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主題詞篩選鎖定主旨觀點題答案

國考行測試卷裡的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主旨觀點題一直都是我們做題的重點,做好這類題目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是要學會找出文段中的主題詞,所畏主題詞,說的就是文段所圍繞的論述對象,話題的焦點,找到主題詞我們就能知曉文段到底在圍繞著什麼事物在具體展開論述了。

主題詞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不含主題詞的選項可以優先排除掉,大大提高我們的做題速度,那麼究竟要如何篩選出題詞呢?中公教育給您以下兩種方法:

一、高頻詞法

尋找文段所出現的一些高頻詞,可能就是我們想找的主題詞。

【例題】法國人談起中國人心目中的法國文學,總忍不住用一種輕蔑的口吻說:“你們喜歡《茶花女》。”在法國人眼裡,喜歡大仲馬還算有些品味畢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個火槍手》,小仲馬有什麼呢?只不過寫了一個交際花而已,法國文學是法國人的驕傲,在世界文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僅喜歡《茶花女》,顯而易見是對法國文學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國成為一種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當時正趕上戊戌變法失敗,人心沮喪,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將就看胡亂小說,“茶花女”在中國本土的誕生,是生逢其時。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茶花女》在中國的流行有一定的社會背景

B.對文學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品味

C.評價文學作品要結合其誕生的時代背景

D.中國人和法國人的文學審美現存在區別

【中公解析】根據問法可以確定這是一道主旨觀點題。如果用我們的高頻詞的方法來看,《茶花女》為我們本文段的高頻詞,文段也是圍繞《茶花女》具體展開的,因此答案應該出現主題詞《茶花女》,由此選出A項,C選項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它說的是要結合文學作品“誕生”的時代背景,而文段裡並沒有論述過《茶花女》是如何誕生的,而是怎麼在中國受歡迎的。故答案為A。

二、尋找關鍵句中的論述對象

高頻詞方法做題時,可以快速鎖定主題詞,但是有時候可能不是十分準確,這時候我們可以先利用一些轉折詞、總結詞等關鍵詞或首尾句,觀點態度句等先找到文段中關鍵句,在關鍵句中找出這句話所論述的對象,即主題詞。

【例題】可以說,科學革命的發端幾乎與行星運動和血液循環研究在同步前進。洛克所發明的顯微鏡將截至那時我們無法看見的微小物質呈現在人類眼前,進而將科學的發展擴展到了新的領域。《顯微術》是新興實證主義的宣言,這與《浮士德》中的巫術相差十萬八千里。然而,顯微學這門新的科學要做的可不僅僅是精確的觀測。從伽利略開始,這門科學便是一種系統的實驗法,一種數學關係的識別法。相應地,牛頓和萊布尼茲分別提出微積分和微分學。最後,鑑於笛卡爾和斯賓諾莎推翻了關於認知和理性的傳統理論,所以這場科學革命也是一場哲學革命。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這一系列的知識創新催生了現代解剖學、天文學和物理學。

對這段文字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A.顯微學在科學發展史上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B.實證主義的出現使歐洲科學界發生重大變革

C.自然科學的進步能引發人類對哲學命題的思考

D.顯微鏡的發明是人類認識自然過程中的重大事件

【中公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顯微鏡的發明對科學發展的影響,接著以“然而”作轉折指出顯微學要做的不僅僅是精確的觀測,後面均是在說明顯微學對其他領域發展的影響,故文段的關鍵句正是這一句,主題詞即顯微學。A項與此相符。B項“歐洲科學界”在文段中未提及,排除。C項並非文段主旨所在,D項“顯微鏡的發明”不是文段的重點所在。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掌握了主題詞的篩選能力,能夠更加快速的鎖定文段的論述對象,進而排除掉無關的選項,大大提高我們的做題速度,節約出更多的時間給其他的題目,希望考生們能夠熟練掌握這種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