦。黄河上游的两岸有着诸多的森林,每逢暴雨袭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溪水流进黄河,随之而来的就是森林里被暴雨打断的木材。聪明的下排人懂得利用这些资源,通过羊皮筏子运输而来为己用。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用羊皮做成。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 组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小皮筏系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适于短途运输,主要用于渡送两岸行人等。羊皮筏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是指皮筏破浊浪,过险滩的情景。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如果没有黄河,村民的木柴就要去更远的山上砍伐,而运输木柴也是个庞大的工程。如今,木柴已被新型燃料所替代,当年运输木柴的皮筏子也慢慢改变的它原始的功能。随着贵德旅游的快速的发展,到黄河岸边体验乘坐羊皮筏子已成了游客的一大乐趣,因此,下排人紧跟时代步伐,做起了黄河岸边羊皮筏子的生意。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下排村|一片自然的守护者

山坪台下是暖泉河,与黄河水流经的方向不同,暖泉河自南向北流淌,经过下排村后最终汇入黄河。关于暖泉河名称的由来,村民的说法不经相同。第一种是"暗泉河"说:青海本土方言中,"暗"的发音是"nan",因为沟壑中的暗泉河常年没有水流,人们认为它的水是地下水,流淌在暗处,所以人们看不见水流。第二种是温泉说:因为暖泉河的水源地是位于下排村以南10公里的多拉山下的扎仓山沟,亦称扎仓温泉,藏族群众称其为"德仁吉曲库",意为平安、幸福的热水泉,由此处流出的水必然是热水,因此被称作是暖泉河。不管是暗泉也好,还是暖泉也罢,从河流当今的现状来看,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是成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