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碼農到蜂農,看看IT男的蛻變之路!

碼農(程序員)和蜂農,真的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雖然只有一字之差,行業也差距太大,程序員是IT行業,蜂農是農業養殖行業,那今天我為什麼要談這種跨度如此之大的轉變呢?因為這種蛻變是以我為故事版本的。

本人今年30有7了,人生已經走完一大截了,在這個年齡階段是很尷尬的,說年輕,你讓90後的小鮮肉臉往哪裡擱,說成熟,70後自然有話要說了!有時候想想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是其實很造孽的(方言,可憐之意),大學擴招、畢業不包分配、互聯網泡沫等等都趕上了,以至於現在很多80後畢業後一直在迷茫和彷徨中前進的,現在很成功的人還是寥寥無幾的,不過這扯遠了,我不能說是80後中很失敗,至少房車老婆小孩還是標配的,但男人最重要的事業卻一直是坎坎坷坷,終其原因,外因固然有一些,但是內因應該重要有因素。

從碼農到蜂農,看看IT男的蛻變之路!

筆者本人,現已經是一名合格的蜂農

2003後,本人從某大學畢業(大學名就免了,不然有種讓母校丟臉那就更尷尬了),當初20來歲意氣風發,想著出生社會定能做翻大事,可沒想到啊,大學擴招後的大學生其實含金量並不高,象牙塔裡的好高騖遠被現實打擊的七零八落,以為自己的大學生身份還是很多人無法企及的,但遺憾的是在眾多的求職者中我是哪麼豪不起眼,沒辦法,畢業後的幾個月體驗到的辛酸與自從小受到的皮肉之苦相差好幾個數量級(注:皮肉之苦,小時候父親太暴力),不過由於外在條件的優勢,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本人還是進入一家名企(名稱都省去,免的被人肉,哈哈)從事工程師一職,名稱挺高大尚,實際就是一名碼農。2年後由於受不經常性的加班,實際上本人也不是怕累,是因為從小體質不好,2個的程序員生涯讓自己足足少了20斤肉,1.8米的身高到離職時110斤,你可以想像這體質!離職後我隨一些朋友到深圳,開始的深漂之旅,把打工寫的這麼清新脫俗,實際上在當時我認為自己和一般的打工還是有區別的,有文化、有知識、正規大學畢業,多少還是有些閃光點的,且不知,在深圳這個人才濟濟的地方,自己就更不出眾了,連自己最認為有優勢的身高都被東北人PK掉了,沒辦法,才去深圳幾年和深漂還有非常相符的,在一些小企業做過ERP、DBA等等,都沒做出什麼成就,準確說是沒賺什麼錢,所以在08年的時候開始的自己創業給企業提供網絡服務,應該說,在當年其實我做的還是風聲水起的,一年之內只有5個員工的情況下,積累的了差不多100家客戶資源,如果能經營到現在,公司應該會很樂觀,我本人也不會轉型到一個較為陌生的領域,不過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個女人的闖入,讓我事業生活發生逆轉,不得不說對於感情,當年20多歲的我是無法免疫的,具體原因我就不熬述了,情感類的話題,以後我有時間再詳寫,不過我可以簡單說下,對於女人來說,其實你長的高、長的帥,是沒用的,高富帥裡面,富才是根本,你看這個字為何在中間嗎?就是因為有它的存在,高和帥才成立,否則對女人來說這個男人只能是徒有其表,玩玩可以,讓她結婚,難度係數是4.0以上!可能有的會說也有白富美與窮小子喜結連理什麼的,的確是,白素貞還為許仙生小孩呢,所以個例就不討論了,不過告誡25至30歲的年輕人,不要在感情上投入太多,否則多年後將後悔莫及。

從碼農到蜂農,看看IT男的蛻變之路!

雖說是在調侃,但現實中的碼農的確蠻艱辛!

09年初,一些變故讓我公司無法再繼續運營下去了,賺的錢也消失的無影無蹤,為了生存,我開始的多年的打工生涯,不過本人運氣還算可以,誤打誤撞進入了民營醫療行業,當時是這個行業野蠻生長的時期,本人負責營銷推廣管理等等工作,前幾年雖說是打工還是賺了一些錢的,買房買車、娶妻生子基本上都是哪時候沉澱的,從16年開始,由於一件事情的發生(頭條號不能發敏感話題),這個行業的情況變的特別糟糕,至17年初開始,我開始深思是不是該轉型,可轉型做什麼的,這麼多年的經驗只能在特定的幾個行業有優勢,比如說寫寫代碼,搞搞網站,但是互聯網紅利這麼多年發展後已經所剩無幾了,做技術吧,年齡有些偏大,37歲的程序員很多企業都是拒絕的,做管理吧,雖然是有經驗,但是現在管理人員多如牛毛,我又有什麼樣的條件和優勢脫穎而出?所以思來想去,或許跟著我父親做好家裡的蜂場可能前景更美好一點,我父親20來年的一直從事蜜蜂的養殖,技術尚可,為人坦承,雖然說沒賺多少錢,但在當地贏了良好的口碑,不過其模式一直是小農經濟,規模一直上不去,況且現在年齡便大,已過花甲之年,體力精力都會跟不上,如果沒有後繼接班人,哪他積累多年的蜂場將不復存在,而我自己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一定的創新意識,為何不武裝一下自家的蜂場,擴大現在的規模,當成自己的終身事業來打拼呢?決意而定,從17年後便離開多年的熟悉職場,踏入自己未知的蜂場,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先向父親學習養蜂的經驗,然後也和眾多蜂農交流經驗提升自己的這個行業的知識,但角色的轉變在當時是受到家人的反對的,特別是自己的老婆,她認為這個角色和她嫁人時的理想是想違背的,多次的冷戰之後,她也慢慢接受了!現在的我雖然已經找不到當年IT的男的那種雄心壯志,但能平靜的對待自己的以後的人生之路已經成功了一半,也有的人看了之後說是被環境所迫,這也無可厚非,90%創業者多少都是被逼的!

從碼農到蜂農,看看IT男的蛻變之路!

幾句話說出了碼農的心聲

以上便是自己37年經歷的隨感而撰,有共同話題的朋友可以加個關注。最後送大家幾句話:創業之艱難,蛻變之艱辛,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