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失誤」,武松終老於六和寺是騙局,事實令人痛心

其實水滸傳《水滸傳》與《三國演義》一樣都是在真實歷史的基礎下虛構出來的小說,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志》以及民間一些口口相傳的故事寫的。《水滸傳》就是根據歷史上一位名叫宋江的事蹟寫的。《水滸傳》裡出了宋江,還有方臘與武松這樣的人物,同樣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水滸傳》中最大的“失誤”,武松終老於六和寺原來是騙局,真相解密後讓人心痛。

《水滸傳》的“失誤”,武松終老於六和寺是騙局,事實令人痛心

武松向來都是大家非常推崇的英雄人物,他正義,勇敢,不屈於權貴奸輩之勢。《水滸傳》中,武松雖然落草為寇,但從來不和那些不稱職為好漢的人深交。因為武松太正義了。他從來不欺強凌弱,從來不無故盜竊,除了在血濺鴛鴦樓那樣極端的情況下,從來不濫殺無辜,也從來不會阿諛奉承。

《水滸傳》的“失誤”,武松終老於六和寺是騙局,事實令人痛心

所以自然而然,他與李逵,吳用,王英,時遷等人的關係並不好。雖然大家共處一山,但大圈圈裡有小圈圈,小圈圈中有子圈圈,物以類聚,獨善其身,武松與魯智深,還有楊志的關係最好,尤其是魯智深。三人曾經在二龍山佔山為王,獨霸一方,沒有歸順梁山前,其實力不在梁山之下。武松是《水滸傳》中最有個性的人物之一,他的人格魅力是無出其右的。

《水滸傳》的“失誤”,武松終老於六和寺是騙局,事實令人痛心

但《水滸傳》總歸是一部悲劇,最後在征戰方臘中大多的梁山好漢都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得到山中的人很少,其中武松雖然失去了一天胳膊,但他出家在了六和寺,終生修起了佛,享年八十歲,也算是善終了。這也是作者由於對武松的厚愛特意安排的吧。但是真實歷史上,武松的人生軌跡完全不是這樣的。

根據《臨安縣誌》的相關記載,武松原來是江湖上跑藝的人,何為“跑藝”?就是全國各地的巡迴表演武術、雜技等,這種行當一直到現在都還存在。武松跑藝主要是表演武術為主。因為武松的武藝高強,所以就被當時的杭州知府高權聘為了都頭。

《水滸傳》的“失誤”,武松終老於六和寺是騙局,事實令人痛心

武松的能力很強,在他的手底下辦了不少事,很快就得到了提拔,做了提轄,成了高權手下最值得信任的人。但是天有不測風雲,知府高權因為得罪了權貴之勢,遭到了高官的陷害,被罷了官。一座樓柱子都塌了,武松也難免會受到牽連,高權的接班人趕出了衙門。

高權的接班人就是當今朝廷的太師蔡京的兒子,他是個遠近聞名的奸詐之人。他依仗著自己的爸爸,為所欲為,惡意肆行,百姓也是對他敢怒不敢言,人人都在他的威逼之下。武松嫉惡如仇,更何況他們害了自己的恩人,所以武松尋找機會,予以報復。

《水滸傳》的“失誤”,武松終老於六和寺是騙局,事實令人痛心

終於在蔡京的兒子一次出門的時候,武松就衝了上去,用刀殺了蔡京的兒子,但是武松也讓官兵圍了起來,最後寡不敵眾被他們逮捕了,關在了大牢裡,被折磨而死。武松死後,後世的人為紀念這個除暴安良的大英雄,就為他在杭州一湖畔立了一石碑。

《水滸傳》的“失誤”,武松終老於六和寺是騙局,事實令人痛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