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活,最可怕的回答便是「也行」

一名喜劇從業者,藝人口中說出如此悲涼的話和熒幕上的形象完全相反,但也正是社會的常態。兩個字“

也行”一種普遍的生活態度,我大爺(老爸的親哥哥)就因為喝酒前些年差點去世,在醫院搶救了好多天。老爸十幾年前生活狀態也是瀟灑哥,白天在學校教書,晚上5點下班,電腦打開開始《征途》或者鬥地主卡丁車緊跟網絡潮流,打入學生內部。夏天、光個膀子,腳往電腦桌上一撘。“小5,去樓下買兩瓶啤酒要涼的。”1塊5一瓶喝的可帶勁兒了,我上高中以後才有所改變,開始做點小生意,辛苦點兒但最起碼精神狀態比以前強太多了。

“也行”是對生活最大的妥協,持續保持“也行”的狀態,對世界會失去好奇心,沒有了好奇心相當於失去了創造力。即使身體很年輕,內在的靈魂已經渾渾噩噩、行將朽木。

青年的朝氣倘已消失,前進不己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後,人生就沒有意義。——穆勒

人是社會型的動物,去為別人負責才能有人倒逼你去進步,擴展邊界。在《十三邀》第二季第一集許知遠採訪馬東問:“(廣告商)錢對你意味著什麼?”

“可以讓我們所有的小朋友們在這種環境下工作在一起,沒有這些金主爸爸,我們怎麼在一起。我們及時彼此在一起相愛,也只能不在一起,所以錢很重要。”

面對生活,最可怕的回答便是“也行”

正因為我們需要承擔,不僅僅為了自己而活,才會有更進一步的動力。

不要去恐懼未來,害怕改變,屈服平凡。

壓力不是五行山要將你封印,是前行的燃料,讓你載上愛的人抵達終點。

加油!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